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与基座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2890发布日期:2018-08-04 13:5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换热器部件和底壳的装配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在换热器部件上的角形架、边板,能够与上述角形架、边板相配合、且设置在底壳上的卡槽、安装块,以及螺钉。在进行换热器部件与底壳的装配时,首先在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的左侧安装角形架结构,右侧安装边板,然后将换热器部件移动至适于与底壳装配的位置,接着将角形架结构与底壳装配,将右侧边板推至与安装块相接的位置,最后再使用螺钉将换热器部件与底壳螺接固定。

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决定了其装配方式过程繁琐,具有如下技术缺陷:装配时需要首先将换热器部件移动至适于与底壳装配的位置,然后在人工先将角形架结构与底壳装配,再将右侧边板与底壳装配(即推至与安装块相抵的位置),这种装配方式对人工的依赖性强,耗时耗力,而且难以实现工厂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导致装配过程复杂,不利于提升装配效率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装配过程简单快捷、能够提升装配效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装配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装配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结构,包括:

边板,至少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安装在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均具有第一装配部;

装配件,至少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设置在与所述边板相对应的基座组件上,且均具有与所述第一装配部相对应配合装配的第二装配部;

将所述换热器部件装配在所述基座组件上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装配部同时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直接卡合装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装配部为设置在所述装配件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一侧敞开的装配开口;

所述第一装配部从敞开处进入所述装配开口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直接卡合装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装配部为设置在所述边板上的折边板,所述折边板包括能够插入所述装配开口的边板竖板,和与所述边板竖板连接、用于与所述承载板接触以承载所述换热器部件的边板横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分设在所述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折边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的、位于两个所述装配开口内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

或者,分设在所述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折边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的、位于两个所述装配开口外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板包括边板主体部和与所述边板主体部连接、并向外延伸至与所述承载板卡合装配的所述折边板,所述边板竖板与所述边板主体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边板横板与所述边板主体部所在平面基本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板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所述边板横板,所述折边板与所述承载板配合装配时,所述边板横板与所述承载板平行贴合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安装在所述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边板结构镜像对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板还包括用于供散热管穿插,以支撑所述散热管的散热管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板上还设有能够与所述换热器部件卡扣连接的卡扣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部件和基座组件,所述换热器部件和所述基座组件通过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装配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装配结构,包括边板和装配件,边板至少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在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均具有第一装配部,装配件同样至少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在与边板相对应的基座组件上,且均具有能够与第一装配部相对应配合安装的第二装配部;本发明的装配结构,当将换热器部件装配在基座组件上时,至少两个第一装配部同时与第二装配部直接卡合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能够提升装配效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2.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第二装配部为设置在装配件上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上设有一侧敞开的装配开口,当装配时,第一装配部直接从装配开口的敞开处进入装配开口,然后与第二装配部卡合装配,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工厂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装配速度很快。

3.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第一装配部为设置在边板上的折边板,折边板既能够很方便地从装配开口的敞开处插入装配开口,还能与承载板配合实现接触连接,承载换热器部件。

4.本发明的装配结构,分设在换热器部件两侧的两个折边板,分别与两个承载板的、位于两个装配开口内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或者,分设在换热器部件两侧的两个折边板,分别与两个承载板的、位于两个装配开口外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能够使装配后的换热器部件与基座组件之间不发生沿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装配后牢固性好。

5.本发明的装配结构,折边板从边板主体上向外延伸出去,与装配件上的承载板配合装配,巧妙利用了边板,在不增加新的零部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边板的结构,达到了减少生产工序的有益效果。

6.本发明的装配结构,承载板基本平行于边板横板,当折边板与承载板配合装配时,边板横板与承载板平行贴合接触,接触面积大,承载能力好。

7.本发明的装配结构,边板上还设有能够与换热器部件卡扣连接的卡扣部,边板与换热器部件通过卡扣部配合连接,能够提高边板与换热器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部件和基座组件,并且两者通过上述的装配结构装配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装配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上述装配结构所带来的一切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换热器部件与基座组件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边板的立体图。

图5是边板与换热器部件配合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101、基座部件;k105、边板;k108、散热管;k1041、换热器部件;k5010、边板主体部;k5011、第一装配部;k5012、边板竖板;k5013、边板横板;k5014、散热管安装孔;k5015、卡扣部;k503、装配件;k5030、装配开口;k5031、第二装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与基座的装配结构,如图1至2所示,包括:边板k105,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安装在换热器部件k1041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均具有第一装配部k5011;装配件k503,为两个,分别适于固定设置在与所述边板k105相对应的基座部件a101上,且均具有与所述第一装配部k5011相对应配合装配的第二装配部k5031;将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装配在所述基座部件a101上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装配部k5011同时与所述第二装配部k5031直接卡合装配。

本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当将换热器部件k1041装配在基座部件a101上时,两个第一装配部k5011同时与第二装配部k5031直接卡合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能够提升装配效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3所示,所述第二装配部k5031为设置在所述装配件k503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一侧敞开的装配开口k5030;所述第一装配部k5011从敞开处进入所述装配开口k5030与所述第二装配部k5031直接卡合装配。所述第一装配部k5011为设置在所述边板k105上的折边板,所述折边板包括能够插入所述装配开口k5030的边板竖板k5012,和与所述边板竖板k5012连接、用于与所述承载板接触以承载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的边板横板k5013。

本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第二装配部k5031为设置在装配件k503上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上设有一侧敞开的装配开口k5030,当装配时,第一装配部k5011直接从装配开口k5030的敞开处进入装配开口k5030,然后与第二装配部k5031卡合装配,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工厂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装配速度很快。第一装配部k5011为设置在边板k105上的折边板,折边板既能够很方便地从装配开口k5030的敞开处插入装配开口k5030,还能与承载板配合实现接触连接,承载换热器部件k1041。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分设在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折边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的、位于两个所述装配开口k5030外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这种结构设置,能使装配后的换热器部件与基座组件之间不发生沿换热器部件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装配后牢固性好。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分设在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折边板,也可以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的、位于两个所述装配开口k5030内侧的承载板部分装配连接,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边板k105包括边板主体部k5010和与所述边板主体部k5010连接、并向外延伸至与所述承载板卡合装配的所述折边板,所述边板竖板k5012与所述边板主体部k50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边板横板k5013与所述边板主体部k5010所在平面基本垂直。本实施例的装配结构,折边板从边板主体部k5010上向外延伸出去,与装配件k503上的承载板配合装配,巧妙利用了边板k105,在不增加新的零部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边板k105的结构,达到了减少生产工序的有益效果。

所述承载板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所述边板横板k5013,所述折边板与所述承载板配合装配时,所述边板横板k5013与所述承载板平行贴合接触。当折边板与承载板配合装配时,边板横板k5013与承载板平行贴合接触,接触面积大,承载能力好。

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边板k105结构镜像对称。

如图5所示,所述边板k105还包括用于供散热管k108穿插,以支撑所述散热管k108的散热管安装孔k5014。所述边板k105上还设有能够与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卡扣连接的卡扣部k5015。边板k105与换热器部件k1041通过卡扣部k5015配合连接,能够提高边板k105与换热器部件k1041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部件k1041和基座部件a101,参考图1所示,所述换热器部件k1041和所述基座部件a101通过实施例14中的装配结构装配连接。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装配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上述装配结构所带来的一切优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