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9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指一种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有热交换装置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能用于冷却、加热或废热回收等,现有热交换装置主要设有加热端及使用端,其中加热端与使用端相连接而形成单一管路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加热端为锅炉,而使用端能为一温室,藉以将锅炉的热源经连接两者的管路输送至温室,进而提供一热交换的效果。

然而,现有热交换装置虽能通过锅炉提供热源给温室使用,但现有热交换装置的加热端及使用端之间仅通过单一管路供应热能,当输送机制故障时,由于没有其他切换系统或装置,容易导致使用端(受热端)产生严重问题,增加使用上的不便及所需的成本,再者,通过单一管路进行热源传输的方式,只能以单一热源供应而无法复合其他型态的热源进行使用,因此,使用时多为单一热能或单一型态热能供应,无法并用不同热源(如蒸汽/热水共享或者生质能/石化燃料共享),而无法提供其他的热源进行辅助,因此需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预热,相对增加使用所需的时间及成本,举例来说当使用生质能源时,由于启动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导致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预热,若遇突发状况时则无法及时供应足够的热量,而当使用石化燃料时,则不符合环保的规定。

其次,现有热交换装置的加热端所产生的热源,不一样的加热端会产生不一样的热源,且有不同运转条件,因此,无法兼容于单一管路系统中,必须藉由一缓冲机制,方可将不同运转条件的热源整合在一起,进一步达成复合性热源的应用。

另外,现有热交换装置的加热端所产生的热源是直接经单一管路输送至使用端,在加热端及使用端之间并无缓冲机制,当加热端所生成的热源量大在使用端所需的热源量时,则会使温室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形,所以,现有的热交换 装置无法在热源生成量大于热源使用量时提供一缓冲的效果,而且,当长时间使用后需进行保养及维修时,由于现有热交换装置为单一管路的结构形态,没有其他备用热能可供使用,因此现有热交换装置在保养维修时必须停止运转,方能进行相关的维护作业,相对增加使用与维修上的不便,综上所述,现有热交换装置诚有其需加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单一管路式的热交换装置在使用上的不足及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多管路切换的结构配置方式,当其中一管路发生故障的情形时,能通过切换的方式经由其他管路进行热源的输送,并且在使用时能通过多个热源提供辅助,相对能缩短预热所需的时间,并且加热模组及使用模组之间配置有缓冲模组,藉以在热源生成量大于热源使用量时可提供缓冲的效果,进而提供多管式切换、缩短预热时间以及提供缓冲效果的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设有:一个加热模组、一个辅助模组、一个缓冲模组以及一个使用模组。

加热模组设有至少一个加热锅炉;辅助模组设于加热模组的一侧且设有至少一个备用锅炉;缓冲模组与加热模组及该辅助模组经管路相连接且设有一个缓冲本体、第一管路组以及第二管路组,缓冲本体与加热锅炉及备用锅炉经管路相连通,缓冲本体内储存有交换液,进而将加热锅炉及备用锅炉所产生的热源转换至经缓冲本体内的交换液进行热交换,第一管路组设于缓冲本体及加热模组之间,而第二管路组设于缓冲本体及辅助模组之间;使用模组与缓冲模组相连接且设有第三管路组及使用端,第三管路组与缓冲本体及使用端相连通,且各管路组之间相互不连通,藉以让各管路组形成各自独立的回路。

各管路组在与缓冲本体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双管式的阀体控制组,各阀体控制组设有两分支管,在各分支管上分别设有泵体及数个控制阀。

所述加热模组在加热锅炉的一侧设有一个预热器,该预热器能对进入预热器中的热源温度进行调节,避免过高的热源温度直接进入加热锅炉内,避免高温对于加热锅炉产生损害。

所述缓冲本体、预热器及加热锅炉之间经第一管路组形成一封闭的循环回路,而缓冲本体及备用锅炉之间经第二管路组形成另一封闭的循环回路,而缓冲本体及使用端之间经由第三管路组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

所述加热模组在加热锅炉的另一侧设有一烟囱管件组,该烟囱管件组与加热锅炉的顶部相连接,藉以导引经热交换的热源及烟气排出加热锅炉,避免热锅炉内的压力过大而产生不安全的情形,并将流动至烟囱管件组内的热源及烟气排出外界,达到排出热气以及导入冷空气的效果。

