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556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制冷循环装置,空调的室外机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压缩机或送风机的运转。控制单元配置在室外机的内部,同时控制单元还具有收纳在金属制收纳盒内的控制电路板。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241939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0288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空调在制热工作时,现有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板温度也会上升,在收纳盒内发生结露现象。于是,收纳盒内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变为水滴。水滴沿着收纳盒的内侧面向下流动,潴留在收纳盒底部。

潴留在收纳盒底部的结露水解除控制电路板后,会造成电路板短路损伤,导致控制单元突然工作不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该室外机能够将收纳盒内部产生的结露水迅速从收纳盒排出,防止电路损伤和工作不良。

【解决问题的方式】

实施例中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本体。室外机本体内部配置收纳电路元件的收纳盒。收纳盒在电路元件的底部配置底板。收纳盒的底板中配置排水通路。排水通路能够将收纳盒内由于结露现象产生的水分排出至收纳盒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斜视图,显示了第1实施例中室外机的内部构造。

图2为斜视图,显示了室外机本体安装电风扇护板的状态。

图3为斜视图,显示了第1电路元件箱的内部构造。

图4为斜视图,显示了第1至第3电路元件箱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5为斜视图,显示了第1电路元件箱的底板内的排水通路和反应器的位置关系。

图6为斜视图,显示了第2实施例中室外机的内部构造。

图7为斜视图,显示了第1至第3电路元件箱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8为斜视图,显示了第3实施例使用的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显示了空调的室外机1,空调也是制冷循环装置的一种。空调1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室内机连接。空调能够选择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室外机具有纵向比横向长、箱型的室外机本体2。室外机本体2包括基座3、顶部面板4、侧面面板5和图中未显示的前方面板。

分割板6将室外机本体2的内部分为热交换室7和机械室8。分割板6竖立于基座3,向室外机本体2的深部方向延伸。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从正面观察室外机本体2时,热交换室7位于分割板6的左侧,机械室8位于分割板6的右侧。

热交换室7容纳热交换器10和两台送风机11a、11b。热交换室10位于基座3的上方。热交换室10位于热交换室7的背面,竖立在左侧面,露出至室外机本体2。

送风机11a、11b配置在热交换器10的前方。送风机11a、11b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高度方向竖直放置。每个送风机11a、11b配置螺旋桨式风扇13,螺旋桨式风扇13由马达12驱动。送风机11a、11b的螺旋浆式风扇13分别覆盖如图2所示的风扇护板。

螺旋桨式风扇13受到马达12的扭力后开始转动,外部空气从室外机本体2的背后通过热交换器10被吸入热交换室10。在热交换室中,外部空气10与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后,通过风扇保护板14a、14b排出至室外机本体2的前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机械室8内容纳压缩机15、储气筒16和制冷管17,压缩机15、储气筒16和制冷管17构成制冷通路。包括压缩机15等各种组件都配置在机械式8的下部区域,与下段的送风机11a相邻。

而且,室外机本体2内收纳控制单元19,控制单元19控制室外机1的运转。控制单元19配置金属制的收纳盒20。收纳盒20含有第1至第3电器元件箱21、22、23。

如图2至图4所示,第1电器元件箱21呈细长形状,沿着室外机本体2厚度方向延伸。第1电器元件箱21是第1收纳部的一种,由箱本体25和盖板26构成。

箱本体25含有支持板27、顶板28、前板29、北板30和底板31,呈箱型结构。支持板27与分割板6的顶端连接,位于热交换室7的上部和机械室8的上部区域之间。换言之,第1电器元件箱21的支持板27与分割板6协同,将室外机本体2的内部分割为热交换室7和机械室8。

顶板28从支持板27的上部开始向机械室8突出。前板29从支持板27的千部开始向机械室8突出。背板30从支持板27的后部开始向机械室8突出,与前板29相对应。底板31从支持板27的下部开始向机械室8延伸,与顶板28相对。因此,箱本体25向机械室8开口。盖板26覆盖在箱本体25的开口端,向外拆卸后露出机械室8的上部区域。

如图3所示,第1电器元件箱容纳第1控制电路板33和第2控制电路板34。第1控制电路板33控制压缩机15的变压器,第1控制电路板33上安装多个电路元件35(如电容器)。第1控制电路板33通过螺钉等固定手段安装在箱本体25的支持板27的上部区域。顶板28、前板29、背板30和盖板26包围第1控制电路板33。

