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84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空调的室内机部分空间浪费,空调除了制冷制热季节利用率不高。如何在温度适宜季节也能利用空调进行一些必要的日常工作,是本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干衣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促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进行气体交换的风机以及配置成可受控分别与流经其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电加热装置和换热器;

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其中

所述室内机具有所述换热器和/或所述电加热装置受控制热的烘干干衣模式以及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受控制冷和制热的冷凝干衣模式;且

所述风机配置成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与所述换热器或所述电加热装置换热形成的烘干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在通过所述干衣装置后经由所述回风口重新流回至所述第一腔室。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以将其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以及

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前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后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烘干干衣模式时择一或同时制热,以和流经其的气流换热形成以供所述风机吹送至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烘干气流。

可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配置成在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冷凝干衣模式时持续制热,以和流经其的气流换热形成以供所述风机吹送至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烘干气流;

所述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室内机开始工作于所述冷凝干衣模式后延迟一预设的等待时间后持续制冷,以冷却自所述第二腔室回到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烘干气流。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加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风机的上游且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自所述回风口至所述送风口的送风路径上,以使所述室内机在工作于所述冷凝干衣模式时,通过靠近所述送风口设置的受控制热的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流经其的空气换热形成所述烘干气流,以及通过靠近所述回风口设置的受控制冷的所述换热器对自所述第二腔室进入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烘干气流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

所述室内机配置成,在所述冷凝干衣模式和所述烘干干衣模式下,当流经所述送风口的所述烘干气流和流经所述回风口的所述烘干气流的温度差小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时,结束烘干。

可选地,限定有所述第一腔室的部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受控打开或关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

所述室内机具有换热模式,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受控打开,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受控关闭,以允许环境空气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在流经所述换热器或所述电加热装置后形成换热气流后流出所述第一腔室。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封闭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烘干气流在封闭的所述壳体内持续经由受控打开的所述送风口自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和经由受控打开的所述回风口自所述第二腔室进入所述第一腔室。

可选地,所述干衣装置包括容纳桶,所述容纳桶的桶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容纳桶的至少部分桶壁与至少部分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干衣风道,以引导自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所述烘干气流环绕在所述容纳桶的周侧,并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至所述容纳桶内。

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通过在用于形成换热气流的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换热风,持续将第一腔室内持续形成的烘干气流持续吹入第二腔室,并将第二腔室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因此可实现烘干第二腔室内的潮湿衣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室内机在工作于干衣模式下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干衣产生的湿热空气从室内机流出至室内环境,使在正在进行干衣的空调器不会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有效防止室内机在处于干衣模式下给室内用户带来不便或不舒适的感觉。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室内机无需专门设置额外的烘干装置或复杂的风路,仅利用立式柜机固有的结构及其换热系统中的必要的原有装置即可实现衣物烘干功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于换热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壳体内可限定有可受控连通的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具体地,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之间可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以连通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第一腔室10内设置有风机101以促使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通过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进行气体交换。进一步地,第一腔室10内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05和换热器102,以分别受控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换热。具体地,电加热装置105可受控制热,换热器102可受控制冷或制热。

第二腔室20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特别地,室内机1具有多种干衣模式,具体可包括: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室内机1通过改变换热器102和电加热装置105的工作状态实现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

参见图2,风机101可配置成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第一腔室10内的与换热器102或电加热装置105换热形成的烘干气流经由送风口201进入第二腔室20,以及促使该烘干气流在第二腔室20内流动通过干衣装置后经由回风口202重新流动回至第一腔室10。

也即是,本发明的室内机1可通过在用于形成烘干气流的第一腔室10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20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烘干气流,持续将第一腔室10内形成的烘干气流吹入第二腔室20,并将第二腔室20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烘干第二腔室20内的潮湿衣物。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室内机1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时,电加热装置105和换热器102可择一单独进行制热或二者同时持续进行制热以在第一腔室10内和流经其的气流换热形成烘干气体,以供风机101吹送至第二腔室。进一步地,当室内机1工作于冷凝干衣模式时,电加热装置105可受控制热以形成用于向第二腔室20吹送的烘干气体,换热器102可受控制冷以对自第二腔室20流动至第一腔室10的已经流经干衣装置进行烘干后的烘干气体进行冷却干燥。优选地,干衣装置可设置于第二腔室20的中间位置,以实现最佳干衣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100以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也即是分隔为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优选地,第一腔室10可设置于第二腔室20的上方。

