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451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烟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烟风机。



背景技术:

又称吸油烟机、抽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在部队训练过程中,通常会配置炊事班提供餐饮保障,而炊事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曝露在油烟环境中,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现有的排烟风机通常并不适合炊事班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烟风机,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于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转轴的顶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外壳体的内壁,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烟道,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底板进入烟道中,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扇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设置有连通于烟道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内壳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均成圆柱形壳体,且二者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的底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排烟风机,通过将底座上接入排烟管道上,利用电源驱动电机,进而带动转轴上安装的扇叶,扇叶在烟道中高速转动,将烟气从排烟管中抽出,烟气经过烟道的顶部进行高空排放,防止烟气的二次进入,减小烟气对周围的影响,通过封盖和密封条可以有效的防止烟气入侵内壳体内部,保护了电机和转轴,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盖、2主动轮、3电机、4内壳体、5连接板、6底板、7扇叶、8底座、9烟道、10外壳体、11轴承座、12从动轮、13转轴、14固定板、15传动带、16隔板、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排烟风机,包括内壳体4和外壳体10,所述内壳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上方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隔板16的另一侧通过轴承座11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2,所述主动轮2通过传动带15连接于从动轮12,所述从动轮12安装在转轴13的顶部,所述内壳体4的外壁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0的内壁,所述内壳体4与外壳体10之间设有烟道9,所述转轴13的底端贯穿底板6进入烟道9中,所述转轴13的底端安装有扇叶7,所述外壳体10的底部设有底座8,所述底座8通过螺栓17与底板6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1,对内壳体4进行保护,防止烟气进入内壳体4内部,腐蚀电机3和转轴13。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8的中心处设置有连通于烟道9的通道,在扇叶7的转动下,烟气经烟道9从顶部进行高空排放,减小烟气对周围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6与内壳体4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条,防止烟气入侵,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4与外壳体10均成圆柱形壳体,且二者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内壳体4与外壳体1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6的底部固定在固定板14上,所述固定板14通过螺钉固定在的底板6上表面,便于隔板16的装卸,有利于对安装在隔板16上的电机3以及转轴13进行检修和维护,便于操作。

具体的,使用时,将底座8上接入排烟管道上,通过电源驱动电机3,进而带动转轴13上安装的扇叶7,利用扇叶7在烟道9中高速转动,将烟气从排烟管中抽出,烟气经过烟道9的顶部进行高空排放,防止烟气的二次进入,减小烟气对周围的影响,通过封盖1和密封条可以有效的防止烟气入侵内壳体4内部,保护了电机3和转轴13,提高了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