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42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炒干是通过高温蒸发鲜茶叶中的水分,使得茶叶变软,便于理条、整形或揉捻,同时将鲜茶叶中的青涩味散发出去,同时亦可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现有的茶叶炒干机绝大多数为滚筒式,通过电加热方式对该炒干机的滚筒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的茶叶的炒干。现有的滚筒式炒干机的进料口温度、出料口温度以及桶腔温度大致相同,茶叶连续在高温区滚动,在蒸发鲜茶叶水分的同时也会破坏茶叶内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支撑架、保温桶、传热管、连接管、支撑滚轮、传动齿轮、传动电机以及圆周壁上设有传动齿的炒干桶,四个所述支撑滚轮两两为一组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左右两端,保温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炒干桶转动设于保温桶内,且炒干桶的两端分别伸于保温桶外并支承于所述支撑滚轮上,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右端,且输出轴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相啮合;所述炒干桶与保温桶之间形成有加热腔,传热管置于炒干桶内,连接管固定连接在传热管的圆周壁上,且传热管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管的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八根连接管,每四根连接管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传热管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炒干桶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进一步地,所述炒干桶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进一步地,所述炒干桶上设有散热槽孔,所述散热槽孔上设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炒干桶上设有滚轮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框,该进料框的出料口伸于炒干桶内。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桶外圆周壁上包裹有保温泡沫。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批量制造;本发明在蒸发鲜茶叶水分的同时也减少对鲜茶叶内有益物质的破坏,从而使得茶叶的口味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炒干机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炒干机左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炒干机中炒干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支撑架1、保温桶21、传热管23、支撑滚轮31、传动齿轮32、传动电机33以及圆周壁上设有传动齿220的炒干桶22,四个支撑滚轮31两两为一组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保温桶2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炒干桶22转动设于保温桶21内,且炒干桶22的左右两端均伸于保温桶21外,并支承于支撑架1两端的支撑滚轮31上。传动电机3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的右端,且传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32固定连接,传动齿轮32与炒干桶22上的传动齿220相啮合并驱动炒干桶22在保温桶21内转动。传热管23同轴心地伸于炒干桶22内。本发明中炒干桶22的左端为出料口,右端为进料口。本发明中的炒干桶22与保温桶21之间形成有加热腔200,为便于将传热管23内的热量传递至加热腔200内,在传热管23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八根连接管24,该八根连接管24每四根为一组均布在传热管23一侧的圆周壁上,且每根连接管24的一端与传热管23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腔200相连通。传热管23上左侧的四根连接管24形成第一加热区Ⅰ,右侧的四根连接管24形成第三加热区Ⅲ,左侧连接管24与右侧连接管24之间形成第二加热区Ⅱ,如图2。将传热管23的左端与热源(蒸汽加热器或电磁加热器)相连,热量经传热管23传递至炒干桶22内,并在炒干桶22内形成上述三个加热区,其中,第三加热区Ⅲ的温度低于第二加热区Ⅱ的温度,第二加热区Ⅱ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区Ⅰ的温度。本发明炒干机在使用时,将茶叶从炒干桶22的右端倒入,炒干桶22转动,茶叶依次经过第三、二、一加热区,即茶叶经过加热区的温度由低至高循序递进,在蒸发鲜茶叶水分的同时也减少对鲜茶叶内有益物质的破坏,从而使得茶叶的口味更佳。本发明为便于茶叶在炒干桶22内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在炒干桶22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223。本发明为便于炒干桶22内的茶叶卸出,在炒干桶22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224。在炒干桶22上设有散热槽孔225,连接管24通过该散热槽孔225与加热腔200相连通。为防止炒干桶22内的茶叶漏至加热腔200内,在散热槽孔225上设有滤网(图中未画出)。为便于炒干桶22与支撑滚轮31相接触,在炒干桶22上设有滚轮槽226。在支撑架1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框8,该进料框8的出料口伸于炒干桶22内。本发明为增加保温桶21的保温效果,在保温桶21的外圆周壁上包裹有保温泡沫(图中未画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