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和风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63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和风管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织物风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和风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调节温度的空气通常是通过通风管道和风口进行传输和出风,现有传统的通风管道和风口大多由金属或塑料等刚性材质制成。近年来在空调风管系统领域出现了由纤维织物等柔性材质制成的纤维织物风管,简称布风管,它可以替代传统风管和风口使用,具备质轻、安装简单、清洗维护方便、送风均匀舒适等特点。纤维织物风管由于其材质的柔性特点,风管在通风情况下受管内静压作用,截面呈圆形,相同风量情况下,圆形风管所占用的高度空间较高,而现有建筑尤其是一些民用或商业建筑层高往往较低,留给空调风管的高度往往受限,于是便出现了矩形、椭圆以及扁圆等可以控制风管通风高度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和风管系统。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矩形纤维织物风管,由风管本体和沿矩形四个角的四条钢丝绳组成,钢绳穿过风管将风管拉直,并往外扩拉受力,迫使风管在通风时呈矩形形状。但是,风管管内压力较大时,风管高度和外形不可控,并不能保持矩形形状,而且外扩钢绳会导致风管截面四角因局部拉力过大而破损,减少风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和风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单元,所述风管单元管内设有拉筋部,拉筋部为沿风管轴向设置的长方形网格织物,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顶端和底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拉筋部与风管单元同长。

按上述方案,所述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包括多条拉筋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条拉筋部沿风管单元宽度方向均匀对称分布,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上下两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条拉筋部平行设置。

一种通风高度可控的纤维织物风管系统,包括风管入口、风管末端和包括风管直管、风管三通、风管变径、风管弯头和风管末端的风管单元,所述风管单元管内设有拉筋部,拉筋部为沿风管轴向设置的长方形网格织物,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顶端和底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拉筋部与风管单元同长。

按上述方案,所述纤维织物风管单元包括多条拉筋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条拉筋部沿风管单元宽度方向均匀对称分布,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上下两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条拉筋部平行设置。

该装置工作的原理是:该风管单元管内设有拉筋部,拉筋部为沿风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方形网格织物,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上下两端,风管在通风时,风管上下两端受到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圆形或椭圆形。作为拉筋材料的网格织物具备弹性变形小的特点,风管在通风情况下,网格织物受拉力变形性小,扁圆风管高度可控,也可根据需要控制拉筋部的高度,达到控制风管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其管内设有的拉筋材料和结构,风管在通风时,风管上下端受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圆形,作为拉筋材料的网格织物受拉力变形小,扁圆高度可控,外形圆滑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风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扁圆形纤维织物风管系统由风管入口4、风管直管5、风管三通6、风管变径7、风管弯头8和风管末端9等多根纤维织物风管单元组成,风管单元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图2所示风管单元由风管本体1、拉筋部2和悬挂吊钩3组成。拉筋部2为沿风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方形网格织物,拉筋部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上下两端,风管通风时,风管上下两端受到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圆形。根据需要,可设置多条拉筋部,多条拉筋部沿风管单元宽度方向均匀对称分布,两长边对称固定于风管内壁上下两端。

用作拉筋部2的网格织物具备弹性变形小、高透气性的特点,风管在通风情况下,网格织物受拉力变形性小,扁圆高度可控,管内送风阻力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