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除湿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526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坑道除湿空调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坑道除湿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坑道除湿空调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数众多的坑道位置偏远,坑道用电是通过发电机发电的形式,往往存在部分时段上的紧张,因此,机组的运行用电负荷实现可调节是需要的,除湿需求旺盛时,电力供应充裕时机组全部开启,用电紧张时则可实现部分开启,以保证基本的除湿需求。且由于坑道环境中除湿负荷会随季节变化,春、夏季尤其是黄梅季节除湿负荷很大,而秋、冬季却很小;因此本发明中,设备压缩机采用多机组并联或单机组可卸载方式,可以实现负荷调节控制,且变工况运行时比较节能。

考虑到坑道位置各不相同,有的位置甚至在荒山野岭之中,且其空间大小各异,尤其是常常洞口狭小,若做成单独的一体式空调结构,常常难以实现搬运,本发明将设备按各功能段按照体积、重量大小或单独、或相互结合做成数个单元,以减小各单元的体积和重量,以方便搬运,最终在现场组装拼接。

目前的坑道或类似坑道环境中,除湿通常采用大量分散布置的民用小型除湿机或者大型除湿机整体机组,它们或者不易搬运、或者难以集中管理,或者难以实现调温甚至造成由于除湿而附带产生内部高温;或者不能补充新风,而造成室内空气品质差;置于除湿房间的小型机还常常需要定时人工倾倒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坑道除湿空调机,可实现除湿、调温、新风处理的功能、除湿量可调,结构上便于搬运和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坑道除湿空调机,包括有室内部分、室外部分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室内部分包括有压缩机段、新、回风混合过滤段、蒸发冷凝段和送风段,所述的室外部分包括有室外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回风混合过滤段包括有进风风道、分别设置于进风风道进风侧的新、回风风口、分别安装在新、回风风口中的空气过滤器和阀门,以及设置于进风风道出风侧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的蒸发冷凝段包括有室内风道、分别设置于室内风道进、出风侧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分别设置于室内风道内的室内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的送风段包括有送风风道、分别设置于送风风道进、出风侧的第二进风口和送风口,以及设置于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风机;所述的室外冷凝段包括有室外风道、分别设置于室外风道进、出风侧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以及设置于室外风道中的带冷凝风机的室外冷凝器;

所述的压缩机段、室外冷凝器、室内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接,冷剂依次循环流过所述的压缩机段、室外冷凝器、室内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需要被降温除湿的空气由所述的新、回风口依次进入所述进风风道和室内风道,先后经过所述蒸发器和室内冷凝器,再进入所述送风风道,由所述的送风风机通过送风口送入室内。

所述的坑道除湿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段包括有一台压缩机或相并联的多台压缩机,可设置在新、回风混合过滤段、蒸发冷凝段、送风段或室外冷凝段中。

所述的坑道除湿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系统可设置在新、回风混合过滤段、蒸发冷凝段、送风段或室外冷凝段中,也可单独设置在外部。

所述的坑道除湿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冷凝风机为可调速风机。

电气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

本发明采用组合拼接式结构,根据坑道或类似坑道环境量身定做,可实现除湿、调温、新风补充的功能、可按电力负荷的时段限制或除湿需求情况调节机组能力大小,组合式结构方便搬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坑道或类似坑道环境量身打造,使用常规的除湿空调原理,通过结构上的可组合性设计,解决了坑道的安装复杂性问题;

2、本发明通过采用两台以上并联压缩机或单、多台可卸载压缩机形式解决了坑道空调用电的时段性紧缺问题并实现节能运行;

3、本发明通过设置新风管道、风口及过滤器,实现新风的补充,保证了坑道环境空气的新鲜、卫生性;

4、本发明通过制冷流程的合理组织、室外换热器的可调速运行,实现了机组合理的除湿空调送风温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坑道除湿空调机,包括有室内部分、室外部分和电气控制系统1,室内部分包括有压缩机段2、新、回风混合过滤段3、蒸发冷凝段4和送风段5,室外部分包括有室外冷凝段6,新、回风混合过滤段3包括有进风风道3-1、分别设置于进风风道3-1进风侧的新、回风风口3-2、3-3、分别安装在新、回风风口3-2、3-3中的空气过滤器和阀门,以及设置于进风风道3-1出风侧的第一出风口;蒸发冷凝段4包括有室内风道4-1、分别设置于室内风道4-1进、出风侧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分别设置于室内风道4-1内的室内冷凝器4-2、节流阀4-3、蒸发器4-4和气液分离器4-5;送风段5包括有送风风道5-1、分别设置于送风风道5-1进、出风侧的第二进风口和送风口,以及设置于送风风道5-1内的送风风机5-2;室外冷凝段6包括有室外风道6-1、分别设置于室外风道6-1进、出风侧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以及设置于室外风道6-1中的带冷凝风机6-3的室外冷凝器6-2;

压缩机段2、室外冷凝器6-2、室内冷凝器4-2、节流阀4-3、蒸发器4-4和气液分离器4-5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接,冷剂依次循环流过压缩机段2、室外冷凝器6-2、室内冷凝器4-2、节流阀4-3、蒸发器4-4和气液分离器4-5;需要被降温除湿的空气由新、回风口3-2、3-3依次进入进风风道3-1和室内风道4-1,先后经过蒸发器4-4和室内冷凝器4-2,再进入送风风道5-1,由送风风机5-2通过送风口送入室内。

本发明中,压缩机段2包括有一台压缩机或相并联的多台压缩机,可设置在新、回风混合过滤段3、蒸发冷凝段4、送风段5或室外冷凝段6中。

电控系统1可设置在新、回风混合过滤段3、蒸发冷凝段4、送风段5或室外冷凝段6中,也可单独设置在外部。

室外冷凝器6-2的冷凝风机6-3为可调速风机。

电气控制系统1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除湿制冷循环时,制冷工质被压缩机段2压缩后,流入室外冷凝器5-2,被部分散热,再以两相形式流入室内冷凝器4-2继续散热,冷凝后的液体工质经热力膨胀阀等节流阀4-3节流后进入蒸发器4-4,蒸发成基本为低压气态,经气液分离器4-5后,气态工质被压缩机段2吸入,被继续压缩,以此循环。

空气的循环如下:除湿空间的空气作为回风被吸入进风风道3-1,与室外新风混合后,再进入室内风道4-1,经蒸发器4-4除湿,再经室内冷凝器4-2复温到合适温度,再进入送风风道5-1,由送风风机5-2通过送风口送入室内(除湿空间),从而实现除湿运行。

室外冷凝器6-2的冷凝风机6-3为可调速风机,通过控制冷凝风机6-3的风速可调节排向室外的冷凝热,从而控制室内被处理空气温度调节。

本实施例按照两套并联制冷系统示出,即有两台相并联的压缩机,电控系统1和压缩机段2均设置于新、回风混合过滤段3中。其它构成方式所产生的结构变型同样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