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182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具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器具,其主要结构由发热体组件和外壳体组成。如说明书附图1~3中示意了常见的电加热器具的形状和构造(图中的箭头为风向流动方向),通常而言,电加热器具的出风口往往有图1~3中的三种方式,上述的出风口都存在以下缺点:出风口的风都是直接横向散发到外部空气中,不能用来加入外部器皿,无法重复利用,浪费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设有内腔的外壳体,外壳体的上端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用于排出内腔中的空气,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流动方向朝向靠近外壳体的内侧(靠近外壳体中心的一侧),且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用于加热外部器皿。

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器具的外壳体的内腔中的部分热量,可以通过出风口排出,防止内腔过热而遭到损伤,而由于外壳体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流动方向朝向靠近外壳体的内侧,因此,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带有热量)可以再次对放置在发热体上方的器皿(器皿为外部容器)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出风口不仅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内腔散热),而且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还可以再次对器皿加热,可以一举两用。

进一步,还包括发热体,发热体设在外壳体内,发热体与外壳体的上端形成出风口。

进一步,外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固定圈与发热体形成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体上设有微晶板,微晶板的外圈上设有第二固定圈,第一固定圈水平设置且内圈上设有向下的凸起,第二固定圈呈弯折形,第一固定圈与第二固定圈形成出风口(相当于外壳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圈以及微晶板上的第二固定圈与发热体形成出风口)。由此,外部的器皿可以放置在微晶板上,微晶板与发热体之间存在热交换,通过微晶板可以对器皿进行加热,并且,第二固定圈可以起到固定微晶板的作用,且第二固定圈还可以与第一固定圈形成出风口,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可以再次对器皿进行加热,达到资源的二次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的内壁以及上设有隔热体,隔热体的高度大于发热体的高度。由此,隔热体的存在可以防止外壳体的内腔与外部发生热传递,而散失内腔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处设有网状栅格挡片,出风口处设有一圈网格,网格用于阻挡外部昆虫进入到外壳体的内腔中。由此,网格之间的空隙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改变,不仅不会妨碍出风口空气的排出,而且还可以防止昆虫进入到外壳体的内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的内壁以及电路板上均设有多个LED灯,多个LED灯位于电加热器具腔体内,且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内壁和电路板上。由此,多个LED灯可以将外壳体的内腔照亮,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且多个LED灯发出的光可以将外壳体的图案影衬成装饰美观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圈下方与进风口排出的空气处设有第一隔热圈,第二固定圈与微晶板接触处设有第二隔热圈。由此,第一隔热圈可以起到防止第一固定圈过热而影响使用,第二隔热圈可以防止第二固定圈过热而影响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处设有风机,风机位于外壳体的内腔中。由此,风机起到引导空气流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电路板和隔热片,电路板设在隔热片和风机之间,隔热片位于发热体下方,电路板上设有多个LED灯。由此,隔热片可以将风机和电路板与发热体隔开,防止发热体发出热对电路板和风机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电加热器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电加热器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电加热器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加热器具隐藏微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电加热器具隐藏微晶板和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电加热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的电加热器具(包含外部器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电加热器具的剖面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图10所示,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设有内腔的外壳体1和发热体2,该外壳体1的横截面优选呈圆形。

在外壳体1上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11,该进风口11位于外壳体1的下方,进风口11用于吸入外部空气,外壳体1的上端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出风口12,出风口12用于排出空气,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流动方向朝向靠近外壳体1的内侧(此处所指的内侧是靠近外壳体1重心的一侧)。

在进风口11处安装有风机6,风机6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腔中,例如:风机6上成型有螺纹通孔,通过螺纹通孔和螺钉就可以将风机6固定在外壳体1上。

如图7所示,在风机6的上方安装有隔热片8和电路板7,电路板7和隔热片8均位于内腔中,电路板7位于隔热片8和风机6之间。而在隔热片8的上方安装有发热体2和微晶板3。隔热片8可以将风机6和电路板7与发热体2隔开,防止发热体2发出热对电路板7和风机6造成损伤。

下面对上述的各个部件的具体安装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发热体2的下方有支撑脚21,外壳体1的内腔中成型有立柱,立柱上有螺纹通孔,支撑脚21、隔热片8、电路板7上均成型有通孔,因此,利用螺栓71将支撑脚21、隔热片8、电路板7依次串起来,并固定在立柱上。通过立柱、螺栓71可以将支撑脚21、隔热片8、电路板7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腔中。

由于微晶板3安装在发热体2的上方,因此,微晶板3可以与发热体2之间进行热传递,发热体2在通电加热时,自身可以加热,进一步可以对微晶板3进行加热,而外部的器皿9放置在微晶板3上,因此,微晶板3可以对外部器皿9加热。微晶板3通常采用耐高温和易导热材料制成,微晶板3具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了让微晶板3可以固定安装在发热体2的上方,可以在微晶板3的外圈安装第二固定圈31,通过第二固定圈31就可以将微晶板3固定在发热体2的上方。

