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1926发布日期:2018-06-12 19:5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大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谷物进行烘干,烘干后再由米机进行碾碎加工,在烘干时由热风机提供热量,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天然气或秸秆颗粒等燃料燃烧来提供热量。申请人发现,在大米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副产品谷糠燃烧来对谷物进行烘干,大米加工中的副产品米糠有许多的作用,是加工高档米糠油的原料,也是非常好的饲料。用米糠作为燃料为大米烘干提供热风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利用了大米加工副产物,用量为谷糠总量的1/3-1/2,减少谷糠储藏和处理成本;2谷糠燃烧后为质量较好的炭颗粒,销售价格较高,且不会出现扬尘、吸潮等问题,且占用空间较小;3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具有节能、回收高附加值产品创收等优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该装置包括为米机提供热风的热风炉、米糠储仓、计量皮带、米糠计量仓、热交换器、旋风除尘器、第一袋式除尘器、尾气风机、鼓风机、碳粉储仓和第二袋式除尘器,所述热风炉上设有鼓风风机,所述米糠储仓通过计量皮带与米糠计量仓连接,所述米糠计量仓底部的出料口设有鼓风机并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的冷风入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热风出口通过管路与热风炉的燃料入口连接,其热风进口通过管路与热风炉的尾气出口连接,其冷风出口、旋风除尘器、第一袋式除尘器和尾气风机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热风炉的废料出口通过传送带与碳粉储仓连接,所述碳粉储仓上设有空气进口且其通过管路与第二袋式除尘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袋式除尘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鼓风风机的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幕喷淋除尘结构,所述尾气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水幕喷淋除尘结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有效利用了大米加工副产物,用量为谷糠总量的1/3-1/2,减少谷糠储藏和处理成本;

2、谷糠燃烧后为质量较好的炭颗粒,销售价格较高,且不会出现扬尘、吸潮等问题,且占用空间较小;

3、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该装置包括为米机14提供热风的热风炉5、米糠储仓1、计量皮带2、米糠计量仓3、热交换器4、旋风除尘器6、第一袋式除尘器7、尾气风机8、鼓风机10、碳粉储仓11和第二袋式除尘器12等,米机14的米糠送入米糠储仓1中,热风炉5上设有鼓风风机13用于提供燃烧空气,米糠储仓1通过计量皮带2与米糠计量仓3连接,米糠计量仓3底部的出料口设有鼓风机10和出料电机用于将米糠吹到热交换器4中,其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4(管程)的冷风入口连接,热交换器4可以为气气交换器用于对物料进行预热,如盘管换热。热交换器4(管程)的热风出口通过管路与热风炉5的燃料入口连接,热交换器4(壳程)的热风进口通过管路与热风炉5的尾气出口连接用于用热风炉5的尾气对米糠进行预热,热交换器4(壳程)的冷风出口、旋风除尘器6、第一袋式除尘器7和尾气风机8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用于对尾气进行处理。热风炉5的废料出口通过传送带(最好为封闭式结构,避免热气排出)与碳粉储仓11连接,该碳粉储仓11上部或顶部上设有空气进口(用于吸进冷空气对燃烧炭进行降温)且碳粉储仓11的上部或顶部通过管路与第二袋式除尘器12的进口连接,第二袋式除尘器1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鼓风风机13的进气口连接,用于以碳粉散发的热量和与其附带的尾气加热热风炉5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实现热量的回收和去除水蒸气,而第二袋式除尘器12用于除去热空气中的粉尘。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幕喷淋除尘结构9,尾气风机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水幕喷淋除尘结构9连接,以保证热风炉5的排放符合相关规定。

更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还包括碎米分离结构和米粞分离结构,碎米分离结构和米粞分离结构由前至后依次设于米机14和米糠储仓1之间。在谷糠利用前回收了高附加值的碎米和米粞,还可以保证热风炉燃烧完全。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米糠为燃料的大米烘干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有效利用了大米加工副产物,用量为谷糠总量的1/3-1/2,减少谷糠储藏和处理成本;

2、谷糠燃烧后为质量较好的炭颗粒,销售价格较高,且不会出现扬尘、吸潮等问题,且占用空间较小;

3、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