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588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喷雾干燥设备领域,涉及干燥塔的送风进料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包括出气口端连通塔体内腔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进气口端与送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送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滤风罩,所述滤风罩外侧进风端固定有滤网,在所述送风管上靠近送风机一侧连接有用于提供物料的支路管道。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通过对现有塔体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在塔体上连接一根送风管,并将该送风管的进口端设置成与塔体内壁相切,使得进风方向与塔体内壁相切,可以有效减轻粘壁现象,同时提高物料均匀性和利用率。
【专利说明】干燥塔体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喷雾干燥设备领域,涉及干燥塔的送风进料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干燥塔体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干燥塔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各类粉体的生产作业,由于塔体上缺少必要吹风装置,粉体在塔体内腔中常常发生粘壁现象,导致进入塔体内的粉体原料不能充分混合,良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干燥塔体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能有效提高塔体内物料的混合效果。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干燥塔体送风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出气口端连通塔体内腔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进气口端与送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送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滤风罩,所述滤风罩外侧进风端固定有滤网,在所述送风管上靠近送风机一侧连接有用于提供物料的支路管道。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管与塔体圆弧内壁切向连接,实现对塔体内腔切向进风。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风罩的结构为外口大、内口小。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通过对现有塔体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在塔体上连接一根送风管,并将该送风管的进口端设置成与塔体内壁相切,使得进风方向与塔体内壁相切,可以有效减轻粘壁现象,同时提高物料的均匀性和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图2所示,包括送风机1、滤风罩2、滤网2-1、送风管3、塔体4、支路管道5
坐寸。
[001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包括出气口端连通塔体4内腔的送风管3,所述送风管3的进气口端与送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接,送风机1的进风口连接有滤风罩2,所述滤风罩2外侧进风端固定有滤网2-1,在所述送风管3上靠近送风机1 一侧连接有用于提供物料的支路管道5。
[0013]送风管3与塔体4圆弧内壁切向连接,实现对塔体4内腔切向进风。
[0014]滤风罩2的结构为外口大、内口小,外口大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面积,内口小可实现风力的收缩集中,以增强风力。
[0015]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原理如下:塔体4用于原料的混合,在工作时,塔体4内预先放置有一种原料,另外需要混合的原料由支路管道5进入送风管3,送风机1启动进行工作,外部风力在送风机1的作用下经由滤风罩2进入送风管3,进入送风管3的风力推动由支路管道5进入的原料沿送风管3进入塔体4内,由于送风管3与塔体4内壁切向设置,经由送风管3进入的物料在塔体4内作回旋运动,与塔体4内的物料实现充分混合,并能有效避免粘壁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口端连通塔体(4)内腔的送风管(3),所述送风管(3)的进气口端与送风机(I)的出风口相连接,送风机(I)的进风口连接有滤风罩(2),所述滤风罩(2)外侧进风端固定有滤网(2-1),在所述送风管(3)上靠近送风机(I) 一侧连接有用于提供物料的支路管道(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3)与塔体(4)圆弧内壁切向连接,实现对塔体(4)内腔切向进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罩(2)的结构为外口大、内口小。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4085123SQ20142048417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徐德胜, 唐月红, 唐孝恩 申请人:无锡市胜艺粉体机械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