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水轮和空气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79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搅水轮和空气加湿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湿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搅水轮和空气加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蒸发式加湿器、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或者空气净化器中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轮。以加湿器为例,配置加湿轮的蒸发式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湿轮会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使得加湿后的空气被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不利于用户的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水轮,旨在使搅水轮具有灭菌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搅水轮,包括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加湿片以及紫外灯;所述转轴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紫外灯且密闭的安装腔,所述紫外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具有透光区,以使所述紫外灯发出的紫外光照射至所述加湿片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侧壁由透明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紫外灯朝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照射。优选地,所述转轴内设置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照对应所述紫外灯设置,以使所述紫外灯的紫外光集中照射。优选地,所述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波段为UVB波段。优选地,所述加湿片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湿片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所述加湿片之间的间距为0.1~15mm。优选地,所述加湿片呈螺旋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湿片由防紫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防紫外聚苯乙烯或多孔泡沫金属制成。优选地,所述多孔泡沫金属为多孔Fe-Cr-Al不锈钢、多孔镍、多孔铁镍或多孔镍镉。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加湿设备,该空气加湿设备包括搅水轮,所述搅水轮包括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加湿片以及紫外灯;所述转轴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紫外灯的安装腔,所述紫外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部分侧壁由透明材质制成,以使所述紫外灯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出所述转轴。本实用新型中紫外灯放射的紫外光透过转轴壁照射到加湿片、水和转轴周边的空气中,并对它们进行灭菌处理,有效的消灭了滋生于水中、空气中和加湿片上细菌,使得空气加湿设备输出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的提供,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另外,通过将紫外灯安装于转轴内,使得紫外灯的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使得紫外灯可以直接的对加湿片、蒸发的水分和周边的空气进行同时灭菌,提高了紫外等的灭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加湿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的转轴和紫外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一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另一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搅水轮又一实施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搅水轮110转轴120加湿片130限位件200水槽300紫外灯310灯管320灯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搅水轮,主要应用于空气加湿设备中,以增加空气加湿设备的加湿效率。该空气加湿设备是指,如加湿器、空气净化器以 及空调器等的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的设备。空气加湿设备一般包括壳体,水槽和搅水轮,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水槽设置于风道中,搅水轮设置于水槽中。搅水轮带起水槽中的水,以增加水槽中水的蒸发,蒸发后的水分沿风道从出风口流出空气加湿设备。搅水轮在不同的加湿设备中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打水轮、加湿轮等形式。下面将介绍搅水轮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搅水轮100包括转轴110、设置在所述转轴110上的加湿片120以及紫外灯300,所述加湿片120沿所述转轴1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轴110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紫外灯300且密闭的安装腔,所述紫外灯30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具有透光区,以使所述紫外灯300发出的紫外光照射至所述加湿片120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10由透明材质制成,转轴110由透明的钢化玻璃、透明的硬质塑料或其它硬质透明材质制成。