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9676发布日期:2018-06-16 00:09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灶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厨房用具,特别提供了一种隐藏式灶台。



背景技术:

煤气灶是通过向设在灶体及上盖之间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的方法,来补充燃烧时的空气的不足,进而促进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生成。

家庭厨房空间问题一直是所有人装修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中小户型的房子里尤其突出;厨房是平常生活中最频繁活动区域,我们会在里面做菜,做些面食,有小孩的家庭还有带着小孩子做些DIY的点心等等,在上面的一些用途中,我们可以明显的了解到做这些东西对厨房台面面积有着不同的需求,做菜所需较小、做面食次之、做DIY点心所需最大;面对这种需求随时可能变化的情形,厨房的面积怎么样才能有效、合理的利用是我们所关心的一大问题。

因此,如何对市场的灶台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点又能具有上述优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灶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式灶台,包括盖板、燃气灶、灶台、燃气开关、升降机构、液压缸及外附装置以及沿板翻折机构;所述盖板设置在灶台外,灶台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燃气灶,燃气灶上设有燃气开关;升降机构设置在燃气灶的两侧,液压缸及外附装置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侧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灶台的内部;沿板翻折机构设置在液压缸及外附装置上侧,沿板翻折机构的顶部与燃气灶侧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液压缸及外附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第二推杆、液压第一推杆以及液压外附推杆;液压第一推杆末端与液压缸相连,液压第一推杆头部固定安装在移块侧面上;液压第二推杆设置在液压第一推杆的外侧,液压第二推杆的固定连接在第一推杆上;所述液压第二推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液压外附推杆滑动连接在液压第二推杆上且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液压外附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燃气灶侧面的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轨、移块、旋轴A、旋轴B、旋轴C以及固定脚,移轨底面固定在灶台内部的凹槽底面上,移块卡接安装在移轨的轨道内部;移块的侧面上下均设有销轴,上销轴活动安装在旋轴A一端的通孔内,下销轴活动安装在旋轴B一端的通孔内部;旋轴A和旋轴B平行,旋轴A和旋轴B另一端的通孔套装在燃气灶侧面的凸起上;所述旋轴B中间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和旋轴C一端的销钉上,旋轴C另一端的圆柱活动安装在固定脚的通孔内部,固定脚底面固定在灶台内侧凹槽底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外附推杆为L型,L型头部开设有个缺口,缺口和移轴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沿板翻折机构、沿板槽、U型夹板、移轴、滑槽、限位轴以及沿板;所述沿板的个数为两个,铰接安装在燃气灶的前后两侧,沿板的底部开设有沿板槽;U型夹板固定安装在沿板槽内部,U型夹板的中间和底板上均开设有通孔,移轴前端侧面的销钉活动安装在U型夹板的中间通孔内部,滑槽套装在移轴上,滑槽固定安装在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U型夹板底板上的通孔套装在限位轴一端的销钉上;限位轴另一端的销轴固定在燃气灶的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液压缸及外附装置以及沿板翻折机构在燃气灶两侧均为对侧反向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沿板和燃气灶有两个连接点,一个为沿板翻折机构连接,另一个为合页铰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气灶上侧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是让燃气灶能上下平移,沿板翻折机构是可以让沿板翻折到90°垂直于燃气灶平面,当燃气灶下沉后支撑盖板,让盖板和整个台面平整;实现了可折叠并且能将燃气灶隐藏到台面下,可以在切菜时候将燃气灶隐藏到台面下,也可以擀面条、做DIY点心等等需要较大面积的活动,这样节约厨房空间同时厨房也可做他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隐藏式灶台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隐藏灶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液压缸及外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沿板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升降机构、沿板翻折机构、液压缸及外附装置所处位置示意图;

图8为一种隐藏式灶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隐藏式灶台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17为燃气灶下降过程的剖视图以及液压缸及外附装置对应状态示意图

