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重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842发布日期:2018-10-16 20: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在加热乳化或调和重质油技术中,传统采取蒸气加热法或导热油加温法。这两种加热方法加热速度慢,不均匀,液粒直径大,乳化剂和助溶剂加量大,乳化或调和出的合成油稳定性差,热效率低。为解决上述加热方法的弊端,利用频率20-40khz的电磁波对油脂的切割和空化作用。使油脂的大分子团呈小分子团状态的原理,创新一种电磁加热重质油装置。

实验证明,本发明对重质油加热速度快,全方位加热均匀性好,液粒可呈纳米化状态。用加热重质油与水和醇类燃料进行乳化或调和时,溶合性、渗透性强,用少量助剂即可使重质油加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油或调和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由圆筒形外壳、保温层、上环管、加热管、线圈、电控箱、支架、下环管、支座、进油口、出油口组成。

圆筒形外壳座在支座上焊接,上环管、加热管与下环管、进油口、出油口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上下相通的环形管架,焊接在圆筒形外壳的底板上。圆筒形外壳内侧板面粘贴石棉保温层,圆筒形外壳一侧通过支架安装电控箱。

圆筒形外壳由不锈钢制作,上环管、下环管、加热管采用碳钢管制作,保温层采用石棉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aa纵剖面正视图。

附图2本发明bb横剖面俯视图。

附图中1、圆筒形外壳,2、保温层,3、上环管,4、加热管,5、线圈,6、电控箱,7、支架,8、下环管,9、支座,10、进油口,11、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由圆筒形外壳1、保温层2、上环管3、加热管4、线圈5、电控箱6、支架7、下环管8、支座9、进油口10、出油口11组成。

圆筒形外壳1在支座9上焊接,上环管3、加热管4与下环管8、进油管10、出油管11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上下相通的环形管架,焊接在圆筒形外壳的底板上。圆筒形外壳1的内侧板面粘贴保温层2,圆筒形外壳1一侧通过支架7安装电控箱6。

圆筒形外壳1由不锈钢制作,上环管3、下环管8、加热管4、进油口10、出油口11用碳钢制作,保温层3采用保温石棉材料。

本发明对重质油加热时,用齿轮泵将可流动的重质油从进油口10进入下环管8,再分流到加热管4,汇流到上环管3,温度达到80℃后,重质油从出油口11流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重质油装置。由圆筒形外壳1,保温层2,上环管3,加热管4,线圈5,电控箱6,支架7,下环管8,支座9,进油口10,出油口11组成。圆筒形外壳1座在支座7上焊接,上环管3、加热管4与下环管8、进油口10、出油口11之间通过焊接形成上下相通的环形管架。焊接在圆筒形外壳1的底板上。圆筒形外壳1内侧板面粘贴保温层2,圆筒形外壳1一侧通过支架7安装电控箱6。圆筒形外壳1由不锈钢制作,上环管3、下环管8、加热管4用碳钢管制作。本发明对重质油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性好,液粒可呈纳米化状态,用少量的助剂可使重质油加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油或调合油。

技术研发人员:罗卫城;张强;刘香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联世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1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