第2控制电路板34控制送风机11a、11b。第2控制电路板34安装多个电路元件36(如IC芯片)。第2控制电路板34通过螺钉等固定手段安装在箱本体25的支持板27的下部区域。前板29、背板30和底板31包围第2控制电路板34。

本实施例中的底1控制电路板33和底2控制电路板34分别是底1电路部件的一个例子,工作中会产生热量。第1电器部件箱21的底板31位于底2控制电路板34的正下方位置,与底2控制电路板34的下缘34a相邻。

如图3和图4所示,第2电器部件箱与第1电器部件箱21的上部重叠。第2电器部件箱22是第2收纳部的一个例子。第2电器部件箱22与第1电器部件箱21相同,呈细长的形状,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厚度方向延伸。

第2电器元件箱22由箱本体38和盖板39构成。箱本体38由支持板30、顶板41、前板42和背板43构成四角箱型结构。支持板40位于热交换室7的上部区域和机械室8的上部区域之间,与第1电器元件箱21的支持板的上端连接。因此,第2电器元件箱22的支持板40与第1电器元件箱21的支持板27协同,共同将室外机主机2内部分割为热交换室7和机械室8。

顶板41从支持板40的上缘开始向机械室8突出。前板42从支持板40的前缘开始向机械室8伸出,与第1电器部件箱21的前板29的上端连接。背板43从支持板40的后部开始向机械室8伸出,与第1电器部件箱21的背板30的上端连接。因此,箱本体38向机械室8开口。

而且,在前板42的下端和背板43的下端分别形成法兰盘部42a、43a。法兰盘部42a从前板42的下端开始呈直角弯曲,伸向箱本体38的内侧。同样,法兰盘部43a在背板43的下端开始呈直角弯折,伸向箱本体38的内侧。法兰盘部42a、43a与第1电器部件箱21的顶板28的顶部重叠,通过螺钉等固定手段固定在天花板28。法兰盘部39可以从箱本体38的开口端向外取出,露出至机械室8的上部区域。

其结果是,第2电器部件箱22可以选择性地从第1电器部件箱21的上端向外取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外机1包括三个反应器,分别为46a、46b、46c。三个反应器中的两个45a、45b分别收纳在第2电器部件箱22中。反应器45a、45b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厚度方向并排放置,由第2电器部件箱22的支持板40支撑。

而且,三个反应器45a、45b、45c中的反应器45c放置在分割板6的机械室8相对面的上部。本实施例中,反应器45c是第2电路部件的一部分,为于第1电器部件箱21底板31的正下方。

如图2和图4所示,第3电路部件箱23从第1电路部件箱21地盖板26突出至机械室8。第3电路部件箱23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长度方向放置,与第1电路部件箱21垂直。

本实施例中,第3电路部件箱23的前面放置接口电路板47。而且,第3电路部件箱23的下端向机械室8的下方突出,形成支持部48。支持部48放置接线柱49,接线柱49与接口电路板47的电路连接。所述第3电路部件箱23收纳在机械室8的上部区域,位于组成制冷通路的压缩机15、蓄能器16及冷凝管17的上方。

图3和图5显示了第1电路部件箱21的内部构造。如图3和图5所示,箱本体25的底板31配备排水通路51。排水通路51呈沟槽状,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厚度方向延伸,跨越反应器45c的上方。

具体来说,底板31处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厚度方向具有狭缝状的长孔52。长孔52位于第2控制电路板34a的正下方,其长度与底板31的全长近似。

而且,导水管53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底板31的下方。导水管53沿着室外机本体2的厚度方向延伸,将长孔52覆盖在底板31的下方。导水管53的后端向底板31的后部延伸,比长孔52的后端更往后,位于机械室8的后端。

导水管53的后端形成排水口54。排水口54位于机械室8的后方位置,比反应器45c更往后,并且远离反应器45c。而且,本实施例中,导水管53的底部53a从导水管53的前端开始至排水口54为向下倾斜的构造。

空调的室外机1在制热模式时,控制单元19的第1和第2电路板33、34产生热量。于是,第1电路部件箱21中的空气温度上升。支持第1和第2控制电路板33、34的箱本体25的支持板27露出至热交换室7,在所述热交换室7流通的空气的作用下降温。

其结果是,第1电路部件箱21中的空气与降温的支持板27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即产生结露现象。水滴沿着箱本体25的内面或盖板26的内面向下流动,在底板31上聚集为结露水。