图中:盖板1、燃气灶2、灶台3、燃气开关4、升降机构5、移轨501、移块502、旋轴A503、旋轴B504、旋轴C505、固定脚506、液压缸及外附装置6、液压缸601、液压第二推杆602、液压第一推杆603、液压外附推杆604、限位块A605、限位块B606、沿板翻折机构7、沿板槽701、U型夹板702、移轴703、滑槽704、限位轴705、沿板7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隐藏式灶台,包括盖板1、燃气灶2、灶台3、燃气开关4、升降机构5、液压缸及外附装置6以及沿板翻折机构7;所述盖板1设置在灶台3外,灶台3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燃气灶2,燃气灶2上设有燃气开关4;升降机构5设置在燃气灶2的两侧,液压缸及外附装置6设置在升降机构5的侧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灶台3的内部;沿板翻折机构7设置在液压缸及外附装置6上侧,沿板翻折机构7的顶部与燃气灶2侧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液压缸及外附装置6包括液压缸601、液压第二推杆602、液压第一推杆603以及液压外附推杆604;液压第一推杆603末端与液压缸601相连,液压缸控制第一推杆外推还是回程,液压第一推杆603头部固定安装在移块502侧面上;液压第二推杆602设置在液压第一推杆603的外侧,液压第二推杆602的固定连接在第一推杆601上;液压缸601控制液压第二推杆602外推还是回程;所述液压第二推杆602上设有两个限位块605,液压外附推杆604滑动连接在液压第二推杆602上且位于两个限位块605之间,液压外附推杆604的另一端设置在燃气灶2侧面的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移轨501、移块502、旋轴A503、旋轴B504、旋轴C505以及固定脚506,移轨501底面固定在灶台3内部的凹槽底面上,移块502卡接安装在移轨501的轨道内部,移块502可以在移轨501上移动;移块502的侧面上下均设有销轴,上销轴活动安装在旋轴A503一端的通孔内,下销轴活动安装在旋轴B504一端的通孔内部;旋轴A503和旋轴B504平行,旋轴A503和旋轴B504另一端的通孔套装在燃气灶2侧面的凸起上;所述旋轴B504中间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和旋轴C505一端的销钉上,旋轴C505另一端的圆柱活动安装在506固定脚的通孔内部,固定脚506底面固定在灶台内侧凹槽底上。

所述液压外附推杆604为L型,L型头部开设有个缺口,缺口和移轴703配合。

所述沿板翻折机构7、沿板槽701、U型夹板702、移轴703、滑槽704、限位轴705以及沿板706;所述沿板706的个数为两个,铰接安装在燃气灶2的前后两侧,沿板706的底部开设有沿板槽701;U型夹板702固定安装在沿板槽701内部,U型夹板702的中间和底板上均开设有通孔,移轴703前端侧面的销钉活动安装在U型夹板702的中间通孔内部,滑槽704套装在移轴703上,滑槽704固定安装在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U型夹板702底板上的通孔套装在限位轴705一端的销钉上;限位轴705另一端的销轴固定在燃气灶2的液压外附推杆活动槽内部。

所述升降机构5、液压缸6及外附装置以及沿板翻折机构7在燃气灶2两侧均为对侧反向放置。

所述沿板706和燃气灶2有两个连接点,一个为沿板翻折机构7连接,另一个为合页铰接。

所述燃气灶2上侧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支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燃气灶上升过程时,液压第一推杆推动移块向固定脚方向滑动,固定脚保持固定不动,旋轴B中间通孔和固定脚通孔间的距离一直保持为旋轴C的长度,旋轴A和旋轴B平行,在旋轴C的制约下,燃气灶向上平移,与此同时,液压第二推杆在限位块B的作用下向向固定脚方向移动,移轴后移U型夹板转到和移轴一个水平方向上,沿板和燃气灶平面水平;

燃气灶下降过程时,液压第一推杆推动移块向固定脚反方向滑动,固定脚保持固定不动,旋轴B中间通孔和固定脚通孔间的距离一直保持为旋轴C的长度,旋轴A和旋轴B平行,在旋轴C的制约下,燃气灶向下平移,与此同时,液压第二推杆在限位块A的作用下向向固定脚反方向移动,移轴前推U型夹板旋转直到移轴垂直状态,沿板和燃气灶平面垂直,沿板沿着灶台的斜面转动到垂直燃气灶平面和燃气灶下降同时进行,燃气灶下降到位后,最后盖上盖板,灶台平面保留着一个平面状态,这平面上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其他用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