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1844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厨具,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电磁炉具有节约电能、热效率高、清洁环保、方便耐用等众多优点,电磁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电磁炉的线盘包括线圈、支架及若干磁条,所述磁条和线圈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磁条用于聚集磁力线,让线圈产生的磁力线都聚集到锅底以提高电磁炉线盘个加热效率,组装时,所述电磁炉线盘设置在微晶板的下方,电磁炉与微晶板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使之形成一缝隙,另外电磁炉还设置有风扇,用于散热。

然而,现有的电磁炉在结构上将电磁炉与微晶板分开设置,电磁炉与微晶板之间存在缝隙,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将微晶板的热量从微晶板与线盘之间的空隙中带走,微晶板的温度下降速度较大,从而降低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线盘。

一种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其包括加热线盘、胶圈及微晶板,所述胶圈装设于加热线盘的上端面,所述微晶板设置在加热线盘的上方,加热线盘与微晶板相隔一定的距离,所述胶圈夹设于微晶板与加热线盘之间,胶圈与微晶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线盘包括一支架、若干线圈、一外环、磁条组,所述外环、线圈均固设于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外环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环设置在支架上表面靠边缘部分,外环整体围绕支架的中心分布,所述胶圈装设于外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与支架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与支架呈分开独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胶圈整体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胶圈呈分段设置,不同段的胶圈绕支架的中心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胶圈装设于安装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通过在加热线盘与微晶板之间设置一胶圈,胶圈装设在加热线盘的同时,与微晶板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防止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带走微晶板的的热量,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节省电量,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盘与胶圈配合安装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加热线盘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的分解图,其中微晶板未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作加热厨具的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其包括加热线盘100、胶圈200及微晶板300,所述胶圈200装设于加热线盘100的上端面,所述微晶板300设置在加热线盘100的上方,加热线盘100与微晶板300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加热线盘100与微晶板300之间形成缝隙,所述胶圈200与微晶板300紧密贴合,以密封加热线盘100与微晶板300之间所形成的缝隙。

加热线盘100包括一支架10、若干线圈20、一内环30、一外环40、若干分隔盘50、磁条组及一胶圈200,所述内环30、外环40、线圈20及分隔盘50均固设于支架10的上表面,所述内环30与支架10中部之间围成一第一收容空间(图未标),所述外环40设在内环30的外侧,所述分隔盘50设在内环30与外环40之间,所述分隔盘50将外环40与内环3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第二收容空间(图未标),加热线盘100的线圈20与线圈20之间呈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装设在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内,分隔盘50将内环30外围的线圈20分隔开,所述磁条组同时装设于支架10、内环30及外环40上。

所述支架10由塑胶材质制成,该支架10包括一圆盘状的主体部11及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1中心位置的凸台12。该凸台12呈中空圆环结构,所述凸台12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若干竖向延伸的第一容置槽121。所述主体部11对应第一容置槽121开设有若干横向延伸的第一卡槽111,每一第一卡槽111与一第一容置槽121相互对齐,所述主体部11上还设有若干横向延伸的第二卡槽112,主体部11上的第二卡槽112绕凸台12的中轴线排列,每一第一卡槽111对应设在一第二卡槽112的一侧。

所述内环30绕其中轴线开设有若干第二容置槽31及若干内槽32,所述外环40绕其中轴线设有若干第三容置槽41及若干外槽42,组装时,凸台12上的每一第一容置槽121对应与内环30上的一第二容置槽31以及外环40上一第三容置槽41对齐,每一内环30上的内槽32与外环40上一外槽42相互对齐。

所述磁条组包括若干第一磁条60及若干第二磁条70,所述第一磁条60呈山字形设置,所述第一磁条60包括一连接部61、及自连接部61的两端及中部向上延伸的三嵌入部62,所述第二磁条70呈U字形设置,所述第二磁条70包括一连接部71、及自连接部71的两端向上延伸的二嵌入部72,组装时,所述第一磁条60的连接部61对应卡设于第一卡槽111内,第一磁条60的三嵌入部62分别卡设于相互对齐的第一容置槽121、第二容置槽31、第三容置槽41内。所述第二磁条70的连接部71对应卡设于第二卡槽112内,第二磁条70的两嵌入部72分别卡设于相互对齐的内槽32及外槽42上。通过设置E形及U形的磁条,在线盘两侧屏蔽磁力线的同时,进一步将屏蔽的磁力线中的内部磁力线再次分割,从而使磁力线的分布更加的均匀,再次提高磁力线的利用率。

所述胶圈200装设于内环30或外环40的上端面,以密封加热线盘100与微晶板300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用于承载胶圈200的内环30或外环40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胶圈200装设于安装槽内,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组装时,所述胶圈200与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的微晶板300紧密贴合,蓄存热量,有效防止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的微晶板300的热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外环40与支架1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固定,胶圈呈环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环40与支架10之间分别独立设置,外环40与支架10之间采用胶水固定,所述胶圈200呈分段设置,不同段的胶圈200绕支架的中心分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通过在加热线盘100与微晶板300之间设置一胶圈200,胶圈200装设在加热线盘100的同时,与微晶板300紧密贴合,从而使有效防止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带走微晶板300的热量,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节省电量,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