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3466发布日期:2019-01-05 10:58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炉。



背景技术:

解放初期,最简易的煤炉是用砖砌成的,方形立柱形,有一个烟囱连接将烟拍向室外,比较常用的是铁制煤炉,圆柱形或葫芦形,由炉底和炉体两部分组成,炉体中空,用来装煤,前面有风门,后面有烟道连接烟囱。煤炉根据使用煤炭及其制品的不同而分为:普通煤炉、煤球炉、煤饼炉和蜂窝煤炉。普通煤炉直接以煤块作为燃料,煤球炉燃烧用煤末做成的煤球,煤饼是用煤做成饼状,上有小洞,蜂窝煤炉的构造因使用蜂窝煤而与普通煤炉稍有不同,前面的小门可以开关以便煤火保持不熄灭。但是现有的煤炉大多结构都是基于最原始的结构,多年的使用并未对其进行太多的改进,所以现有的煤炉的燃烧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煤炉存在的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能增加燃烧效率的煤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依次包括下层空间、中层空间和上层空间,每个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下层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下层空间内部设置有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中层空间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上层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竖向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

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数量各自至少为两个,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交叉纵横分布后,形成多个小型隔间。

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斜向下设置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下部空间连通。

多个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中,位于底部的传热金属圈直径最大,传热金属圈的直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设置有三层空间,并且将下层放置煤的空间分隔为了多个相互可以实现空气互通,但是又能将许多用于燃烧的煤分开放置进行燃烧的独立空间,充分利用了煤炉中的燃烧空间,避免了传统煤炉在燃烧时,煤容易堆积在一起,相互之间缺乏空气流通而造成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

2、传热金属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直径,能够最大保证热量逐级传递,而不会热量浪费,增加了热能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炉体1,下层空间2,中层空间3,上层空间4,横向隔板5,纵向隔板6,进风口7,传热金属圈8,小型隔间9,导风筒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依次包括下层空间、中层空间和上层空间,每个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下层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下层空间内部设置有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中层空间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上层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竖向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本发明设置有三层空间,并且将下层放置煤的空间分隔为了多个相互可以实现空气互通,但是又能将许多用于燃烧的煤分开放置进行燃烧的独立空间,充分利用了煤炉中的燃烧空间,避免了传统煤炉在燃烧时,煤容易堆积在一起,相互之间缺乏空气流通而造成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施例2

一种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依次包括下层空间、中层空间和上层空间,每个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下层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下层空间内部设置有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中层空间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上层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竖向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

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数量各自至少为两个,多个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交叉纵横分布后,形成多个小型隔间。

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斜向下设置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下部空间连通。

多个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中,位于底部的传热金属圈直径最大,传热金属圈的直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本发明设置有三层空间,并且将下层放置煤的空间分隔为了多个相互可以实现空气互通,但是又能将许多用于燃烧的煤分开放置进行燃烧的独立空间,充分利用了煤炉中的燃烧空间,避免了传统煤炉在燃烧时,煤容易堆积在一起,相互之间缺乏空气流通而造成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

传热金属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直径,能够最大保证热量逐级传递,而不会热量浪费,增加了热能的转换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依次包括下层空间、中层空间和上层空间,每个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下层空间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下层空间内部设置有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中层空间的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上层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竖向重叠在一起的传热金属圈。本发明设置有三层空间,并且将下层放置煤的空间分隔为了多个相互可以实现空气互通,但是又能将许多用于燃烧的煤分开放置进行燃烧的独立空间,充分利用了煤炉中的燃烧空间,避免了传统煤炉在燃烧时,煤容易堆积在一起,相互之间缺乏空气流通而造成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刚琼
技术研发日:2017.06.18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