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96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



背景技术:

目前烧砖窑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拱式轮窑和隧道窑,由于隧道窑具有工人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稳定、产量高和成本低的特点,使用日益广泛。但是现有的隧道窑存在窑体端面上下温差大、热能损耗大、产品质量差异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使其具有能节约能源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包括窑体、抽风机、设置在窑体侧壁的余热道以及均匀设置在窑体顶部的多个进风口,所述抽风机的进气口与余热道连通,抽风机的排气口通过热气管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铰接于进风口两侧的两个导风板、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导风板内侧的连杆和用于推动导风板转动的电动缸和与电动缸的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电动缸一端与导风板铰接,另一端与窑体内壁铰接。

进一步,所述连杆包括反向丝攻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通过两端带有相对应丝攻的调节螺母连接。

进一步,所述窑体内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电动缸通过销轴与弧形槽铰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母外套设有与调节螺母转动连接的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包括窑体、抽风机、设置在窑体侧壁的余热道以及均匀设置在窑体顶部的多个进风口,所述抽风机的进气口与余热道连通,抽风机的排气口通过热气管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铰接于进风口两侧的两个导风板、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导风板内侧的连杆和用于推动导风板转动的电动缸和与电动缸的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电动缸一端与导风板铰接,另一端与窑体内壁铰接。该结构的隧道窑,不仅有效节约了能源,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杆与导风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包括窑体1、抽风机2、设置在窑体侧壁的余热道3以及均匀设置在窑体顶部的多个进风口4,所述抽风机的进气口与余热道连通,抽风机的排气口通过热气管5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铰接于进风口两侧的两个导风板6、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导风板内侧的连杆和用于推动导风板转动的电动缸7和与电动缸的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器8,所述电动缸一端与导风板铰接,另一端与窑体内壁铰接。该结构的带余热气流导流结构的隧道窑,一方面,余热道的热气经抽风机抽送后,从窑体顶部的进风口排出,迫使窑体内热气体向下流动产生搅动,使窑体内温度均匀,能有效减少预热和烧焙时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可控制电动缸的伸缩,从而控制导风板绕铰接点转动,达到控制进风方向的目的,使余热气流以合适的方向进入窑体内,调节窑体内气流形成最有利于砖料生料煅烧的流场,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节约了能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包括反向丝攻的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通过两端带有相对应丝攻的调节螺母11连接,转动调节螺母,可调节两块导风板的间隙和张开的角度,进而改变进风方向和进风速度,以便更好的调节窑体内的气流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内壁设置有弧形槽12,所述电动缸通过销轴13与弧形槽铰接,将销轴固定在弧形槽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电动缸倾斜的方向,扩大了导风板角度调节的范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母外套设有与调节螺母转动连接的叶轮14,热气流从进风口处排出时,会推动叶轮转动,叶轮对气流产生扰动作用,能进一步使窑体内气流冷热分布均匀,保证了窑体内形成最佳的煅烧气流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