进一步地,送风口201可设置在将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隔离开的分隔板100的前部,且位于风机101的下游,回风口202设置在分隔板100的后部,且位于风机101的上游。

由此,本发明的室内机1无需专门设置额外的烘干装置或复杂的风路,仅需要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增设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容纳装置,并利用立式柜机固有的结构及其换热系统中的必要的原有装置即可实现衣物烘干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强力烘干时,电加热装置105和换热器102可同时制热以提高烘干气体的形成效率。当用户需要柔和或快速等其他档位的烘干功能时,也可仅控制电加热装置105或换热器102装置中的一个运行制热,以节约能耗。

也即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105配置成在室内机1工作于冷凝干衣模式时持续制热,以和流经其的气流换热形成以供风机101吹送至第二腔室20的烘干气流。换热器102配置成在室内机1开始工作于冷凝干衣模式后延迟一预设的等待时间后持续制冷,以冷却自第二腔室20回到第一腔室10的烘干气流。

具体地,预设的等待时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2分钟、3分钟、4分钟或5分钟等。由此,使室内机1在刚刚切换为冷凝干衣模式时,有足够长的时间以形成温度满足当前干衣档位的烘干气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2和电加热装置105均设置于所述风机101的上游且依次设置在第一腔室10内的自回风口202至送风口201的送风路径上,以使室内机1在工作于冷凝干衣模式时,通过靠近送风口201设置的受控制热的电加热装置105与流经其的空气换热形成烘干气流,以及通过靠近回风口202设置的受控制冷的换热器102对自第二腔室20进入第一腔室10的烘干气流进行冷却。

也即是,送风口201可优选地设置于风机101、电加热装置105和换热器102的下游,回风口202可优选地设置于风机101、电加热装置105和换热器102的上游,以使第一腔室10内形成的换热气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流向并流入第二腔室20,由此使得换热气流具有回路走向简单的环状的流动路径,避免其在流动的过程中多次转向,防止其流动速度减弱、风量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室内机1可配置成在冷凝干衣模式和烘干干衣模式下,当流经送风口201的烘干气流和流经回风口202的烘干气流的温度差小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时,结束烘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可具有判断模块,以判断其烘干情况。具体地,室内机1可在电加热装置105或换热器102制热时,持续检测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处的烘干气流的温度值,并比较烘干前气流温度和烘干后气流温度的差值。当干衣装置内衣服被烘干时,由于其不含或只含较少的水分,对流经其的烘干气流的温度的影响较小,由此当烘干前后的烘干气流的温度差小于一预设的温度差值时,则可直接判定为烘干完成,从而简化室内机1的烘干判断条件,便于操作。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的温度差值可以为1℃或2℃等。

进一步地,送风口201处温度传感器还在室内机1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时,持续检测烘干气流的温度,以判断室内机1是否满足用户设定的烘干档位。具体地,室内机1在任意烘干模式下均可具有多个强度的烘干档位,例如可以为强力、标准、柔和等。相应地,室内机1运行不同档位的烘干功能时,第一腔室10内形成的烘干气流的温度也不同。例如,强力档位时的烘干气流温度可以为70℃,标准档位时的烘干气流温度可以为60℃,柔和档位时的烘干气流温度可以为50℃。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

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腔室10的部分壳体上设置有可受控打开或关闭的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该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也是一般立式空调器所固有的用于与周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室内机1具有换热模式。换热模式一般地可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在换热模式下受控打开,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在换热模式下受控关闭,以允许环境空气在风机101的作用下进入第一腔室10,并在流经换热器102或电加热装置105后形成换热气流后流出第一腔室10。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可设置在第一腔室1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送风口201可在分隔板100上靠近出风口104设置,回风口202可在分隔板100上靠近进风口103设置。

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的上部为用于设置风机101、电加热装置105及换热器102的第一腔室10,其下部为用于放置干衣装置的第二腔室20。相应地,壳体上的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可设置在位于其上部的与第一腔室10相当的位置处。由此,当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时,其吹送出的换热气流可覆盖室内用户活动的主要高度区域,保证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的换热效率。

