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07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钒氮合金的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钢铁添加剂,可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它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钒氮合金较添加钒可节约钒30%~40%,降低了成本;钒氮合金已被国内外钢厂普遍使用,其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钒氮合金通常采用制球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在制成球形形状后,需要送入高温炉中煅烧,烧结后的钒氮合金球黏在一起,在包装前需要敲打分离,此过程会产生碎渣粉尘,污染环境且影响操作工人的健康。而产生的碎渣和粉尘也具有较大的回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抑制粉尘污染、节约成本的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具有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台上具有分离区域和非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上布满了筛孔,所述筛孔上下穿透整个分离台,所述筛孔的尺寸小于钒氮合金球的尺寸大小,所述分离区域的底部连接有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与所述分离区域的底部连通的粉尘传送管、以及与所述粉尘传送管底部连通的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粉尘传送管内的负压吸风装置。

优选地,所述分离台上还设有若干条送料槽,所述送料槽凹进所述分离台的上表面且位于分离区域和分离区域之间。

优选地,所述筛孔的尺寸与钒氮合金球的尺寸之比为1:2~1:3。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敲落的碎渣和粉尘经过回收后可再次使用,回收率可达99.9%,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外,通过负压吸风装置,生产车间基本无尘化,极大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钒氮合金球生产中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具有分离台1,所述分离台1上具有分离区域2和非分离区域3,分离区域2上布满了筛孔4,筛孔4上下穿透整个分离台1,并且筛孔4的尺寸小于钒氮合金球的尺寸大小,钒氮合金球的敲打分离在分离区域2上完成,由于尺寸更大,钒氮合金球不会落入尺寸更小的筛孔4内,而敲打脱落的碎渣和粉末则会落入筛孔4内。

为了便于钒氮合金球在分离区域2上操作,并且又不会落入或卡在筛孔4内,优选的,筛孔4的尺寸与钒氮合金球的尺寸之比为1:2~1:3。并且筛孔4为四边形形状。

分离区域2的底部连接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与分离区域2的底部连通的粉尘传送管7、以及与粉尘传送管7底部连通的收集装置6,粉尘传送管7内还设置有负压吸风装置8。敲打分离产生的粉尘在负压吸风装置8的吸附作用下,被吸进粉尘传送管7内,然后统一沉积在收集装置6内。通过粉尘吸风回收,生产车间内基本无尘化,极大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

分离台1上还设有若干条送料槽5,送料槽5凹进分离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分离区域2和分离区域2之间。敲打分离完成后的钒氮合金球落入送料槽5内送入下一工序,因此,优选的,在送料槽5内设置有输送带(未绘示),便于输送钒氮合金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氮合金球生产中的分离装置,具有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台上具有分离区域和非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上布满了筛孔,所述筛孔上下穿透整个分离台,所述筛孔的尺寸小于钒氮合金球的尺寸大小,所述分离区域的底部连接有回收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敲落的碎渣和粉尘经过回收后可再次使用,回收率可达99.9%,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通过负压吸风装置,生产车间基本无尘化,极大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更加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志锋
技术研发日:2016.05.23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