转轴110为中空管轴,安装腔为转轴110上的中空腔,紫外灯300设置在中空腔内。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也可开设在转轴110侧壁上,并不限定于将转轴110设置为中空。紫外灯300包括灯管310和灯帽320,灯帽320套设在灯管310上,灯帽320上设置有为灯管310供电的电极。为了将加湿片120稳定的固定在转轴110上,搅水轮100还包括限位件130,限位件1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限位件130为一个时,加湿片120远离限位件130的一端与转轴110固定连接,当限位件13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限位件130分别设置在加湿片120的两端。紫外灯300与转轴11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以及套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在搅水轮100不工作时,紫外灯300的紫外光透过转轴110,照射在转轴110的外壁和加湿片120上,对转轴110的外壁和加湿片120进行灭菌。当搅水轮100工作时,紫外灯300的紫外光透过转轴110,照射在转轴110的外壁、加湿片120以及附着在加湿片120上的水上,甚至可以照射到水槽200中的水上,紫外灯300对转轴110的外壁、加湿片120和水同时进行灭菌。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转轴110的中空腔的侧壁上开设通光孔,封堵通光孔的材质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对应所在的位置为透光区,使得紫 外灯发射的紫外光可以通过透光区射到转轴110外部的加湿片上。在搅水轮100工作时,紫外灯300放射的紫外光透过转轴110壁照射到加湿片120、水和转轴110周边的空气中,并对它们进行灭菌处理,有效的消灭了滋生于水中、空气中和加湿片120上细菌,使得空气加湿设备输出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的提供,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另外,通过将紫外灯300安装于转轴110内,使得紫外灯300的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使得紫外灯300可以直接的对加湿片120、蒸发的水分和周边的空气进行同时灭菌,提高了紫外等的灭菌效率。为了使紫外光得到更高效的利用,所述紫外灯300朝所述转轴110的径向方向照射。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紫外灯300的位置,或者增加光学元件,将沿转轴110轴向的紫外光引导(反射、折射等)至沿转轴110的径向方向,以提高紫灯的利用率。光学元件可以为三棱镜、反光镜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紫外光进行合理的导向,使得紫外光的照射更加均匀。实现的紫外光朝转轴110的径向方向照射的方案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具有的实施方案。所述转轴110内设置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照对应所述紫外灯300设置,以使所述紫外灯300的紫外光集中照射。聚光罩板包围紫光灯,使得紫光灯散发的紫外光在聚集后,从聚光罩开口的方向照射出去。通过聚光罩的设置,使得紫光灯所发射的紫外光得到更加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杀菌效果。为了在不影响用户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所述紫外灯300发出的紫外线波段为UVB波段。紫外光的波段包括UVA、UVB以及UVC,其中,波长范围分别为400-315nm,315-280nm,280-190nm。波长越长,跨越障碍物的能力越强,选用波长为315-280nm的UVB可将紫外光辐射的距离限定,同时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为了在提高加湿率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所述加湿片120数量为多个,相邻所述加湿片120之间的间距为0.1~15mm。距离太大时,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距离太小时不利于水分的散失,因此将相邻的加湿片120之 间的间距设置在0.1~15mm,使得空间利用率和加湿率兼得。为了在提高加湿率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参照图1至图4,所述加湿片呈螺旋状设置。将加湿片设置呈螺旋状,使得加湿片的有效加湿面积得到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紫外光照射到加湿片上的照射面积,从而更有利的灭菌。加湿片120沿转轴110的长度方向设置成螺旋状的方式有很多,下面介绍两种设置方式,其中一种为将加湿片120呈螺旋状排布,另一种中加湿片120本身就呈螺旋状设置。第一种将加湿片120设置成螺旋状的方式,所述加湿片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湿片120拼接成螺旋状。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片120的形状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参照图3,可以为薄片状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形状。加湿片120沿着转轴110的长度方向,拼接成螺旋状,使得每一加湿片120均与转轴110倾斜设置,当风垂直于转轴110吹过时,增加了与风接触的面积。本实施例中的螺旋状,相邻两加湿片12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朝相同方向倾斜的加湿片120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种将加湿片120设置成螺旋状的方式,所述加湿片120为一体设置的螺旋状加湿片120,即加湿片120本身呈螺旋状。