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670阅读:1240来源:国知局
滤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空气滤网的结构有关,特别指一种可供使用者迅速判断滤网脏污程度的滤网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清净机、冷气或车用的空气滤清器是使用滤网过滤空气,藉以滤除灰尘及杂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而被滤除的灰尘及杂质则残留于滤网上,当累积过多灰尘时,该滤网的过滤效果会降低,此时需要更换新的滤网,才能维持良好的过滤效果。

但滤网上究竟要累积多少灰尘才是更换新滤网的时机并没有判断的准则,有些使用者会为了省下更换的费用而继续使用,有些使用者则过于频繁地更换,上述两种情形分别具有过滤效果变差及造成更换成本的浪费等缺点,因此必须对于现有的滤网结构加以改良,使其易于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再者,目前市面上也常见有添加活性碳以增强其过滤效果的滤网,然而因添加有活性碳,所以此种活性碳滤网在制成后即会呈现黑灰色,更会导致使用者不容易判断出滤网的脏污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网结构,其在过滤层设有一判断部,以供使用者可通过灰尘遮蔽该判断部的程度而作为是否更换滤网的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结构,其包括有:

一滤网本体,具有一过滤层;

一判断部,覆设于该滤网本体的过滤层上可目视的位置,该判断部的覆设面积小于该过滤层的整体面积,并可以肉眼区分该判断部与该过滤层,通过灰尘遮蔽该判断部的程度以作为判断该过滤层脏污的依据。

较佳地,该判断部为一印刷于该过滤层的表面上的印刷层所构成。

较佳地,该判断部为一粘贴于该过滤层的表面上的贴纸所构成。

较佳地,该过滤层在该判断部的旁侧更设有一对照部,该对照部的覆设面积小于该过滤层的整体面积,且该对照部预设有一特定深度的颜色。且更进一步地,该对照部可为一印刷于该过滤层的表面上的印刷层或一粘贴于该过滤层的表面上的贴纸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结构,其在过滤层设有一判断部,以供使用者可通过灰尘遮蔽该判断部的程度而作为是否更换滤网的依据,判断更为方便、准确。

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冷气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空气清净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车用空气滤清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以显示当灰尘逐渐遮蔽判断部时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包括有一滤网本体1,该滤网本体1具有一过滤层11,其中该过滤层11可为不织布材质所制成。该过滤层11经连续弯折形成波浪状,藉此在单位长度内增加该滤网本体1可用以过滤空气的面积,增加过滤效果。

承上,在该过滤层11的表面上可目视的位置覆设有一判断部21,该判断部21的覆设面积小于该过滤层11的整体面积,并可以肉眼区分该判断部21与该过滤层11,通过灰尘遮蔽该判断部21的程度以作为判断该过滤层11脏污的依据,而可用以供使用者决定是否更换该滤网本体。在此第一实施例中,该判断部21是由网版印刷方式于该过滤层11的表面上形成一呈长条状且可与该过滤层11明显区分的印刷层所构成;更进一步地,为了供使用者能明显判读该过滤层11与该判断部21,更可将由印刷层构成的判断部21制成与该过滤层11具有不同的颜色或不同深浅,而可以肉眼快速分辨出该过滤层11与该判断部,并判断出其脏污程度。

以上述构件及配置方式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如图3所示的冷气机3、如图4所示的空气清净机4或如图5所示的车用空气滤清器5。而该滤网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被该滤网本体1滤除的灰尘9会累积在该过滤层11,因而形成如图6所示灰尘9逐渐遮蔽该判断部21的现象;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累积的灰尘9逐渐增多,以致该判断部21被遮蔽的程度逐渐增加,使用者即可依据该判断部21被遮蔽的程度,以决定是否更换新品。例如,当该判断部21被灰尘9完全遮蔽,而导致逾越该判断部21的可视度时,即表示累积的灰尘9已经太多,足以影响过滤效果,则使用者即可迅速判断该滤网本体11必须马上进行更换,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据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判断部21被灰尘9遮蔽的程度作为判断是否脏污而需要更换的标准,而能在过滤效能与更换成本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另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而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判断部21B也可由一贴纸所构成。通过将该贴纸粘贴于该过滤层11可目视的表面上,而同样可在该滤网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灰尘9将逐渐累积并遮蔽该贴纸,进而达到如同前述实施例的功效。当然,此一实施例由贴纸所构成的判断部21B,也可在制造时制成与该过滤层11具有不同的颜色或不同深浅,以方便使用者后续进行判断。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滤网本体1具有一过滤层11,且在该过滤层11的表面上可目视的位置覆设有一判断部21及一对照部22,该判断部21与该对照部22的覆设面积分别小于该过滤层11的整体面积,且该对照部22更预设有一特定深度的颜色,藉此即可作为使用者用以比对该判断部21是否脏污的对照基准。意即,当覆盖于该判断部21上的灰尘达到该对照部22所预设的颜色时,使用者即可迅速判断该滤网本体11必须马上进行更换。更进一步地,该对照部22同样可为一印刷于该过滤层11的表面上的另一印刷层所构成,或是由一粘贴于该过滤层11的表面上的另一贴纸所构成。

以上实施例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综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实用新型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因此依法提出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