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800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属于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烟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了大众消费品,其主要功能就是排走厨房内因烹饪产生的油烟和废气。目前,常见的油烟机一般都设有风道、风机、滤油网和集油杯,风机将风排到风道内,集油杯收集从滤油网流下来的油污,长时间使用后,虽然有集油杯存在,但在风道内和风机上会发现都会油污积累,处理起来特别费劲耗时,并且,造成风机负荷增大,抽吸力下降;另外,滤油网和集油杯卸下来后,处理起来也特别费事。

为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水洗式油烟机,如专利号为ZL9920958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清洗吸油烟机》(授权公告号:CN2373711Y),该专利包括吸油烟机主机,其特征是: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旁设有储液器,储液器内有一清洗泵,输液管的一端与清洗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喷淋头连通,喷淋头面对离心式风机中的叶轮且固定在主机上。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02272678.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清洗的抽油烟机》(授权公告号:CN2566158Y)。

上述专利油烟机内产生的水如何处理,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解答,且储液器安装及更换较为不便,需要改进。

在此基础上,又有很多改进专利出现,如专利号为ZL200610107966.0的中国发明专利《抽油烟机》(授权公告号:CN100535530C),对进入油烟机内的空气热交换并进行水帘式清洗然后由排风道排出,而水通过一循环泵实现循环;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145732.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综合性全自动油烟机》(授权公告号:CN201359311Y),该专利采用雾化方式结合滤清网来收集油滴净化空气。但上述专利由于结构布置欠考虑,使水与空气混合密度不够,导致油烟水洗效果不佳,风机还是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清洁,而专利ZL200820145732.X中还需要另外设置防护罩,势必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将油烟水洗过滤充分的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将油烟水洗过滤与风机水冷结合在一起的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有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将油烟水洗过滤与水雾油烟结合在一起的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包括罩壳、风机、集烟罩、导烟板及集油杯,前述的风机设于罩壳内,前述的集烟罩(设于罩壳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前述的导烟板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从而在导烟板与集烟罩二者之间形成有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吸油烟机还包括

承液盘,呈环状设于前述罩壳的进风口并位于导烟板上方,中部形成供烟气进入罩壳的中空通道,该承液盘的盘面上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水幕孔;

挡板,设于前述承液盘上方并正对承液盘的中空通道,该挡板外周与罩壳内壁之间具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以及

出水管,呈环状或绕着设于前述挡板边缘设置并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水孔,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液管路;

所述挡板的下端面与前述承液盘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重水幕区域,所述的承液盘承接出水孔内流出来的清洗水或清洗液,所述承液盘的下端面与导烟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二重水幕区域,所述导烟板能承接第一水幕孔内流出来的清洗水或清洗液并引流至集油杯。

所述风机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水冷管路,所述第一出液管路流经前述的水冷管路后进入到出水管中。水冷管路经过风机外壳将风机产生的热量带着,从而提高风机运行的稳定性,水冷管路内的水被加热,利于后续的对油烟的过滤,一举二得。

进一步,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设有辐射状布置的散热片,所述的水冷管路绕制于散热片外周。

水冷管路的布置优选如下之一:

第一种,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嵌入槽,对应地,所述的水冷管路则嵌设于前述的嵌入槽内。

第二种,所述水冷管路呈S状绕制相邻的散热片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水冷管路至少包括并列连接的两个水冷支路,前述的两个水冷支路围成一圆环设于风机的外壳上。

所述的集油杯具有排水管,所述罩壳的顶端设有储液箱,该储液箱的进水端连接前述的排水管从而构成循环回路,前述循环回路中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循环清洗。只要定期更换清洗水或清洗液即可。

出水管优选如下设置:所述挡板上端面的外周具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侧面与出水管外壁吻合且底部开设有第二水幕孔,所述的出水管呈环状设于环形凹槽内且出水管的出水孔对应环形凹槽的第二水幕孔设置。

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第二水幕孔自外向内分至少两排布置,并且,相邻两排的第二水幕孔错开布置。可以形成双层或多层动态水过滤网,水清洗更加彻底。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四周均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承液盘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水幕孔。

进一步,所述承液盘内圈的上端面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向下倾斜而形成导流面。

所述的储液箱连接有第二出液管路,该第二出液管路的出液端设有雾化喷嘴,该雾化喷嘴的喷出方向对应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并且,前述的第二出液管路上设有抽水泵。雾化喷嘴产生水雾,水雾与油烟结合,可以提高油脂分离度,另外可以保持叶轮和蜗壳内腔湿润,从而不会出现因长时间工作而导致油垢堆积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幕孔的自外向内分至少两排布置,并且,相邻两排的第一水幕孔错开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导烟板边缘周向具有高出上端面的挡水部,并且,靠近里侧邻近集油杯的挡水部开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所述导烟板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利于清洗水或清洗液的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油烟先从导烟板和与集烟罩之间的油烟通道进入,经过第一水幕孔的清洗水过滤,完成一次水幕过滤,然后从承液盘的中空通道上升,再经过出水孔的清洗水过滤,完成第二次水幕过滤,然后经过二次水幕过滤的烟气,其中的油脂被收集,利于提高排放油烟的环保性,同时,可以提高吸油烟机的清洁度,降低了清洗难度和强度。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利于维护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立体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组合图。

