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地热能补水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冬天供暖时,室外二次网存在漏水现象,不能满足系统所需的压力,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需要补水箱及时进行水量的补给,二次网回水温度在30℃左右,而自来水温度远低于30℃,两者混合后导致二次网回水温度偏低,温差增大,从而消耗更多的地热能,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补水温度,减小温差,提高混合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太阳能地热能补水预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地热能补水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采暖装置、地热循环换热系统和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采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成器,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通的蓄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与蓄热水箱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蓄热水箱第一出水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地热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地热井、潜水泵、热交换器以及输水管道,地热井出水管道连接热交换器,同时与蓄热水箱第二出水口相连接;地热井回水管道回灌至地热井,同时与蓄热水箱第二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箱、补水泵以及输水管道,所述补水箱的进水口与蓄热水箱第二出水口相连接,补水箱的出水口连接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供热用户后的回水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如今的地热能太阳能辅助采暖系统相比,具备了地热能与太阳能复合采暖的优势外,同时将太阳能制取的热水作为补水系统中水的来源,提高补水温度,减小二次网供回水温差,从而减少一次网地热能的损耗,节约了能源。同时,将太阳能热水器制取的热水及地热能制取的热水用于房间采暖,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热源制取的热水,夏天时,还能将太阳能采暖系统制取的热水并入生活用水。运行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易于推广应用,可以产生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太阳能采暖装置;110、太阳能集成器;111、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112、太阳能集热器进水口;120、蓄热水箱;121、蓄热水箱第一进水口;122、蓄热水箱第一出水口;123、蓄热水箱第二出水口;124、蓄热水箱第二进水口;200、地热循环换热系统;210、地热井;211、地热井出水管道;212、地热井回水管道;220、潜水泵;230、热交换器;300、补水系统;310、补水箱;311、补水箱进水口;312、补水箱出水口;320、补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太阳能地热能补水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采暖装置100、地热循环换热系统200和补水系统300,所述太阳能采暖装置100包括太阳能集成器110,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通的蓄热水箱120,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111与蓄热水箱第一进水口121通过管道连接;蓄热水箱第一出水口122与太阳能集热器进水口112相连接;
所述地热循环换热系统200包括地热井210、潜水泵220、热交换器230以及输水管道,地热井出水管道211连接热交换器230,同时与蓄热水箱第二出水口123相连接;地热井回水管道212回灌至地热井210,同时与蓄热水箱第二进水口124相连接;
所述补水系统300包括补水箱310、补水泵320以及输水管道,补水箱进水口311与蓄热水箱第二出水口123相连接,补水箱出水口312连接补水泵320,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供热用户后的回水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如今的地热能太阳能辅助采暖系统相比,具备了地热能与太阳能复合采暖的优势外,同时将太阳能制取的热水作为补水系统中水的来源,提高补水温度,减小二次网供回水温差,从而减少一次网地热能的损耗,节约了能源。同时,将太阳能热水器制取的热水及地热能制取的热水用于房间采暖,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热源制取的热水,夏天时,还能将太阳能采暖系统制取的热水并入生活用水。运行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易于推广应用,可以产生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