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6233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炉内温度测量领域,特指一种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AMS2750E的要求,目前的所有真空炉都要定期进行温度均匀性测量,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过炉门附近的法兰口,插入直径约1-3mm,长度约1500-2000mm的N型铠装热电偶,炉内放置一个测温料架,并将 N型热电偶盘绕,让N型热电偶末端绑定在测温料架的9个测温点上。由于N型热电偶测温上限位1100摄氏度,不适合1100摄氏度以上温度均匀性测量,而很多航空客户应用的是高温领域,工作温度常为1300摄氏度,一般真空炉配置的N型馈入式温度均匀性测试系统无法测量该温度。而S 型热电偶可以测量1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虽然理论上可以加固S型热电偶制作成直径3mm,长度约2000mm的馈入形式,但因为S型热电偶丝材极其昂贵,做成2米的长度,需要定制,且造价约5万人民币1只,作为消耗品根本无法承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解决的现有的馈入式温度测试系统为满足测量需求采用S 型热电偶而使得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用于测量真空炉内的温度,所述测量系统包括:

装设于真空炉的壳体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炉的内部相连通的贯穿孔;

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并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结构上的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真空炉的内部并形成测温端部,所述热电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真空炉的外部形成温度输出端部;以及

固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并套设于所述热电偶的密封件,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热电偶和所述安装结构的连接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真空炉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采用直插热电偶的安装方案,使得热电偶可依据测量需要选择任意类型,且相对于馈入式温度测量系统能够极大的节省热电偶丝材的使用长度,从而降低测量系统的成本,解决现有的馈入式温度测试系统为满足测量需求采用S型热电偶而使得成本较高的问题。若采用S型热电偶,可以测量真空炉在0摄氏度至1600 摄氏度的温度均匀性,且测量精度高。热电偶采用直插式,还起到了方便安装以及更换的作用,由于热电偶为消耗品,在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进行更换,直插式的安装方式也方便了热电偶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呈杆状。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真空炉内置有测温料架,所述测温料架的角部和中心处形成测温点;

所述热电偶的测温端部对应设于所述测温点处。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温点为9个,所述热电偶也为9个。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为S型热电偶或B型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陶瓷管。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的根部设有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偶的长度在500mm至600m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装设于真空炉的一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装设于真空炉的另一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馈入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中因热电偶的盘绕式安装而使得热电偶丝材用料多,从而针对贵金属热电偶丝材时会使得测量系统的成本极高,且热电偶为消耗品,这样就导致真空炉的使用成本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插式代替盘绕式安装,能够极大的减小热电偶丝材的用料量,从而降低测量系统的成本,能够根据测量需求而选择对应型号的热电偶,且还能有效的控制成本。热电偶采用直插式,还起到了方便安装以及更换的作用,由于热电偶为消耗品,在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进行更换,直插式的安装方式也方便了热电偶的更换。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20装设于真空炉10上,用于测量真空炉10内的温度,该测量系统20包括安装结构 21、热电偶22、以及密封件23,安装结构21装设在真空炉10的壳体101 上,在安装结构21上开设有与真空炉10的内部相连通的贯穿孔,较佳地,在真空炉10的壳体101上开孔,然后在开孔处固定安装结构21;热电偶22 插设于贯穿孔并安装固定在安装结构21上,热电偶22的第一端伸入真空炉 10的内部并形成测温端部221,热电偶2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真空炉10的外侧形成温度输出端部222,利用测温端部221测量真空炉10内部的温度,然后通过温度输出端部222将测量的温度输出,较佳地,在温度输出端部222处连接数据采集仪,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热电偶22测量得到的温度的信号,然后分析真空炉10内的温度均匀性是否合格。密封件23 固设在安装结构21上并套设在热电偶22上,通过密封件23密封热电偶22 和安装结构21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23的密封,确保真空炉10内部的密封,该密封胶23位于真空炉10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直插式温度均匀性测量系统采用直插热电偶的安装方式,使得热电偶可依据测量需要选择任意类型,且相对于馈入式温度测量系统能够极大的节省热电偶丝材的使用长度,从而降低测量系统的成本,解决现有的馈入式温度测试系统为满足测量需求采用S型热电偶而使得成本较高的问题。若采用S型热电偶,可以测量真空炉在0摄氏度至1600 摄氏度的温度均匀性,且测量精度高。利用直插热电偶的安装方式,可以方便热电偶的更换及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热电偶22呈杆状。更进一步地,为提高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热电偶22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真空炉10内置有测温料架 104,该测温料架104置于真空炉10内部的热区102内,该热区102的周围围设隔热层103,为便于热电偶22穿过隔热层103进入热区102,在隔热层103上对应热电偶22的位置开设通孔,热电偶22的测量端部221从通孔穿过隔热层103并置于热区102内。测量料架104的角部和中心处形成测温点1041,热电偶22的测温端部221对应设于测温点1041处,用于测量测温点1041处的温度。测量料架104为方形框架结构,测量点1041 有9个,相应地,热电偶22也设置为9个。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热电偶22采用S型热电偶或B型热电偶。能够测量1100摄氏度以上的真空炉温度均匀性。采用S型热电偶或B型热电偶使得测量系统能够测量真空炉在0摄氏度至1600摄氏度的温度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热电偶22包括保护套,该保护套为陶瓷管。热电偶22的根部设有金属管。热电偶22的长度在500mm 至600mm之间。较佳地,热电偶22长度为550mm。热电偶22的金属管的外径为9.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安装结构21包括安装支管211 和安装法兰212,在真空炉10的壳体101上开孔,在开孔处固定连接安装支管211,将安装法兰212固定在安装支管211上远离真空炉10的端部上。安装法兰212上位于外部的法兰板为法兰盲板,在法兰盲板上开孔以便热电偶22穿过,法兰盲板的开孔处焊接密封件23,密封件23起到密封法兰盲板上的开孔,安装热电偶时,将热电偶穿过密封件23、法兰盲板以及安装支管211并插入至真空炉10内部,热电偶通过密封件密封,并且伸入到真空炉内部的热区内,安装热电偶时,调整热电偶的插入深度,使得热电偶的测温端部对应置于测温料架104上的测温点1041处。将数据采集仪与热电偶的温度输出端部连接,用于采集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完成真空炉的温度均匀性测试,并且根据采集的温度分析真空炉内温度均匀性是否合格。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