立式室内机1由于其固有结构的设置,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出风位置以向室内环境吹送制冷风或制热风。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对立式空调器的功能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认识到相比于横向的体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的纵向体积对室内占地面积的视觉及实际影响均较小。进一步地,发明人还认识到由于室内集本身具有的一些换热系统或电控系统的结构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立式室内机1本身的下部机壳内空间就比较大且利用率不高。由此,直接在室内机1下部增设干衣装置可最大化地利用室内机1的原有结构同时实现烘干功能,大大增加空调器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具有烘干功能的室内机1的基本换热功能不受烘干功能影响。当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时,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受控关闭以将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完全隔离,第二腔室20内的干衣装置不影响第一腔室10内的空气流动,且不会阻碍此时在第一腔室10内流动的换热气流的流速和流动方向。

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使封闭壳体。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下均受控打开。由此,使烘干气流在封闭的壳体内持续经由受控打开的送风口201自第一腔室10进入第二腔室20,并在流经干衣装置后经由受控打开的回风口202自第二腔室20进入第一腔室10。

也即是,当室内机1工作于冷凝干衣模式或烘干干衣模式时,壳体处于封闭状态以与室内环境隔离。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在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避免室内机1和室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在干衣模式下受控打开,允许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避免湿热空气从室内机1流出至室内环境,使在正在进行干衣的空调器不会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有效防止室内机1在处于干衣模式下给室内用户带来不便或不舒适的感觉。

具体地,当用户通过遥控器等控制输入端将室内机1切换至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后,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受控关闭。此时,壳体为封闭状态,室内机1内部的空气不能经由进风口103和/或出风口104流出至室内环境中。进一步地,在冷凝干衣模式下,封闭壳体内的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通过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形成的循环风路使得第二腔室20内的湿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分被由第一腔室10进入第二腔室20的在电加热装置105制热时形成的高温干燥空气带出,形成水分接近饱和的湿热空气再全部流动回第一腔室10内,并接触制冷的换热器102。湿热空气受冷析出冷凝水,冷凝水凝结在换热器102表面,而湿度降低后的空气继续循环流动进入第二腔室20并接触制热的电加热装置105再次升温,并在此形成高温的烘干气体流动通过干衣装置,由此持续进行除湿干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干衣装置包括容纳桶204,容纳桶204的桶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容纳桶204的至少部分桶壁与至少部分壳体共同限定出干衣风道,以引导自送风口201进入第二腔室20的至少部分烘干气流环绕在容纳桶204的周侧,并通过通气孔进入至容纳桶204内。

也即是,部分自第一腔室10进入第二腔室20的换热气流经由桶壁上的靠近送风口201的多个通气孔进入到容纳桶204内与潮湿空气和/潮湿衣物接触,另一部分换热气流沿着桶壁和形成第二腔室20的部分壳体之间限定出的干衣风道自上向下流动至容纳桶204的下方、第二腔室20的底部,并通过远离送风口201的多个通气孔进入到容纳桶204内。由此,容纳桶204内的潮湿衣物的周侧和底部均可与干燥的换热气流接触,从而使得室内机1的干衣效率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容纳桶204可配置成可转动。例如,可通过增设驱动机构驱动容纳桶204进行类似洗衣机滚筒转动的运动,从而使得其内潮湿衣物与自第一腔室10进入第二腔室20的用于干衣的换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干衣效率,增强干衣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水盘。接水盘设置于换热器102的下方,以收集换热器102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冷凝水。接水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水盘的的数量和尺寸需保证换热器102上凝结的冷凝水在落下时均能够被收集。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原理图。参见图4,空调器具有室内机1和室外机,室内机1内设置有换热器102和风机101,其中换热器102可通过冷媒管路与室外机的换热系统连通,电加热装置105(图4中未示出)可由单独的电控模块控制其运行状态。室外机内设置有压缩机、四通阀、外换热器、外风机及外节流装置等。

当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中的制热模式时,高温高压冷媒自压缩机流出并经由四通阀导向首先流入室内机1的换热器102以实现制热,而后依次经由外节流装置、外换热器回到压缩机。当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中的制冷模式时,四通阀换向,高温高压冷媒自压缩机流出并经由四通阀导向依次经由外换热器放热、外节流装置降压节流后进入室内机1的换热器102以实现制冷,而后流回至压缩机。

特别地,当室内机1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时,空调器的换热系统中的冷媒流动方向可分别与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中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相同。也即是,室内机1的多种干衣模式的控制方法无需进行额外设置,仅通过空调器原有的控制方法即可基本实现烘干衣物的功能,从而可以迅速地在换热模式和干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而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复杂结构,操作简单便捷。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