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干燥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25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伞干燥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伞干燥领域,特指一种雨伞干燥筒。



背景技术:

下雨天人们用完雨伞后,雨伞上总是会残留许多的雨水,在雨水没有清理的情况下,当人们在挤公交车时,潮湿的雨伞在拥挤情况下,很容易碰触到他人,将他人的衣物打湿;同时雨水会滴露到地面上,将地面打湿,使地面湿滑,导致他人容易摔倒。若在路上行走,随意甩动雨伞,很是危险,在人多的路段,前后甩动雨伞很可能伤到他人或将雨水甩到他人身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若地面光滑,随意甩水,更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湿滑地面,危险性更大。

因此,方便、安全、有效的清理雨伞上的积水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雨伞干燥筒,该干燥筒能够方便,快捷的除去雨伞上的雨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伞干燥筒,它包括上下开口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其内壁上设置有吸水层;当雨伞从上至下插入内筒内时,吸水层与雨伞接触,吸附雨伞上的雨水,同时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且相对于外筒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由于上述结构,雨伞不使用后,将其折叠,然后插入干燥筒中,除去雨伞上的雨水。由于内筒转动,会带动吸水层转动,能够旋转擦拭雨伞,并吸附雨伞上的雨水;同时内筒在旋转的同时,还能够沿外筒上下移动,进而上下擦拭雨水;通过吸水层不断擦拭吸附雨伞,进而能够有效,且方便的除去雨伞上的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外侧壁上滚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外筒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开设有连续的螺旋槽;所述滚珠匹配设置在螺旋槽内,当内筒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外力时,滚珠在螺旋槽内移动,带动内筒旋转,且使内筒相对于外筒在竖直方向上朝受力方向移动。

由于上述结构,雨伞插入\抽出内筒时,其侧壁与吸水层接触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会使内筒向下\向上移动,进而滚珠沿螺旋槽向下\向上移动,带动内筒旋转。吸水层旋转擦拭雨伞,同时内筒下降\上升,向下\向上擦拭雨伞,而内筒下降\上升速度小于雨伞的插入\抽出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滚珠安装槽,每个滚珠安装槽内均滚动设置有一个滚珠;所滚珠安装槽从上至下沿内筒外侧壁呈螺旋线排布,该螺旋线形状与外筒内侧壁上的螺旋槽相互匹配,使螺旋线上的每个滚珠都能够嵌入外筒内壁上的螺旋槽内。

由于上述结构,螺旋线与螺旋槽匹配设置便于滚珠置于螺旋槽内,且能够减小内外筒发生位移时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长度小于外筒长度。保证内筒在外筒内有足够的位移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设置在内筒内侧壁上,绕内筒内壁一周形成圆筒;所述圆筒内孔直径小于雨伞外圆直径。便于吸水层充分挤压雨伞,同时增加摩擦力,便于内筒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上端内侧壁倾斜设置;使吸水层围成的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漏斗状,所漏斗开口直径大于雨水外圆直径。这样便于雨伞能够插入内筒中。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围成的圆筒由若干独立竖直设置在内筒内侧壁上的吸水条拼接而成;所述吸水条端面形状呈扇面形,且相邻两个吸水条间存在间隙。

由于吸水层较软,不具有导向作用,若雨伞没有沿着内筒轴线插入,则雨伞前端会撞到吸水层,并陷入其中,阻碍雨伞向下插入;当吸水层由多块吸水条拼接而成时,能够减小雨伞前端撞到吸水层的概率;使雨伞插入吸水条间的间隙,而不会阻碍雨伞的插入;吸水条越多,阻碍越小。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条由吸水棉布或吸水海绵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底盖;所述外筒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所顶盖内设置有伞柄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和/或顶盖和/或底盖上设置有吊绳和/或吊环。

由于上述结构,便于雨伞收纳在干燥筒内,便于携带。打开底盖时能够排出干燥筒内的积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干燥筒,结构简单,当雨伞插入其中时,吸水层能够吸附雨伞表面残留的雨水。同时雨水插入干燥筒内,盖上顶盖,便于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内筒结构图;

图3是内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雨伞干燥筒,它包括上下开口的外筒2和内筒3;所述内筒3设置在外筒2内,其内壁上设置有吸水层7;当雨伞从上至下插入内筒3内时,吸水层7与雨伞接触,吸附雨伞上的雨水,同时内筒3在外筒2内转动,且相对于外筒2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所述内筒3外侧壁上滚动设置有若干滚珠6;所述外筒2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开设有连续的螺旋槽5;所述滚珠6匹配设置在螺旋槽5内,当内筒3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外力时,滚珠6在螺旋槽5内移动,带动内筒3旋转,且使内筒3相对于外筒2在竖直方向上朝受力方向移动。

所述内筒3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滚珠安装槽,每个滚珠安装槽内均滚动设置有一个滚珠6;所滚珠安装槽从上至下沿内筒3外侧壁呈螺旋线排布,该螺旋线形状与外筒2内侧壁上的螺旋槽5相互匹配,使螺旋线上的每个滚珠6都能够嵌入外筒2内壁上的螺旋槽5内。所述滚珠在滚珠安装槽和螺旋槽内同时滚动。

所述内筒3长度小于外筒2长度。

其中外筒2长度为收纳时,伞身长度的1.5倍;内筒3长度为伞身收纳长度的1/3~2/3;内筒3的长度不宜过大,过大则竖直方向的擦拭效果不好,在外筒内的位移量不够;过小则摩擦力不够,内筒3不易转动。

所述吸水层7设置在内筒3内侧壁上,绕内筒3内壁一周形成圆筒;所述圆筒内孔直径小于雨伞外圆直径。

所述吸水层7上端内侧壁倾斜设置;使吸水层7围成的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漏斗状,所漏斗开口直径大于雨水外圆直径。

所述吸水层7围成的圆筒由若干独立竖直设置在内筒3内侧壁上的吸水条拼接而成;所述吸水条端面形状呈扇面形,且相邻两个吸水条间存在间隙。

所述吸水条个的数为5至10个,吸水条过少,会阻碍雨伞的插入,过多则雨伞与吸水条间的摩擦力变小,不利于内筒3转动,本实施例中,吸水条的个数采用6个。其间隙在1~3mm之间。

所述吸水条由吸水棉布或吸水海绵制成。

所述外筒2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底盖4;所述外筒2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1,顶盖1内设置有伞柄容纳腔。所述底盖4和顶盖1与外筒2螺纹连接。

所述外筒2和/或顶盖1和/或底盖4上设置有吊绳和/或吊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伞干燥筒,它包括上下开口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其内壁上设置有吸水层;当雨伞从上至下插入内筒内时,吸水层与雨伞接触,吸附雨伞上的雨水,同时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且相对于外筒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该干燥筒能够方便,快捷的除去雨伞上的雨水。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问达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