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438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和感温元件组合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器,如:即热式发热体,其温度上升非常快,感温元件感温稍有延迟,发热体极易造成干烧,进而造成发热体烧毁等安全隐患。

当前的即热式发热体,大多将感温元件放置在非发热层上,温度先由发热层传递给非发热层,非发热层材料大多为不锈钢板,导热速率较慢,非发热层再将温度传递给感温元件,温升速率明显降低,感温延迟明显。

若将感温元件直接设置在发热层上,发热层为内导电层外绝缘膜,与感温元件直接接触易造成短路风险,同时发热层外覆器件易造成局部散热不良,局部过热造成发热体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感温速率高、而且准确的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包括加热器和感温元件,所述加热器包括发热层及其外绝缘层,其特征是,所述外绝缘层上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上设置有感温位置,温控元件与感温位置接触,以使加热器上的发热层,其热量通过外绝缘层经导热层,快速传递到感温元件的感温位置;此款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通过在外绝缘层上增设导热层,使发热层的热量通过外绝缘层经导热层,快速传递到感温位置和温控元件,既提高感温元件的感温速率,又可提高其感温的准确度,而且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贴合在外绝缘层外表面,以便热量可快速、均匀地传递给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面积小于外绝缘层的面积,既防止热量过度散失,又保证将热量快速传递给感温位置和温控元件,故此,其导热面的面积可以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外绝缘层,发热层内表面设置有基材,基材连接通水管路,以使发热层的热量通过基材传递给通水管路,对流经通水管路内的水快速加热,构成即热式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盘曲成中空的圆筒状,发热层绕设在圆筒状的基材外表面,外绝缘层覆盖在发热层外表面,感温元件固定在感应位置上,以使感温元件可直接、准确地快速感温。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热导热率大于基材的导热率,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感温元件感温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是粘固在外绝缘层表面上的银箔层,银箔层属于良好的导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管路盘曲成螺旋状、并紧贴在基材内表面,螺旋状的通水管路的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通过在外绝缘层上增设导热层,使发热层的热量通过外绝缘层经导热层,快速传递到感温位置和温控元件,既提高感温元件的感温速率,又可提高其感温的准确度,而且结构简单、合理。

(2)相对于现有技术,感温元件的感应温度延迟明显较小;再有,发热层与感温元件不直接接触,短路风险较小。

(3)导热层的热导热率大于基材的导热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感温元件感温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除去感温元件后的加热器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温元件所测干烧温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快速感温组合结构,包括加热器1和感温元件2,所述加热器1包括通水管路14、基材13、发热层11及其外绝缘层12,其特征是,所述外绝缘层12上设置有导热层15,导热层15上设置有感温位置5,温控元件2与感温位置5接触,以使加热器1上的发热层11,其热量通过外绝缘层12经导热层22,快速传递到感温元件2的感温位置5和温控元件2,所述基材13盘曲成中空的圆筒状,发热层11绕设在圆筒状的基材13外表面,外绝缘层12覆盖在发热层11外表面,感温元件2固定在感温位置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15贴合在外绝缘层12外表面,有利于提高传量的快速传递,提高感应速率和准确度。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导热层15的面积小于外绝缘层12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1的发热层11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外绝缘层12,发热层11内表面设置有基材13,基材13连接通水管路14,以使发热层11的热量通过基材13传递给通水管路14,对流经通水管路14内的水快速加热,构成即热式加热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温元件2的感温速率,所述导热层15的热导热率大于基材13的导热率,所述导热层15是粘固在外绝缘层12表面上的银箔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水管路14盘曲成螺旋状、并紧贴在基材13内表面,螺旋状的通水管路14的入水口3在下、出水口4在上,感温元件设置在靠近出水口4位置,以便感应出水温度。

请参看图4所示,图4为发热层发热干烧时,感温元件2所测量的干烧温度曲线,从图4中可以看出,有导热层22比无导热层的温度上升的斜率更大,即感应温度延迟较小(t1<t2)。

本实施例的感应元件2可以是温控器或其它温度感应器件,且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可应用在带加热功能的净水机领域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