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342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或空气调节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推动了建筑节能和空调设备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通过其运行来实现对新风的降温和除湿处理,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但现有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对回风进行喷淋降温处理的水源均来自外部自来水或集中供水,存在耗水量较大、能耗较高的问题;且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是直接排掉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耗低的优点,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具有蒸发冷却系统的新风机组中,可实现对冷凝水的有效回收利用,并能提高机组的整体能效比。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组其耗水量大、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板式换热器、蒸发冷却室、压缩机、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板式换热器中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交错分布,板式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腔的左端中部;所述蒸发冷却室设置于壳体内腔的上部且处于板式换热器的右侧,蒸发冷却室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蒸发冷却室的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压缩机设置于壳体中且处于板式换热器的下侧;所述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从左至右并排设置于壳体中且处于蒸发冷却室的下侧,表冷器和蒸发器的下侧设有冷凝水盘,蒸发冷却室底部的集水槽连接有导流管,并使导流管的下端伸入冷凝水盘中,冷凝水盘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冷却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连接,连接管上设有循环水泵;

新风依次通过进风口、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风道、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到达送风口的通路上设有送风风道;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蒸发冷却室、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风道到达排风口的通路上设有回风风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送风风道中且处于再热器和送风口之间还设有送风风机;所述回风风道中且处于蒸发冷却室和回风口之间还设有排风风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进风口、排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均安装有连接法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中,所述冷凝水盘上还设有溢流管和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补水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板式换热器、蒸发冷却室、压缩机、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并在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在壳体的右侧壁上设置送风口和回风口。在板式换热器中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交错分布,让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腔的的左端中部。让蒸发冷却室设置在壳体内腔的上部且处于板式换热器的右侧,在蒸发冷却室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在蒸发冷却室的底部设置集水槽。让压缩机设置于壳体中且处于板式换热器的下侧。让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壳体中且处于蒸发冷却室的下侧。在表冷器和蒸发器的下侧设置冷凝水盘,让蒸发冷却室底部的集水槽连接导流管,并使导流管的下端伸入冷凝水盘中,让冷凝水盘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冷却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连接,并在连接管上设置循环水泵。同时,在新风依次通过进风口、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风道、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器到达送风口的通路上设置送风风道;在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蒸发冷却室、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风道到达排风口的通路上设置回风风道。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耗低的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与具有蒸发冷却系统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组合使用,将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对应与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而将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作为组合设备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使用。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水盘可收集表冷器和蒸发器在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连接管和循环水泵将冷凝水输送到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可对通过蒸发冷却室的回风进行有效降温,从而使回风与新风在板式换热器内的热交换效果显著提升,即对新风预处理效果更佳,从而可大幅节省表冷器和蒸发器的冷量消耗,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机组整体能效比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凝结水(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可大大降低整体机组的耗水量,通过冷凝水盘收集的冷凝水,在绝大多数工况下均可满足蒸发喷淋水量的需求,且凝结水具有自来水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温度相对较低,对于蒸发冷却系统而言低温水喷淋对空气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板式换热器2、蒸发冷却室3、压缩机4、表冷器5、蒸发器6和再热器7。在壳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进风口11和排风口12,在壳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在板式换热器2中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交错分布,并让板式换热器2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左端中部。让蒸发冷却室3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上部且处于板式换热器2的右侧,在蒸发冷却室3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31,在蒸发冷却室3的底部设置集水槽32。让压缩机4设置在壳体1中且处于板式换热器2的下侧。让表冷器5、蒸发器6和再热器7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壳体1中且处于蒸发冷却室3的下侧,在表冷器5和蒸发器6的下侧设置冷凝水盘33,以便收集冷凝水,让蒸发冷却室3底部的集水槽32连接导流管34,并使导流管34的下端伸入冷凝水盘33中,以便使喷淋后的冷凝水回流到冷凝水盘33中,让冷凝水盘33通过连接管35与蒸发冷却室3顶部的喷淋装置31连接,并在连接管35上设置循环水泵36,以便将冷凝水盘33中的冷凝水输送到喷淋装置31进行喷淋。同时,在新风依次通过进风口11、板式换热器2的第一风道、表冷器5、蒸发器6和再热器7到达送风口13的通路上设置送风风道;在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蒸发冷却室3、板式换热器2的第二风道到达排风口12的通路上设有回风风道。需要说明的是,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是通过设置在壳体1中的风道隔板实现的。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耗低的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与具有蒸发冷却系统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组合使用,将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11和排风口12对应与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而将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作为组合设备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使用。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水盘33可收集表冷器5和蒸发器6在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连接管35和循环水泵36将冷凝水输送到喷淋装置31进行喷淋,可对通过蒸发冷却室3的回风进行有效降温,从而使回风与新风在板式换热器2内的热交换效果显著提升,即对新风预处理效果更佳,从而可大幅节省表冷器5和蒸发器6的冷量消耗,并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机组整体能效比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凝结水(即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可大大降低整体机组的耗水量,通过冷凝水盘33收集的冷凝水,在绝大多数工况下均可满足蒸发喷淋水量的需求,且凝结水具有自来水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温度相对较低,对于蒸发冷却系统而言低温水喷淋对空气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由喷淋装置31、冷凝水盘33以及连接管35和循环水泵36构成的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对回风进行直接蒸发冷却处理的,其对间接蒸发冷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同样适用。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在送风风道中且处于再热器7和送风口13之间的位置设置送风风机8,以便于引流新风;同样的,在回风风道中且处于蒸发冷却室3和回风口14之间设置排风风机9,以便于引流回风。需要说明的是,送风风机8和排风风机9不限于以上列举结构设置,还可采用其他结构设置方式或在装置壳体外的风道中设置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只要能引流新风和回风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同时,为提高安装连接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在进风口11、排风口12、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均设置了连接法兰。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在冷凝水盘上设置了溢流管37和补水管38,并在补水管38上设置了补水阀。这一结构设置,当冷凝水量较大时,在保证蒸发冷却室3喷淋需求量的基础上可通过溢流管将多余的冷凝水排除;而当冷凝水量较少时,通过补水管38和补水阀可进行适当补水,以确保循环水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功能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了实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并没有对压缩机4、表冷器5、蒸发器6和再热器7的连接关系进行详尽的描述,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属于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其设置方式或相互连接关系。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