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片120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设置在转轴110上的加湿片120可以为一个整体的加湿片120,也可以为多个螺旋状的加湿片120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加湿片120包括多个加湿单元,相邻加湿单元之间的间距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是加湿均匀,可以将相邻加湿单元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将加湿片120设置呈螺旋状,使得若干的加湿片120可以一体设置,从而使得加湿片120安装于转轴110上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有利于大幅提高搅水轮100的生产效率。为了在提高加湿率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所述加湿片由防紫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防紫外HIPS(聚苯乙烯)或多孔泡沫金属制成。通过将加湿片的材料设置为多孔泡沫金属,使得紫外光照射到孔内时,会发生反射、散射以及折射等光学现象,使得紫外光的利用率得到有 效的增加。泡沫金属的种类有很多,如所述多孔泡沫金属为多孔Fe-Cr-Al不锈钢、多孔镍、多孔铁镍或多孔镍镉等。本实施例中以多孔Fe-Cr-Al不锈钢为例,多孔Fe-Cr-Al不锈钢可以防止加湿片120在工作过程中生锈,从而有利于加湿片120的长时间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高加湿片120的稳定性。所述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为10~200每平方英寸。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孔隙率可以为20~200每平方英寸。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加湿片120的带水性,所述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为40~60每平方英寸。为了进一步说明加湿片120设置成螺旋状可提高搅水轮100的加湿效果,下面公开几组实现条件和实验数据。参照图5至图7,实施例1:A平行加湿轮:ABS材料,总长358mm,加湿片120数量90,加湿片120间距2mm,加湿片120厚度2mm,单个加湿片120半径12mm。固定在加湿轴上。90片分别套装。B螺旋加湿轮:ABS材料,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实验条件:转轮式加湿整机。加湿轮转速10转/分钟,风量120m3/h。实施例2:A平行加湿轮:ABS材料,总长358mm,加湿片120数量90,加湿片120间距2mm,加湿片120厚度2mm,单个加湿片120半径12mm。固定在加湿轴上。90片分别套装。(与实施例1一致)。B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5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1中的螺旋加湿轮相比,材料变化)。实验条件:转轮式加湿整机。加湿轮转速10转/分钟,风量120m3/h。实施例3:A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5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2中的螺旋加湿轮一致)。B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20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1中的螺旋加湿轮相比,材料变化)。实验条件:转轮式加湿整机。加湿轮转速10转/分钟,风量120m3/h。实施例4:A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5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2中的螺旋加湿轮一致)。B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20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1中的螺旋加湿轮相比,材料变化)。实验条件:转轮式加湿整机。加湿轮转速20转/分钟,风量120m3/h。实施例5:A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5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2中的螺旋加湿轮一致)。B螺旋加湿轮:泡沫金属(不锈钢),孔隙率200PPI(孔数/平方英寸),总长358mm,螺距4mm,半径12mm,螺旋加湿轮厚度2mm。固定在加湿轴上。一体套装。(与实施例1中的螺旋加湿轮相比,材料变化)。实验条件:转轮式加湿整机。加湿轮转速20转/分钟,风量150m3/h。实验结果:上述结果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置成螺旋状的加湿片120可提高加湿片120的加湿量;孔隙率为50PPI的加湿量大于孔隙率为200PPI的加湿量。为了进一步说明多孔金属的孔隙率对搅水轮100的加湿效果影响,下面公开几组实现条件和实验数据。参照图5至图7,实施例1:以10PPI的多孔Fe-Cr-Al泡沫金属为加湿轮叶轮材料制成加湿组件,其尺寸叶轮直径为180mm,叶轮厚度为1.5mm,叶轮中六边形边长为20.38mm,轴六边形的边长为19.98mm。共40片多孔Fe-Cr-Al泡沫金属叶轮套在轴上制成加湿组件。加湿组件置于加湿器中,加湿器水箱中添加一定量水,用电机齿轮驱动加湿组件。实验条件为:温度为23.0℃,湿度为40%,加湿量记为5小时内水箱内水损失质量,采用质量差法测量水损失量后换算为每小时损失水的体积ml/h。实施例2:多孔Fe-Cr-Al泡沫金属为加湿轮叶轮材料制成加湿组件,除多孔Fe-Cr-Al泡沫金属改为200PPI,其他变量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多孔Fe-Cr-Al泡沫金属为加湿轮叶轮材料制成加湿组件,除多孔Fe-Cr-Al泡沫金属改为40PPI,其他变量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以ABS塑料材料为加湿轮叶轮材料制成加湿组件,其他变量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加湿量测试数据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在40PPI左右时,其带水性较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较大的加湿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