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溅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022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防水溅干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物料干燥领域,主要是非粉末状物料的干燥,特别是涉及到防水溅干燥器。



背景技术:

工业的很多领域都涉及到物料的干燥,可以说工业的生产基本都有干燥步骤,现有通过从下端吹暖风进行加热的干燥筒,但是因为上端的水珠在流下时,容易被风吹动发生溅射,如溅到物料上则,影响了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防水溅干燥器,主要针对非粉末状物料,解决现有风暖干燥器,吹风容易吹溅下流水珠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防水溅干燥器,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干燥筒,所述的干燥筒呈空心圆柱状,其侧面设置有物料门,内部配合于物料门的位置设有物料架,机架上设置有进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风泵、加热器以及干燥器,风泵的出风口经干燥器、加热器连通到干燥筒下端的进口,风泵的进风口连通到干燥筒顶部的出口,所述干燥筒的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呈倒扣的碗状,其与干燥筒铰接,干燥筒的下端设置有下盖,下盖呈碗状,其与干燥筒铰接,干燥筒的内部侧壁上靠近上盖的部位设置有一个阻挡环,阻挡环绕干燥筒内壁一圈,阻挡环的截面呈L状,其与干燥筒围成一个水槽,干燥筒的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水道,水道一端连通到水槽,另一端连通至下盖的上方。

可以看到,本发明中主要是采用风热对物料进行加热,吹风是主动将热风吹到物料上,加热速度自然更快,如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物料下方设置加热器,是现需要将干燥筒的内部加热完毕,才能传导热量到物料,这样的速度就很慢;吹风会很容易带走物料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现有技术中是水蒸气通过浮力慢慢上流到顶部,非常的慢,经常是很长时间滞留在物料周围,影响到物料吸热速度。

本发明进风装置中,风泵用于抽取干燥筒中的空气,然后经干燥器干燥(干燥器采用过滤器,滤芯用吸水滤芯),再经过加热器加热后,送入干燥筒,风从干燥筒下方送入,热空气会上浮,而且因为是不断送风,空气也会被压迫向上,经过物料时,即对物料进行了加热,也会带走部分水分。

本发明的干燥筒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一个弧形盖,上盖弧形设置用于防止水汽凝结后落在物料上,而且上盖可以打开,是在干燥筒使用后对干燥筒内部进行清理,且使用前,会有一些水汽凝结在干燥筒顶部,打开上盖进行擦拭后再用,避免干燥筒内集水过多,影响到干燥效果。而下盖也可以方便地打开,因为干燥筒冷却后,集水大部分都会流到下方,人们就打开下盖,清理集水以及一些杂物。

在工作过程中,水珠会沿干燥筒内壁流到下盖中,但是在下流的过程中,容易被上扬的风给吹动形成水溅,如溅到物料上则影响到干燥效果,本装置即在上盖下方设置了一个阻挡环,阻挡环与干燥筒壁形成水槽,上盖上凝结的水会流到该水槽中,然后顺着水道流到下盖中,这样在水下流的过程中不会被吹动溅飞,保证了干燥效果。

进一步,上述的物料门上设置有观察窗,用于观察物料干燥程度。

进一步,上述的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方便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上述的干燥筒内靠近物料架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连接到机架上的显示器上,随时监测干燥筒内的温度,防止干燥筒内温度过高,对物料造成影响。

进一步,上述的加热器为电阻式加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干燥筒的上下端都设置有弧形盖,弧形上盖在水汽形成后即沿弧形滑落到侧端,不会滴在物料上,而且也方便在使用前清理凝结在上盖上的水滴,下盖是方便清理干燥筒内的水滴和杂质;

本发明中上盖下方设置档槽,水滴会流到档槽中,并经过侧壁内壁的水道流到下盖中,避免了被上流风吹溅的现象,保证了物料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干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干燥筒上端无上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干燥筒,3-进风装置,4-滚轮,5-显示器,201-物料门,202-观察窗,203-进口,204-出口,205-水道,206-上盖,207-下盖,208-阻挡环,209-水槽,301-风泵,302-加热器,303-干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防水溅干燥器,包括机架1和固定在机架1上的干燥筒2,所述的干燥筒2呈空心圆柱状,其侧面设置有物料门201,内部配合于物料门201的位置设有物料架,机架1上设置有进风装置3,进风装置3包括风泵301、加热器302以及干燥器303,风泵301的出风口经干燥器303、加热器302连通到干燥筒2下端的进口203,风泵301的进风口连通到干燥筒2顶部的出口204,所述干燥筒2的顶部设置有上盖206,上盖206呈倒扣的碗状,其与干燥筒2铰接,干燥筒2的下端设置有下盖207,下盖207呈碗状,其与干燥筒2铰接,干燥筒2的内部侧壁上靠近上盖206的部位设置有一个阻挡环208,阻挡环208绕干燥筒2内壁一圈,阻挡环208的截面呈L状,其与干燥筒2围成一个水槽209,干燥筒2的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水道205,水道205一端连通到水槽209,另一端连通至下盖207的上方。

可以看到,本装置中主要是采用风热对物料进行加热,吹风是主动将热风吹到物料上,加热速度自然更快,如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物料下方设置加热器,是现需要将干燥筒的内部加热完毕,才能传导热量到物料,这样的速度就很慢;吹风会很容易带走物料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现有技术中是水蒸气通过浮力慢慢上流到顶部,非常的慢,经常是很长时间滞留在物料周围,影响到物料吸热速度。

本装置现将物料放置于物料架上,然后关好物料门201,进风装置3中,风泵用于抽取干燥筒2中的空气,然后经干燥器303干燥(干燥器303采用过滤器,滤芯用吸水滤芯),再经过加热器302加热后,送入干燥筒2,风从干燥筒2下方送入,热空气会上浮,而且因为是不断送风,空气也会被压迫向上,经过物料时,即对物料进行了加热,也会带走部分水分。干燥筒2的顶端上盖206呈碗状,水蒸气在上端凝结后,不会掉落到物料上,而是顺着碗状弧度从侧面滑落,保证了再干燥过程中或者在冷却过程中,不会有水滴滴在物料上。

本装置的干燥筒2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一个弧形盖,上盖206弧形设置用于防止水汽凝结后落在物料上,而且上盖206可以打开,是在干燥筒2使用后对干燥筒2内部进行清理,且使用前,会有一些水汽凝结在干燥筒2顶部,打开上盖206进行擦拭后再用,避免干燥筒内集水过多,影响到干燥效果。而下盖207也可以方便地打开,因为干燥筒2冷却后,集水大部分都会流到下方,人们就打开下盖207,清理集水以及一些杂物。

干燥筒2的进口203可设置在下盖207上,也可设置在位于下盖207上面一点的地方,出口204也是可设置在上盖206上,也可以设置在位于上盖206下端一点的地方。

在工作过程中,水珠会沿干燥筒2内壁流到下盖中,但是在下流的过程中,容易被上扬的风给吹动形成水溅,如溅到物料上则影响到干燥效果,本装置即在上盖206下方设置了一个阻挡环208,阻挡环208与干燥筒壁形成水槽209,上盖206上凝结的水会流到该水槽209中,然后顺着水道205流到下盖207中,这样在水下流的过程中不会被吹动溅飞,保证了干燥效果。

进一步,上述的物料门201上设置有观察窗202,用于观察物料干燥程度。

进一步,上述的机架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4,方便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上述的干燥筒2内靠近物料架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连接到机架1上的显示器5上,随时监测干燥筒内的温度,防止干燥筒内温度过高,对物料造成影响。

进一步,上述的加热器302为电阻式加热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