第1实施例中,底板31形成长孔限制排水通路51,结露水从长孔52开始流入导水管53。导水管53具有开口至机械室8的排水口54,导水管53的底53a向下倾斜至排水口54。因此,从长孔52流至导水管53的结露水,通过倾斜的导水管53流至排水口54,从所述排水口54排出至机械室8的后部。

因此,底1电路部件箱21内部产生的结露水能够迅速通过第1电路部件箱21向外排出,避免第1电路部件箱21的底部滞留凝结水。因此,能够防止结露水附着在第2控制电路板34,能够防止第2控制电路板34的突然中断或室外机1不能正常工作。

而且,根据第1实施例,第1电路部件箱21的排水通路51跨越反应器45c的上方,延伸至反应器45c的后方,在所述排水通路51的后端形成排水口54。因此,第1电路部件箱21的结露水的排水方向固定,结露水从远离反应器45c的室外机本体2的后方,经过排水口54排出机械室8。

于是能够在第1电路部件箱21的正下方配置讨厌水分的反应器45c。

另一方面,第2电路部件箱22中收纳的反应器45a、45b为层叠铁芯,外面卷绕线圈。因此反应器45a、45b比第1电路部件箱21内第1及第2控制电路板33、34的体积大。

第1实施例中,收纳第1及第2控制电路板33、34的第1电路部件箱21和收纳反应器45a、45b的第2电路部件箱22是分开的。因此在组装室外机时,将收纳第1及第2控制电路板33、34的第1电路部件箱21安装在分割板6的上端后,再将收纳具有重量的反应器45a、45b的第2电路部件箱22安装在第1电路部件箱21上部。

也就是说,将第1控制电路板33、第2电路控制板34及反应器45a、45b一起安装至一个部件箱中时,部件箱重量过大导致室外机1组装工作变得困难。

然而,第1实施例中,收纳反应器45a、45b的第2电路部件箱22从第1电路部件箱21独立,使原来很重的第2电路部件箱22变得操作方便。于是,第2电路部件箱22在安装操作性得到改善。

第2实施例

图6和图7公开展示了第2实施例。第2实施例公开展示了配置三台送风机的室外机61。室外机61的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例的送风机相同。因此第2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同一种参考符号,并且省略说明。

第2实施例中,三台送风机沿着室外机本体62的高度方向排列,风扇盖板63a、63b、63c分别配置在室外机本体62的前方,覆盖三台送风机。因此,第2实施例中的送风机由于配置3台送风机,比第1实施例的送风机1更高。

室外机本体62的内部通过竖立在基座3的第1分割板64、收纳盒20的第1电路部件箱21和第2分割板65,分割成热交换室7和机械室8。第2分割板65与第1电路部件箱21的上端连接。

第2实施例中,收纳盒20的第2电路部件箱22位于第1电路部件箱21的下端,可以向外取出。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第2电路部件箱22的顶板41与第1电路部件箱21的底板31通过螺钉等方法固定,第1电路部件想21的排水通路51位于底板31和顶板41之间。因此,从排水通路51的排水口54排出的结露水通过第2电路部件箱22的外周面被引导至机械室8。

此外,第2电路部件箱22链接在第1电路部件箱21的底部,第2电路部件箱22的下端到基座3的距离与所述第1实施例中第1电路部件箱21的下端到基座3的距离相等。其结果是的,根据第2电路部件箱22高度需要的份额,将第1电路部件箱21和第3电路部件箱23向上推至机械室8的内部。

因此,机械室8的下部空间得到扩大,于是下部空间可以容纳压缩机15、蓄能器16或粗的制冷剂管道17。

第3实施例

图8公开了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的第2电路部件箱22与第1实施例不同。其余的收纳盒20的构成与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第3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造部分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3实施例中,将控制电路板71放置到第2电路部件箱22内部,替代原来放置的第1实施例中的反应器。控制电路板71安装如电容器、IC芯片等各种电路部件72。

第3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室外机形状的不同,配置各种版式和电路布置的电路元件。因此,可以根据室外机的种类灵活设计。

本实施例说明了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提示,并没有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例可以进行改进,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省略、置换、变更都是可以的。这些实施例和变形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内,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相等。

【符号说明】

2,62…室外机本体、20…收纳盒、12…第1收纳部(第1电路部件箱)、22…第2收纳部(第2电路部件箱)、31…底板、33、34…第1电路部件(第1控制电路板、第2控制电路板)、45c…第2电路部件(反应器)、51…排水通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