图4为图3中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放大图。

图7为图3中导烟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承液盘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正面水幕过滤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侧面水幕过滤示意图。

图11为8为实施例1工作原理图。

图12为图3中水冷管路与风机组合放大图。

图13为实施例2中水冷管路与风机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幕双重过滤吸油烟机包括罩壳5、风机52、集烟罩51、承液盘3、导烟板3a、集油杯4、挡板1、水冷管路22、出水管2、储液箱6、抽水泵64及循环泵7(如图11所示)。风机52设于罩壳5内,集烟罩51设于罩壳5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储液箱6连接有第一出液管路61。

导烟板3a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51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从而在导烟板3a与集烟罩51二者之间形成有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如图7所示,导烟板3a边缘周向具有高出上端面的挡水部31a,并且,靠近里侧邻近集油杯4的挡水部31a开设有排水孔32a。导烟板3a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结合图3和图12,风机52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水冷管路22。具体地,风机52的外壳上设有辐射状布置的散热片53,水冷管路22绕制于散热片53外周。水冷管路22呈S状绕制相邻的散热片53之间。水冷管路22包括并列连接的两个水冷支路221,两个水冷支路221围成一圆环设于风机52的外壳上。水冷管路22经过风机外壳将风机产生的热量带着,从而提高风机运行的稳定性,水冷管路22内的水被加热,利于后续的对油烟的过滤,一举二得。

结合图3和图8所示,承液盘3呈环状设于罩壳5的进风口并位于导烟板3a上方,中部形成供烟气进入罩壳5的中空通道31;承液盘3内圈的上端面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向下倾斜而形成导流面33。承液盘3的盘面上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水幕孔32;第一水幕孔32的自外向内分两排布置,并且,相邻两排的第一水幕孔32错开布置。

挡板1设于承液盘3上方并正对承液盘3的中空通道31,具体地,挡板1通过周围的四个连接皮与罩壳5内壁连接,该挡板1外周与罩壳5内壁之间具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

结合图4所示,出水管2呈环状设于挡板1边缘设置并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水孔21,出水孔21布置于出水管2的四周,该出水管2的进水端经冷水管路22与第一出液管路61连通。

如图5和图6所示,挡板1上端面的外周具有环形凹槽11,该环形凹槽11内侧面与出水管2外壁吻合且底部开设有第二水幕孔12,出水管2呈环状设于环形凹槽11内且出水管2的出水孔21对应环形凹槽11的第二水幕孔12设置。环形凹槽11内的第二水幕孔12自外向内分两排布置,并且,相邻两排的第二水幕孔12错开布置。

挡板1的下端面与承液盘3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重水幕区域,承液盘3的下端面与导烟板3a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二重水幕区域,导烟板3a能承接第一水幕孔32内流出来的清洗水或清洗液并引流至集油杯4。

集油杯4具有排水管41,结合图9所示,储液箱6的进水端连接排水管41从而构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中设有循环泵7(见图11所示)。循环泵7能将集油杯4内的清洗水输送到出水管2中。

结合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储液箱6设于罩壳5顶端,罩壳5连接有第二出液管路62,第二出液管路62的出液端设有雾化喷嘴63,该雾化喷嘴63的喷出方向对应风机52的进风口设置,罩壳5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供第二出液管路62贯穿设置的安装孔。抽水泵64设于第二出液管路62上,用于提供水源压力。

图9和图10所示,进来的油烟先从导烟板3a和与集烟罩51之间的油烟通道进入,经过第一水幕孔32的清洗水过滤,完成一次水幕过滤,然后从承液盘3的中空通道31上升,再经过出水孔的清洗水过滤,完成第二次水幕过滤,再从挡板1与罩壳5内壁的之间的间隙进入风机52,进行水洗过滤将烟气中的油脂收集,利于提高排放油烟的环保性。

结合图11所示,储液箱6内的清洗水利用循环泵7通过第一出液管路61输送到水冷管路22内,对风机52进行降温处理,然后进入到出水管2内,接着进入到出水管2的出水孔21,经挡板上的第二水幕孔12,滴落到承液盘3上,清洗水从第一水幕孔32滴到导烟板3a上,导烟板3a将清洗水引到集油杯4内,最后经排水管41回到储液箱6内。同时,储液箱6内的清洗水通过第二出液管路62在抽水泵64作用下,从雾化喷嘴63喷出,产生水雾,水雾与油烟结合,可以提高油脂分离度,另外可以保持叶轮和蜗壳内腔湿润,从而不会出现因长时间工作而导致油垢堆积的情况发生。

在吸油烟机进风通道中形成上下两层内外错层水幕动态过滤网,而且在吸油烟机工作时,还会往进风通道中喷射水雾,双重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烟机对油脂的吸收效果。水幕和水雾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进风通道中水的比重,叶轮与蜗壳更不容易出现油垢沉积积结的情况,降低了清洗烟机的次数和难度。

水幕的水源先流经电机外部的散热结构,对电机起到了较好的水冷散热效果,可以大大降低油烟机工作时电机的温升,使电机工作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油烟机的性能和吸烟效果。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53上开设有嵌入槽531,对应地,水冷管路22则嵌设于嵌入槽531内,水冷管路22包括并列连接的两对水冷支路221,其中对应的两个水冷支路221围成一圆环设于风机52的散热片53上。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