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29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变蓄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己成为制约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进一步提高的严重障碍纵观整个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同时能源的供给也日趋紧张,因此人类应当从生存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推广新能源,比如太阳能。

要想把这种能量密度低,间歇性的能源为人们所用,就需要把晴朗白天收集到的太阳辐射能所转换成的热能储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从节能和经济角度来看,热量储存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比一般的热利用系统都大得多。所以,太阳能的利用关键在于解决能量储存问题,蓄能问题也是太阳能应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相变蓄能以蓄能密度高、易与运行系统相匹配、易控制等优点,日趋成为蓄能系统的首选,近年来,相变蓄能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节能、蓄冷空调和一些余热回收系统,而相变蓄热换热器的形式也随实际需要越来越多。现在,相变蓄热器也越来越多。

但是,目前的相变蓄热器,尤其是大型的蓄热器,其内部很容易导致温度不均匀,内部蓄热材料的蓄热不稳定,而且,蓄热效果较差,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需要对相变蓄热器进行进一步改进,以便提高相变蓄热器的蓄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目的是提高相变蓄热器的蓄热效果,增强蓄热能力,实现相变蓄热器内部的均压蓄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其包括保温壳、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相变材料层和导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壳内填充设置有相变材料层,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均穿过所述的保温壳内的相变材料层设置,且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均为多个,且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相间隔设置,所述的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上均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所述的导热翅片为圆形片状结构,且圆形片状结构上沿着圆周方向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内也填满有所述的相变材料层,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使得热介质从保温壳的两端以相反的方向同时流过相变材料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各个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分别采用各自的多通连接阀连通设置,各个所述的热介质左进入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也均分别采用各自的多通连接阀连通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各个多通连接阀上还均连接设置有热介质连接管,所述的热介质连接管与外部的热介质循环设备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热介质右进入管与热介质左进入管之间的空间内还设置有铜质导流网。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翅片为厚度为3-10mm的铜质片状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的横截面积相同且个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反流向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使得热介质从蓄热器的两端同时流入,而且二者相间布置,提高了相变蓄热器内部蓄热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导热翅片上设置弧形槽。弧形槽内填满相变材料层,这样,可以更好的通过导热翅片对相变材料层进行热交换,提高蓄热能力和蓄热效果,本发明的相变蓄热器蓄热效果好,蓄热能力强,非常适合采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大型相变蓄热器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翅片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保温壳,2、热介质右进入管,3、热介质左进入管,4、多通连接阀,5、热介质连接管,6、铜质导流网,7、相变材料层,8、导热翅片,9、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的相变蓄热器,其包括保温壳1、热介质右进入管2、热介质左进入管3、相变材料层7和导热翅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壳1内填充设置有相变材料层7,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2和热介质左进入管3均穿过所述的保温壳内的相变材料层7设置,且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均为多个,且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相间隔设置,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上均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8,所述的导热翅片8为圆形片状结构,且圆形片状结构上沿着圆周方向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弧形槽9,所述的弧形槽9内也填满有所述的相变材料层,热介质右进入管、热介质左进入管使得热介质从保温壳的两端以相反的方向同时流过相变材料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各个所述的热介质右进入管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分别采用各自的多通连接阀4连通设置,各个所述的热介质左进入管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也均分别采用各自的多通连接阀连通设置。各个多通连接阀上还均连接设置有热介质连接管5,所述的热介质连接管与外部的热介质循环设备连接。所述热介质右进入管与热介质左进入管之间的空间内还设置有铜质导流网6。所述的导热翅片为厚度为3-10mm的铜质片状结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的横截面积相同且个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反流向的热介质右进入管和热介质左进入管,使得热介质从蓄热器的两端同时流入,而且二者相间布置,提高了相变蓄热器内部蓄热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导热翅片上设置弧形槽。弧形槽内填满相变材料层,这样,可以更好的通过导热翅片对相变材料层进行热交换,提高蓄热能力和蓄热效果,本发明的相变蓄热器蓄热效果好,蓄热能力强,非常适合采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大型相变蓄热器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