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000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常需要用户先按下电源键,然后才能选择制冷、制热、睡眠、送风或除湿等模式,而且具体的温度由用户自己进行设定,当空调器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很可能感觉温度调的过高或过低了,此时,需要用户再次手动进行温度调整,如此则会而降低用户体验。为解决这种问题,现有空调器采取的方案是以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为基础,自动控制室内环境温度。此技术的缺点是:回风温度并不能真实反映用户的温度感受,若仅通过回风温度控制室内环境温度,并不能精准地达到舒适状态,因此,会导致舒适性控制较差,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旨在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目的,从而提高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判断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则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则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则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则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判断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则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则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则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则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随身感控制系统,所述随身感控制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器以及与所述空调器无线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于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从而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这样,根据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2中步骤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7为图6中计算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随身感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通过根据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目的,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空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信号如蓝牙的强度进行判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若处于未佩戴状态,也应该在用户附近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空调器上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步骤S20、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L,计算出随身感值AMV时,实际上计算的是对Ta进行修正过的随身感,具体的修正量A1可以参见下表一: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m)修正量A10<L≤1-21<L≤2-12<L≤3-0.5L>30表一根据表一,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0<L≤1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2;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1<L≤2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1;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2<L≤3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0.5;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L>3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0。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Ta+A1)-Y;其中,X、Y为常数,具体是根据实验得到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若-3≤AMV<-2,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冷,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热模式;若0<AMV≤0.5,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舒适,此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前的运行模式;若2<AMV≤3,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冷模式。以上针对AMV仅列举较简单的几个区间,为了达到精细调节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对制冷或制热进行微调,如调节温度、风速、风向等参数。本实施例对比不再作具体举例。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温度(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状态,得到更符合用户感受的随身感,从而对应调整运行模式,进而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从而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这样,根据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步骤S30、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活动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内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当然,还可以结合步数、心率等参数计算得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的活动量可以分为静活动量、低活动量、中活动量以及高活动量等四个区间,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进一步细分,因此,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活动量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因此,根据活动量对应的计算规则,即可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随身感受,进而控制空调器根据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例如,当用户的活动量为58,该活动量处于静活动量区间,因此,可以根据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结合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0包括:步骤S301、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判断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步骤S302、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则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一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0,85),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58时,则处于第一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静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1=X1*(Ta+A1)-Y1;其中,X1、Y1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1可以设置为0.2389,Y1可以设置6.15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一随身感值AMV1。当然,X1、Y1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步骤S303、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则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二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85,12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93时,则处于第二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低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2=X2*(Ta+A1)-Y2;其中,X2、Y2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2可以设置为0.175,Y2可以设置3.643,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二随身感值AMV2。当然,X2、Y2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步骤S304、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则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三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20,15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23时,则处于第三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中活动量,对应的中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3=X3*(Ta+A1)-Y3;其中,X3、Y3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3可以设置为0.174,Y3可以设置3.3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三随身感值AMV3。当然,X3、Y3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步骤S305、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则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四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50,18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57时,则处于第四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高活动量,对应的高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4=X4*(Ta+A1)-Y4;其中,X4、Y4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4可以设置为0.265,Y4可以设4.1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四随身感值AMV4。当然,X4、Y4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风速参数包括风挡、风向等,根据风速参数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值A2具体可以参见下表二:表二根据表二,在检测的风挡为2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吹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2;在检测的风挡为4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在检测的风挡为6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摆风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4;在检测的风挡为10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1。