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冷凝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61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带冷凝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热水器存在停水温升与开机冷水洗浴痛点,表现为在洗浴过程中短暂停水后,二次开水时(比如洗浴过程中打沐浴露等)会感受到一部分高温水,接着又会感受到一部分冷水,然后水温才缓慢上升至稳定,该过程严重影响洗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而且能解决燃气热水器短暂停水后二次开水存在的超温和开机冷水问题的带冷凝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冷凝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体及其内设置的热交换器、排烟装置、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内设置有储水腔体,储水腔体设置有连接出水管路的混合水出口,充分利用冷凝换热器的存储空间,使由热交换器流出的冷、热水在冷凝换热器中充分混合后再流出,解决燃气热水器短暂停水后二次开水存在的超温和开机冷水问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冷凝换热器包括外罩、冷凝换热主体及其内设置的多条换热管柱,增加了换热面积;冷凝换热主体外设置有多片换热翅片,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多条换热管柱相互平行,立向设置,多片换热翅片沿换热管柱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层设置。

进一步地,冷凝换热主体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长度小于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延伸向冷凝换热主体的内部腔体,使水可在冷凝换热的腔体内充分混合,使出水温度更加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外罩与排烟装置之间连接有气体通道,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道,使热交换器的烟气中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凝换热器的外罩和换热翅片得以传递,大大的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冷凝换热器安装在热交换器的出热水端的方式,充分利用其内腔空间,使热水器出热水充分混合,使出水温度更加恒定;高、低温水在冷凝换热器内腔内混合,有效地解决了停水后二次开水过程中存在的停水温升和开机冷水等洗浴痛点;既满足冷凝燃气热水器换热效率,又提升了洗浴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水器主体 2、热交换器 3、排烟装置 4、进水管路 5、出水管路 6、冷凝换热器 6-1、储水腔体 6-2、外罩 6-3、冷凝换热主体 6-4、换热管柱 6-5、换热翅片 6-6、进水管 6-7、出水管 7、气体通道 8、排烟管道 9、冷凝水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冷凝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体1及其内设置的热交换器2、排烟装置3、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凝换热器6,,冷凝换热器连接有冷凝水排水通道9,冷凝换热器内设置有储水腔体6-1,储水腔体设置有连接出水管路的混合水出口。其中,冷凝换热器包括外罩6-2、冷凝换热主体6-3及其内设置的多条换热管柱6-4,多条换热管柱6-4的设置增加了换热面积;冷凝换热主体外设置有多片换热翅片6-5,提高了换热效率。冷凝换热主体连接有进水管6-6和出水管6-7,进水管的长度小于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延伸向冷凝换热主体的内部腔体,使水可在冷凝换热的腔体内充分混合,使出水温度更加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换热器的外罩6-2与排烟装置之间连接有气体通道7,外罩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道8,使热交换器的烟气中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凝换热器的外罩和换热翅片得以传递,大大的提高热效率。

当用户在洗浴过程中停水打沐浴露时,此时冷凝换热器内腔体为热水,用户再次开水时,在热交换器内的高温水流入冷凝换热的器的腔体内,与腔体内的热水充分混合,有效地解决了停水温升问题;用户在洗浴过程中短暂关水再次开水时,此时冷凝换热器内腔的水为热水,而再次开水时热水器需前清扫以及点火等动作,有10S左右的冷水未进行加热,这段时间内的冷水流经冷凝换热器内腔与其内的热水充分混合,同时冷水也将吸收冷凝换热器内的翅片储存的热,使这段时间内流出热水器内的水为温水,有效地解决了二次开机冷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冷凝换热器安装在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出水端,充分利用冷凝换热器的存储空间,使由热交换器流出的冷、热水在冷凝换热器中充分混合后再流出,解决燃气热水器短暂停水后二次开水存在的超温和开机冷水问题,既满足冷凝燃气热水器换热效率,又提升了洗浴舒适性,性能更加优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