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加工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586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加工烘箱。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

在无纺布的加工制作中,传统的烘箱为了便于水汽的蒸发,一般设置有通风孔,然而该种结构设置会造成很大的热量损失,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加工烘箱,该烘箱在烘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热量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纺布加工烘箱,包括箱体、加热装置、驱动电机、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上述箱体设有左开口和右开口,上述第一传送轮安装于上述箱体左端的内壁上,上述第二传送轮安装于上述箱体右端的内壁上,上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上述驱动电机安装于上述箱体左端的内壁上,上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有第一链轮,上述第一传送轮的转轴上设有与第一传送轮同心的第二链轮,上述第一链轮与上述第二链轮通过传送链连接,上述箱体的右开口连接有风机,加热装置包括温度变送器、PID调节器、输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上述加热器安装于上述箱体右端的内侧壁上,上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上述箱体右端的内侧壁上,上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箱体内的温度;上述温度变送器连接上述温度传感器,接收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AD转换后输出;上述PID调节器连接上述温度变送器,用于接收温度变送器的信号;上述输出控制器连接上述PID调节器,用于接收PID调节器的信号,DA转换后,控制上述加热器。

优选地,上述箱体内设有隔板。

优选地,上述箱体内安装有松紧调节轮,该松紧调节轮用于调节上述传送带的松紧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送轮转动,第一传送轮带动传送带传输,传送带带动无纺布传送,开启风机,风经加热器后加热对无纺布进行烘干作业,无纺布的传送方向与风的流动方向相反,风从右开口到左开口的过程则是烘干无纺布的过程,风的热量得到了较大的利用效率。箱体内可设置多个传送轮,使得传送带的传输路径成为曲线形,隔板将箱体隔成多个腔室,延长了风通过箱体的路程,延长了风烘干无纺布的时间,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烘箱在烘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纺布加工烘箱,包括箱体1、加热装置、驱动电机、第一传送轮3和第二传送轮4,上述箱体1设有左开口11和右开口12,上述第一传送轮3安装于上述箱体1左端的内壁上,上述第二传送轮4安装于上述箱体1右端的内壁上,上述第一传送轮3和第二传送轮4通过传送带14连接,上述驱动电机安装于上述箱体1左端的内壁上,上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设有第一链轮,上述第一传送轮3的转轴上设有与第一传送轮3同心的第二链轮,上述第一链轮与上述第二链轮通过传送链连接,上述箱体1的右开口12连接有风机5,加热装置包括温度变送器7、PID调节器8、输出控制器9、温度传感器6和加热器10,上述加热器10安装于上述箱体1右端的内侧壁上,上述温度传感器6安装于上述箱体1右端的内侧壁上,上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感应箱体1内的温度;上述温度变送器7连接上述温度传感器6,接收上述温度传感器6的信号,AD转换后输出;上述PID调节器8连接上述温度变送器7,用于接收温度变送器7的信号;上述输出控制器9连接上述PID调节器8,用于接收PID调节器8的信号,DA转换后,控制上述加热器10。

上述箱体1内设有隔板13。

上述箱体1内安装有松紧调节轮,该松紧调节轮用于调节上述传送带14的松紧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送轮3转动,第一传送轮3带动传送带14传输,传送带14带动无纺布传送,开启风机5,风经加热器10后加热对无纺布进行烘干作业,无纺布的传送方向与风的流动方向相反,风从右开口12到左开口11的过程则是烘干无纺布的过程,风的热量得到了较大的利用效率。箱体1内可设置多个传送轮,使得传送带14的传输路径成为曲线形,隔板13将箱体1隔成多个腔室,延长了风通过箱体1的路程,延长了风烘干无纺布的时间,提高了热量利用率。PID调节器8可根据温度传感器6感应到的箱体内的温度,合理调节加热器10的发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烘箱在烘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热量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