所述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还设置一个与缓冲模组相连接且用以调整使用模组温度的冷却模组,该冷却模组的一端通过阀体控制组与缓冲模组的缓冲本体相连接,冷却模组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组与缓冲本体相连接,进而形成一独立的回路。

所述加热锅炉及备用锅炉能为蒸气式锅炉或者热水式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藉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明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及功效:

一、多管式切换: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在使用时,能依据使用端的需求,以热模组经缓冲模组与使用模组之间进行单一管路模式进行热交换,并且能视情况将辅助模组加入使用,进而形成双管路模式的热交换,而各循环回路彼此之间虽相互独立而不干扰,但同时能通过缓冲本体进行连结,进而提供各个循环回路之间互补与辅助的效果,藉此,当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位的加热端的管路发生故障的情形时,能通过切换的方式经由其他管路进行热源的输送,而不需将整个热交换装置停止运转,相对改善使用上的不便及降低所需的成本。

二、缩短预热时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通过加热模组及该辅助模组提供多 个热源的供给,不仅能缩短预热所需之时间,且能依据热源使用量的多少进行切换及调整,有效降低使用所需的时间及成本。

三、提供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模组、辅助模组及使用模组之间配置有一缓冲模组,藉以在热源生成量大于热源使用量时提供缓冲的效果,有效避免产生温室温度过高的情形。

四、方便维修:本实用新型于长时间使用后需进行保养及维修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各管路组在一端分别设有双管式的阀体控制组,因此,在进行定期检修及维护时,能通过阀体控制组关闭其中一分支管的流通,且让另一分支管保持流通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管路的切换,进而能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对于部分的构件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等的维护作业,相对改善使用与维修上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使用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中:10加热模组、11加热锅炉、12预热器、13烟囱管组件、20辅助模组、21备用锅炉、30缓冲模组、31缓冲本体、32第一管路组、33第二管路组、34交换液补充装置、40使用模组、41第三管路组、42使用端、50阀体控制组、51分支管、52泵体、53控制阀、60冷却模组、61第四管路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设有一个加热模组10、一 个辅助模组20、一个缓冲模组30及一个使用模组40。其中:加热模组10设有至少一加热锅炉11,较佳的是,热锅炉11为蒸气式锅炉或者热水式锅炉。加热模组10在加热锅炉11的一侧设有一个预热器12,对于进入预热器12中的热源温度进行调节,避免过高的热源温度直接进入加热锅炉11内,避免高温对于加热锅炉11产生损害。而热源能通过燃烧机或生质能燃烧炉供给,加热模组10在加热锅炉11的另一侧设有一烟囱管件组13加热锅炉11的顶部相连接,以导引经热交换的热源及烟气排出加热锅炉11,避免加热锅炉11内的压力过大而产生不安全的情形,并将流动至烟囱管件组13内的热源及烟气排出外界,达到排出热气以及导入冷空气的效果。

辅助模组20设于加热模组10的一侧且设有至少一个备用锅炉21,该备用锅炉21亦为蒸气式锅炉或者热水式锅炉。缓冲模组30与加热模组10及辅助模组20经管路相连接,缓冲模组30设有一个缓冲本体31、第一管路组32以及第二管路组33。缓冲本体31与加热锅炉11及备用锅炉21经管路相连通,缓冲本体31内储存有一交换液,将加热锅炉11及备用锅炉21所产生的热源输送至缓冲本体31内经由交换液进行热交换,第一管路组32设于缓冲本体31及加热模组10之间,使缓冲本体31、预热器12及加热锅炉11之间形成一封闭的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第二管路组33设于缓冲本体31及辅助模组20之间,使缓冲本体31及备用锅炉21之间经第二管路组33形成另一封闭的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缓冲模组30还设有与缓冲本体31相连接且用以补充交换液的交换液补充装置34。

