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00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用阳极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都是在敞开式阳极焙烧炉窑炉内进行高温焙烧。敞开式阳极焙烧炉每条火道墙顶部有重质耐火盖板制品,盖板制品上部是带有圆形火孔的耐火浇注预制件,圆形火孔上面有密封塞头。

现有技术中,窑炉的设计人员和使用单位,为了降低炉面的工作温度,都是在耐火浇注预制件上的圆形火孔上做了大量的密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不能有效的降低炉面的温度。同时,现有技术的盖板都是用体积密度为2.25g/cm3的重质耐火制品砌筑而成,并且规格较多,砖缝多,造成大量的热量通过制品砖缝向上部传递,另外,由于重质耐火盖板制品和上部的耐火浇注预制件材料的传热率高,整体保温效果不太理想,使炉面温度还是偏高。而如何更好的降低能耗,降低炉面工作温度,提高热效率,使火道墙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已成为其技术进步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克服现有技术的盖板传热率高、保温效果不太理想、导致炭素焙烧炉能耗高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包括由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盖板本体的下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凹槽,所述盖板本体的上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凸起,所述扣合凸起与扣合凹槽相适配;所述盖板本体在下底面设置有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采用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该半轻质浇注料可见记载于专利号为CN201110188275.9、名称为“一种高强度耐高温半轻质高铝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该材料导热效率低,减少热量向上传递,可大幅降低炉面温度,使操作人员受到的热辐射较小;盖板本体底面的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坚硬的陶瓷釉面硬壳,具有热反辐射功能,可以扭转火焰热能的辐射方向,降低火道墙内的热量向上部传导;进而降低燃料消耗,减小火道内的温差,保证理想的燃烧状态。提高阳极炭块的质量,延长窑炉顶部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的厚度为0.5~3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本体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可使相邻两个盖板本体上下搭接的搭接部。如此设计,可以最大化的减少盖板间砖缝数量,降低火道墙内的热量向上部传导。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部分所述盖板本体设置有圆形火口,另外部分的所述盖板本体未设置圆形火口。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分设置有圆形火口和无圆形火口两种,两种盖板配合使用。

在实际制作时,先把体积密度在1.6g/cm3的半轻质耐火材料按尺寸制作完毕后,再用小型喷涂设备在盖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把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均匀的喷涂好后,在80~100℃的温度下烘干后,即可施工使用。施工时两种规格搭配使用,没有其它特殊要求,按窑炉设计要求尺寸制作和正常施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采用低导热材料与反辐射材料相结合,从两方面减少炭素焙烧炉热量向上传递,在结构上减少直通缝,同样可以减少炭素焙烧炉热量向上传递,保温效果理想、炭素焙烧炉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有圆形火口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无圆形火口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如图1所示,包括由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1,所述盖板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盖板本体1的下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凹槽2,所述盖板本体1的上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凸起3,所述扣合凸起3与扣合凹槽2相适配;所述盖板本体1在下底面设置有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4,所述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的厚度为0.5~3mm。该盖板本体1设置有圆形火口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如图2所示,包括由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1,所述盖板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盖板本体1的下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凹槽2,所述盖板本体1的上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凸起3,所述扣合凸起3与扣合凹槽2相适配;所述盖板本体1在下底面设置有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4,所述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的厚度为0.5~3mm。该盖板本体1不设置圆形火口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如图3、4所示,包括由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1,所述盖板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盖板本体1的下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凹槽2,所述盖板本体1的上底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扣合凸起3,所述扣合凸起3与扣合凹槽2相适配;所述盖板本体1在下底面设置有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4,所述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的厚度为0.5~3mm。所述盖板本体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可使相邻两个盖板本体上下搭接的搭接部6。图3所示的盖板为上搭接部,且内部设置有圆形火口5;图4所示的盖板为上搭接部,且内部未设置有圆形火口5

本实用新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采用1.0g/cm3≤体积密度≤1.8g/cm3的半轻质浇注料制成的盖板本体,该半轻质浇注料可见记载于专利号为CN201110188275.9、名称为“一种高强度耐高温半轻质高铝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该材料导热效率低,减少热量向上传递,可大幅降低炉面温度,使操作人员受到的热辐射较小;盖板本体底面的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坚硬的陶瓷釉面硬壳,具有热反辐射功能,可以扭转火焰热能的辐射方向,降低火道墙内的热量向上部传导;进而降低燃料消耗,减小火道内的温差,保证理想的燃烧状态。提高阳极炭块的质量,延长窑炉顶部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制作时,先把体积密度在1.6g/cm3的半轻质耐火材料按尺寸制作完毕后,再用小型喷涂设备在盖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把远红外线反辐射涂料均匀的喷涂好后,在80-100℃的温度下烘干后,即可施工使用。施工时两种规格搭配使用,没有其它特殊要求,按窑炉设计要求尺寸制作和正常施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炭素焙烧炉火道墙用低导热节能复合盖板,采用低导热材料与反辐射材料相结合,从两方面减少炭素焙烧炉热量向上传递,在结构上减少直通缝,同样可以减少炭素焙烧炉热量向上传递,保温效果理想、炭素焙烧炉能耗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