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n*(Ta+A1+A2)-Yn;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Xn、Yn,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用户附近的温度、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时,同样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Ta+A1+A2)-Y;只是此处无需结合活动量确定不同的计算规则,其他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因此,上一实施例相对本实施例,计算的随身感值更贴近用户对温度的感受,从而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模式更符合用户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应当理解的是,在获取到风速参数和/或距离参数时,X、Y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改变,并不一定需要与随身感值修正前初始的X、Y值相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1,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包括:获取模块10,用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空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信号如蓝牙的强度进行判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若处于未佩戴状态,也应该在用户附近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空调器上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计算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L,计算出随身感值AMV时,实际上计算的是对Ta进行修正过的随身感,具体的修正量A1可以参见下表一: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m)修正量A10<L≤1-21<L≤2-12<L≤3-0.5L>30表一根据表一,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0<L≤1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2;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1<L≤2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1;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2<L≤3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0.5;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L>3时,对应的修正量A1为0。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Ta+A1)-Y;其中,X、Y为常数,具体是根据实验得到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若-3≤AMV<-2,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冷,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热模式;若0<AMV≤0.5,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舒适,此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前的运行模式;若2<AMV≤3,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冷模式。以上针对AMV仅列举较简单的几个区间,为了达到精细调节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对制冷或制热进行微调,如调节温度、风速、风向等参数。本实施例对比不再作具体举例。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温度(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状态,得到更符合用户感受的随身感,从而对应调整运行模式,进而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出随身感值,从而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这样,根据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计算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计算模块20还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活动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内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当然,还可以结合步数、心率等参数计算得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的活动量可以分为静活动量、低活动量、中活动量以及高活动量等四个区间,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进一步细分,因此,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活动量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因此,根据活动量对应的计算规则,即可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随身感受,进而控制空调器根据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例如,当用户的活动量为58,该活动量处于静活动量区间,因此,可以根据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结合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计算模块20包括:判断单元201,用于在获取到用户的活动量时,判断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第一计算单元202,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则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一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0,85),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58时,则处于第一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静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1=X1*(Ta+A1)-Y1;其中,X1、Y1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1可以设置为0.2389,Y1可以设置6.15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一随身感值AMV1。当然,X1、Y1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第二计算单元203,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则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二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85,12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93时,则处于第二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低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2=X2*(Ta+A1)-Y2;其中,X2、Y2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2可以设置为0.175,Y2可以设置3.643,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二随身感值AMV2。当然,X2、Y2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第三计算单元204,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则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三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20,15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23时,则处于第三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中活动量,对应的中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3=X3*(Ta+A1)-Y3;其中,X3、Y3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3可以设置为0.174,Y3可以设置3.3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三随身感值AMV3。当然,X3、Y3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第四计算单元205,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则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本实施例中,第四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50,18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57时,则处于第四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高活动量,对应的高活动量计算规则为:AMV4=X4*(Ta+A1)-Y4;其中,X4、Y4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X4可以设置为0.265,Y4可以设4.158,将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四随身感值AMV4。当然,X4、Y4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7所示的基础上,所述计算模块20还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风速参数包括风挡、风向等,根据风速参数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值A2具体可以参见下表二:风挡(%)风对人吹(A2)摆风(A2)避风(A2)1-20-0.2-0.1021-40-0.4-0.2041-60-0.6-0.4061-80-0.8-0.6-0.181-100-1-0.8-0.1表二根据表二,在检测的风挡为2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吹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2;在检测的风挡为4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在检测的风挡为6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摆风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4;在检测的风挡为10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1。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n*(Ta+A1+A2)-Yn;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Xn、Yn,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计算模块20,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用户附近的温度、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以及风速参数时,同样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AMV=X*(Ta+A1+A2)-Y;只是此处无需结合活动量确定不同的计算规则,其他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因此,上一实施例相对本实施例,计算的随身感值更贴近用户对温度的感受,从而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模式更符合用户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应当理解的是,在获取到风速参数和/或距离参数时,X、Y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改变,并不一定需要与随身感值修正前初始的X、Y值相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随身感控制系统100,参照图8,包括如上的空调器1以及与所述空调器无线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2,所述智能穿戴设备2用于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2用于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参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空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信号如蓝牙的强度进行判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若处于未佩戴状态,也应该在用户附近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空调器上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