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底座结构及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8781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器底座结构及取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取暖器底座大多为金属制成,它包括围板、上面板和下底板,围板与上面板、下底板大多用过焊接或打孔通过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能将围板、上面板和下底板固定成一个底座,但是加工时间长,且加工后会留下明显的焊纹或将螺栓裸露在外,使底座外表面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时间短,底座外表面平整的取暖器底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取暖器底座结构,包括下底板及围板,所述的下底板边缘设有向上弯曲的第一折边,所述的围板内壁设有与第一折边抵触的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侧壁与围板靠近第一折边处侧壁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第一折边侧壁与下底板上表面之间夹角大于90度。

优选的,所述的围板下端部与下底板下表面平齐或超过下底板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由围板下部侧壁向内翻折再向下翻折形成。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由围板侧壁相内凹陷形成。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为L字形,所述的固定件一外壁与在围板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围板上部连接有上面板,所述的上面板边缘延伸有与围板外壁抵触的包边。

优选的,所述的围板上部边缘设有向外弯曲的第二折边。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底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折边与固定件抵触将下底板与围板固定,不需要焊接或打孔通过螺栓连接,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且使底座外表面平整,由于围板重力作用,能将固定件稳定的抵触在第一折边上,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取暖器底座结构的取暖器。通过第一折边与固定件抵触将下底板与围板固定,不需要焊接或打孔通过螺栓连接,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且使底座外表面平整,由于围板重力作用,能将固定件稳定的抵触在第一折边上,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底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下底板;11、第一折边;2、围板;21、第二折边;3、固定件;4、上面板;41、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底座结构,包括下底板1及围板2,所述的下底板1边缘设有向上弯曲的第一折边11,所述的围板2内壁设有与第一折边11抵触的固定件3,通过第一折边11与固定件3抵触将下底板1与围板2固定,不需要焊接或打孔通过螺栓连接,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且使底座外表面平整,由于围板2重力作用,能将固定件3稳定的抵触在第一折边11上,固定效果好。

所述的固定件3侧壁与围板2靠近第一折边11处侧壁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第一折边11侧壁与下底板1上表面之间夹角大于90度,保证第一折边11受力弯曲时会往固定件3侧弯曲,使第一折边11与固定件3抵触以使第一折边11固定,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的围板2下端部与下底板1下表面平齐或超过下底板1下表面,使整体结构更加平稳。

所述的固定件3由围板2下部侧壁向内翻折再向下翻折形成;或所述的固定件3由围板2侧壁相内凹陷形成;或所述的固定件3为L字形,所述的固定件3一外壁与在围板2内壁固定连接,即形成外凸与围板2内壁的结构且与第一折边11抵触的均可以形成固定结构,固定稳定,不需要额外固定件3,且安装方便,固定件3由围板2下部侧壁向内翻折再向下翻折形成使结构一体化,更加稳定,所述的固定件3由围板2侧壁相内凹陷形成,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所述的固定件3为L字形,所述的固定件3一外壁与在围板2内壁固定连接,结构强度高,便于设计改进。

所述的围板2上部连接有上面板4,所述的上面板4边缘延伸有与围板2外壁抵触的包边41,通过包边41固定,结构稳定,且便于加工,外观整体性高,所述的围板2上部边缘设有向外弯曲的第二折边21便于设置包边41,且使包边41和第二折边21固定更加稳定。

一种包括上述取暖器底座结构的取暖器,通过第一折边11与固定件3抵触将下底板1与围板2固定,不需要焊接或打孔通过螺栓连接,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且使底座外表面平整,由于围板2重力作用,能将固定件3稳定的抵触在第一折边11上,固定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