具体如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在发热体2的上端外圈上成型有一圈凸起,而第二固定圈31的下端固定在凸起上,上端则与微晶板3固定在一起,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粘贴固定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微晶板3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固定在发热体2上,微晶板3的下端面通过粘贴方式与发热体2的上端面固定在一起。或者还可以微晶板3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位于发热体2上方并与发热体2相接触,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凸起,将微晶板3的外圈紧贴在凸起上,并用螺钉或胶粘固定在凸起上,且微晶板3的下端面与发热体2相接触。

无论何种安装方式,只需要微晶板3能够安装在发热体2上方并且与发热体2相接触即可,也即是,微晶板3可以与发热体2进行热传递即可。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外壳体1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圈13,第一固定圈13的下方设有第一隔热圈131,第一隔热圈131可以将第一固定圈13与出风口12处排出的空气隔开,防止第一固定圈13过热,在微晶板3和第二固定圈31之间设有第二隔热圈311,第二隔热圈311可以将微晶板3与第一固定圈13隔开,防止第一固定圈13过热。第一固定圈13的外圈固定(可以焊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在外壳体1的上端,内圈向外壳体1的重心方向延伸,第一固定圈13与第二固定圈31形成出风口12,第一固定圈13水平设置且内圈上设有向下的凸起,第二固定圈31的纵向截面呈弯折形,从而形成的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的流向为斜向下(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经由出风口12排出的斜向下的空气碰到微晶板3后,则正好与器皿9接触,并为器皿9进行二次加热,达到资源的二次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2优选为环一圈檐隐形结构,(出风口12可以是连续的一圈出风口,也可以是断断续续的、多个出风口)出风口12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第一固定圈13和第二固定圈31形成,该出风口12的形状由第一固定圈13和第二固定圈31决定,即图7所述,该出风口12剖面形状为图7所示,出风口12的左端为竖直状态,而由于第一固定圈13和第二固定圈31的形状,使得出风口12的右端的上方边缘具有向下凸起,下方边缘则呈弯折形,从而外壳体1内腔中的空气,经过出风口12的右端后空气会斜向下方排出。并最终对器皿9进行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12也可以由外壳体1成型,或者出风口12也可以是由发热体2和外壳体1形成,其实不管出风口12通过上述何种方式形成,均只要达到以下效果即可:即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沿着外壳体1的内侧,并对放置在外壳体1上的器皿9进行加热。

如图5所示,在进风口11处安装有网状栅格挡片(或者网状栅格挡片可以是盖板,该盖板上有通孔,可以让空气从通孔中通过并进入到外壳体1的内腔中,且网状栅格挡片可以挡住外部的昆虫(一般的昆虫如:蟑螂等),出风口12处设有一圈网格121,网格121用于阻挡外部昆虫进入到外壳体1的内腔中。网格121之间的孔的空隙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改变,不仅不会妨碍出风口12空气的排出,而且还可以防止昆虫进入到外壳体1的内腔中。网格12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改变,例如:网格121可以如图5所示是不连续的,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连续的上面有多个小孔,方便出风口处的风流出。

如7和图8所示,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环一圈隔热体4,该隔热体4的高度大于发热体的高度,隔热体4可以通过粘贴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由于隔热体4的高度大于发热体的高度,因此,隔热体4的存在可以防止外壳体1的内腔与外部发生热传递,而散失内腔的热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LED灯5(本实施例中LED灯5的数量优选为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LED灯5的数量也可以是小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多个LED灯5位于电加热器具腔体内,且均匀分布在外壳体1的内壁和电路板上。多个LED灯5可以将外壳体1的内腔照亮,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多个LED灯5可以将外壳体1的图案形成装饰的美观效果。

当在户外夜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周围的光线较暗,因此多个LED灯5可以起到照明作用,通过多个LED灯5的照明,可以轻松的将外部的器皿9放置在微晶板3上。

当在户外夜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周围的光线较暗,因此多个LED灯5可以起到照明作用,通过多个LED灯5的照明,可以轻松的将外部的器皿9放置在微晶板3上。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可以从电加热器具的进风口11进入到内腔中,可以带走内腔中的部分热量,并由出风口12排出,防止内腔过热而遭到损伤,而由于电加热器具的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流向与水平面呈锐角且朝向外壳体1重心,因此,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带有热量)可以再次对放置在发热体2上方的器皿9(器皿9为外部容器)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不仅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内腔散热),而且从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还可以再次对器皿9加热,可以一举两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