使用模组40与缓冲模组30相连接且设有第三管路组41及使用端42,第三管路组41与缓冲本体31及使用端42相连通,使缓冲本体31及使用端42之间经由第三管路组41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如图2所示,各管路组32、33、41之间相互不连通,以使各循环回路形成各自独立的回路。使用端42为一温室(GreenHouse),各管路组32、33、41在与缓冲本体31相连接的一端还分别设有双管式的阀体控制组50,各阀体控制组50设有两个分支管51,在各分支管51上分别设有泵体52及数个控制阀53,藉以在进行定期检修及维护时,通过阀体控 制组50关闭其中一个分支管51的流通,且使另一个分支管51保持流通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部分的构件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等的维护作业,进而能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同时进行维护作业。

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在使用时系如图1及5所示,当位于使用端42的使用者欲供应热量给温室时,加热模组10所产生的热源会经由预热器12进行温度调节后,进入加热锅炉11中,且经由第一管路组32与缓冲本体31内的交换液进行热交换,使加热模组10所产生的热源在预热器12、加热锅炉11、第一管路组32以及缓冲本体31之间,形成该第一循环回路的热交换循环,而当缓冲本体31的交换液吸收加热模组10热源的热量后,通过第三管路组41将热量传递至使用端42,供使用者使用,其中当加热锅炉11所提供的热源量大于使用端42所需的热源量时,缓冲本体31的交换液能提供缓冲的效果,避免过多的热源量直接输送至使用端42,有效避免使用者感觉温度过高的情形,并且当使用者使用后通过在缓冲本体31、第三管路组41以及使用端42之间,形成第三循环回路的热交换循环,其中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三循环回路是通过缓冲本体31进行热源的传递,彼此之间独立而不会相互干扰。

当位在使用端42的用户觉得温度不够或者使用量较大时,此时,能通过启动辅助模组20的备用锅炉21的方式,经由第二管路组33将备用锅炉21所产生的热源提供至缓冲本体31,使缓冲本体31内的交换液吸收更多的热量,且在备用锅炉21、第二管路组33及缓冲本体31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循环回路中进行热交换循环,再经第三管路组41传送至使用端42,以补足加热模组10所不足的热源量,供使用者能依据其需要的温度进行使用,且能在大热量需求时提供足够的热源,且第二循环回路及第三循环回路是通过缓冲本体31进行热源的传递,彼此之间独立而不会相互干扰。

因此,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能依据使用端42的需求,以加热模组10经缓冲模组30与使用模组40之间进行单一管路模式进行热交换,并且 能视情况将辅助模组20加入使用,进而形成双管路模式的热交换,而各循环回路彼此之间虽相互独立而不干扰,但同时能通过缓冲本体31进行连结,进而提供各个循环回路之间互补与辅助的效果,藉此,当本实用新型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位于加热端的管路产生外漏情形时,能通过切换的方式经由其他管路进行热源的输送,而不需将整个热交换装置停止运转,相对改善使用上的不便及降低所需的成本,并且在使用时能通过加热模组10及辅助模组20提供多个热源的供给,不仅能缩短预热所需的时间,且能依据热源使用量的多寡进行切换及调整,有效降低使用所需的时间及成本。

另外,在加热模组10、辅助模组20及使用模组40之间配置有缓冲模组30,藉以在热源生成量大于热源使用量时提供缓冲之效果,有效避免产生温室温度过高的情形,进一步,当长时间使用后需进行保养及维修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的各管路组32、33、41在与缓冲本体31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双管式的阀体控制组50,因此,在进行定期检修及维护时,能通过阀体控制组50关闭其中一个分支管51的流通,且让另一个分支管51保持流通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管路的切换,进而能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对于部分的构件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等的维护作业,相对改善使用与维修上的不便,藉以提供多管式切换、缩短预热时间以及提供缓冲效果的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

进一步,请配合参看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管路切换的热交换装置,能依据使用者的需要,设置与缓冲模组30相连接且用以调整使用模组40(如温室)温度的冷却模组60,藉以对使用模组40的使用端42的温度提供温度调节的效果,其中冷却模组60的一端通过阀体控制组50而与缓冲模组30的缓冲本体31相连接,冷却模组60的另一端经过第四管路组与缓冲本体31相连接,进而形成独立的回路(第四循环回路),较佳的是,冷却模组60可使用地下水或冰水等作为冷却源,供使用端42的使用者能通过前述的循环回路(第一、二、三及四)达到方便及简单调整温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