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323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却塔一般通过水与空气进行冷热交换,以实现冷却,并配备有冷却塔贮水装置,而在冷却塔停机时,水贮存于冷却塔贮水装置内。但在寒冷冬季中,北方地区的温度通常在0℃以下,而当冷却塔处于停机状态时,常容易出现水在冷却塔贮水装置内结冰的现象,从而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在冷却塔停机时如何可减少水在冷却塔贮水装置内结冰的现象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其在冷却塔停机时可减少水在冷却塔贮水装置内结冰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包括冷却塔贮水装置、换热器、管路、以及热媒供应装置;该管路分为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所述换热器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管路段的其中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流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段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路段的另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贮水装置、第一管路段、换热器与第二管路段构成用于促使水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出水口流出并经由第一管路段、第一流道和第二管路段往冷却塔贮水装置入水口流入的循环回路;所述热媒供应装置用于向换热器的第二流道提供热媒。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具有第一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的第二管路段具有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第二管路段还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流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水泵的液体进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循环水泵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热媒供应装置为用于对液体加热以形成热媒的加热装置,该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排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流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三连通管、第二循环水泵、主管道段;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流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的液体进入端连通;所述主管道段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段包括第四连通管、第五连通管、三通阀;所述第四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三通阀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另一端与三通阀的其中一出口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端连接有第六连通管,该第六连通管远离三通阀的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为电动三通阀。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管路段内的水温,并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循环水泵、三通阀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七连通管,该第七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排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液体为水。

进一步地,该第一管路段包括第八连通管,该第八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流道连通。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冷却塔贮水装置、换热器、管路、以及热媒供应装置的结合设计,在冷却塔停机时,水可从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出水口经第一管路段流向换热器的第一流道内,并利用热媒供应装置向换热器的第二流道提供热媒,使得水在第一流道内流动过程中与第二流道内的热媒换热获得热能后再往冷却塔贮水装置的入水口流入,从而在冷却塔停机时可减少水在冷却塔贮水装置内结冰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冷却塔贮水装置;20、第一管路段;30、第二管路段;31、第二连通管;32、第一连通管;40、换热器;41、第一流道;42、第二流道;50、热媒供应装置;60、第一循环水泵;70、第一管道;71、第六连通管;80、第二管道;81、第三连通管;82、第二循环水泵;83、第四连通管;84、第五连通管;85、三通阀;91、温度检测装置;9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包括冷却塔贮水装置10、换热器40、管路、以及热媒供应装置50;该管路分为第一管路段20和第二管路段30;换热器40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41和第二流道42;第一管路段20的其中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流道41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路段30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流道41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路段30的另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贮水装置10、第一管路段20、换热器40与第二管路段30构成用于促使水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出水口流出并经由第一管路段20、第一流道41和第二管路段30往冷却塔贮水装置10入水口流入的循环回路;热媒供应装置50用于向换热器40的第二流道42提供热媒。

在冷却塔停机时,水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出水口流出并流向第一管路段20,然后经第一管路段20流向换热器40的第一流道41,此时,通过热媒供应装置50向换热器40的第二流道42提供热媒,使得水在换热器40内流动过程中与热媒换热获得热能,然后再从第一流道41流向第二管路段30,并经第二管路段30往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入水口流入,之后,可以此方式不断工作,以不断将冷却塔贮水装置10内的水带到换热器40内获取热量,然后再回到冷却塔贮水装置10内从而在冷却塔停机时可减少水在冷却塔贮水装置10内结冰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具有第一循环水泵60。具体的,所述管路的第二管路段30具有所述第一循环水泵60;第二管路段30还包括第一连通管32、第二连通管31;所述第一连通管32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流道4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水泵60的液体进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3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循环水泵60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入水口连通。在使用时,水可从第一流道41流向第一连通管32,然后经第一连通管32往第一循环水泵60的液体进入端流入,然后从第一循环水泵60的液体流出端流向第二连通管31,并经第二连通管31流向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入水口。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水在第一循环水泵60的带动作用下流动。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将第一循环水泵60设置在第一管路段20上。

进一步地,热媒供应装置50为用于对液体加热以形成热媒的加热装置,该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70和第二管道80;第一管道70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排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流道42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道80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流道42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管道80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在使用时,液体经加热装置加热形成热媒后从液体排出口流向第一管道70,并经第一管道70流向第二流道42,并在第二流道42流动过程中与水换热,然后从第二流道42流向第二管道80,并经第二管道80回流至加热装置内,然后再经加热装置加热后,从第一管道70流向第二流道42,从而可利用该液体继续向水提供热能,以达到节省液体资源的目的。而在实际使用中,经加热装置加热形成的热媒与从冷却塔贮水装置10流出的水的温差一般不低于40℃。

而在本实施例中,液体为水,从而在水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使用时,可降低成本。加热装置可为加热水箱、或者容纳箱和对容纳箱传热的烟管的结合、或其他等等,只要可用于加热液体即可。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80包括第三连通管81、第二循环水泵82、主管道段;第三连通管81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流道4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82的液体进入端连通;主管道段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82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在使用时,使得液体可在第二循环水泵82的带动作用下从第二流道42经由第三连通管81、第二循环水泵82、主管道段流入至加热装置。而通过调节第二循环水泵82的转速,可调节液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主管道段包括第四连通管83、第五连通管84、三通阀85;第四连通管83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循环水泵82的液体流出端连通,另一端与三通阀85的入口端连接;第五连通管84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进入口连通,另一端与三通阀85的其中一出口端连接,三通阀85的另一出口端连接有第六连通管71,该第六连通管71远离三通阀85的一端与第一管道70连通。具体的,三通阀85为电动三通阀。在使用时,通过开启三通阀85的所述其中一出口端的出口,使得液体从第二循环水泵82的液体流出端流向第四连通管83,然后经三通阀85、第五连通管84,流入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而通过开启三通阀85的所述另一出口端的开口,可使经换热后的液体与从加热装置流出的液体在第一管道70混合,从而可调节往第二流道42供应的热媒的流量、温度。

进一步地,该冷却塔停机防冻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91、控制装置92,温度检测装置91用于检测第二管路段30内的水温,并向控制装置92发送温度信号;控制装置92用于根据该温度检测装置91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循环水泵82、三通阀85的工作状态,从而可通过第二循环水泵82、三通阀85调节热媒流量、温度。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70包括第七连通管,该第七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加热装置的液体排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流道42连通。该第一管路段20包括第八连通管,该第八连通管的其中一端与冷却塔贮水装置10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流道41连通。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从而可降低安装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