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641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肥烘干机,尤其涉及一种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目前,传统的烘干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高温烘干或在露天进行晒干,采用人工烘干方式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长时间的高温烘干使得有机肥失去活性,肥效减弱,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和工作效率高的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传统的烘干方法采用人工进行高温烘干或在露天进行晒干,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长时间的高温烘干使得有机肥失去活性,肥效减弱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和工作效率高的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包括有底板、固定座、处理框、左右移动机构、烘干机构和安装架;安装架安装于底板顶部一端;左右移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架与底板之间,用于调节有机肥的水平位置;固定座固接于左右移动机构输出端,处理框放置于固定座,烘干机构安装于安装架内顶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

优选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移动板、连接杆、第一支杆、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支杆、齿轮、齿条、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固接于底板顶部,移动板底部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轨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靠近安装架内侧壁;齿条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支杆固接于齿条底部;连接杆一端部铰接于第一支杆底部,另一端部铰接于移动板一侧部;第二支杆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远离安装架内侧壁;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一电机底端;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且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烘干机构包括有导向板、固定杆、凸轮、第二电机、滚轮、安装板、弹性件、升降杆、拨散块和烘干器;导向板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远离第二支杆,并开有导向孔;固定杆固接于导向板内侧壁,第二电机安装于固定杆一侧部,凸轮固接于第二电机输出端;滚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且与凸轮相配合;弹性件套接于升降杆外侧;升降杆顶端固接于安装板底部,升降杆底端贯穿导向孔,并与烘干器固接;拨散块等间距固接于烘干器底部。

优选地,本装置还包括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安装于烘干机构底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吹风机构包括有安装座、电动绕线轮、拉线、第三电机、风叶和第二转轴;安装座安装于导向板底部,且远离升降杆;第三电机铰接于安装座底部;两电动绕线轮对称安装于安装座安装于导向板底部,且远离升降杆,位于安装座两侧,并通过拉线与第三电机连接;第二转轴固接于第三电机输出端,风叶固接于第二转轴。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拉线为钢丝线。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有机肥进行烘干处理时,工人将有机肥倒入处理框内,将装有有机肥的处理框安装于固定座上,工人控制左右移动机构运作,左右移动机构的移动部件带动固定座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处理框向左或向右移动,当移动到烘干机构输出端下方时,工人停止左右移动机构运作,控制烘干机构运作,烘干机构的升降部件带动烘干部件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左右移动机构的移动部件带动固定座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处理框左右移动,进而烘干机构与左右移动机构相互配合,使得烘干处理更加充分均匀。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移动板、连接杆、第一支杆、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支杆、齿轮、齿条、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固接于底板顶部,移动板底部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轨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靠近安装架内侧壁;齿条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支杆固接于齿条底部;连接杆一端部铰接于第一支杆底部,另一端部铰接于移动板一侧部;第二支杆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远离安装架内侧壁;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一电机底端;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所以工人控制第一电机输出端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一转轴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齿轮正转或反转,进而在齿轮与齿条配合下,带动齿条向下或向上移动,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相配合,对齿条的移动起到了更好的导向作用,齿条带动第一支杆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向右或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向右或向左移动,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对移动板的移动起到了更好的导向作用,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移动板带动了处理框向右或向左移动,如此达到了能够便捷调节有机肥的水平位置的效果。

因为烘干机构包括有导向板、固定杆、凸轮、第二电机、滚轮、安装板、弹性件、升降杆、拨散块和烘干器;导向板固接于安装架内顶部,且远离第二支杆,并开有导向孔;固定杆固接于导向板内侧壁,第二电机安装于固定杆一侧部,凸轮固接于第二电机输出端;滚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且与凸轮相配合;弹性件套接于升降杆外侧;升降杆顶端固接于安装板底部,升降杆底端贯穿导向孔,并与烘干器固接;拨散块等间距固接于烘干器底部,所以当需要对有机肥烘干处理时,工人控制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到,凸轮与滚轮相互配合,凸轮带动滚轮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向下移动,安装板带动升降杆向下移动,以此在与左右移动部件相互配合下,拨散块能够拨散有机肥,使得烘干器对有机肥烘干得更加充分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为本装置还包括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安装于烘干机构底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吹风机构包括有安装座、电动绕线轮、拉线、第三电机、风叶和第二转轴;安装座安装于导向板底部,且远离升降杆;第三电机铰接于安装座底部;两电动绕线轮对称安装于安装座安装于导向板底部,且远离升降杆,位于安装座两侧,并通过拉线与第三电机连接;第二转轴固接于第三电机输出端,风叶固接于第二转轴,所以当装有有机肥的处理框移动到吹风机构下方时,工人控制第三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风叶转动,同时工人控制两电动绕线轮运作并互相配合,通过拉线带动第三电机左右摆动,以此对有机肥进行吹风处理,提高烘干的工作效率,便于下一步工作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移动机构、烘干机构和吹风机构的相互配合,达到了省时省力和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移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固定座,3-处理框,4-左右移动机构,41-第一滑轨,42-第一滑块,43-移动板,44-连接杆,45-第一支杆,46-第一转轴,47-第一电机,48-第二支杆,49-齿轮,410-齿条,411-第二滑块,412-第二滑轨,5-烘干机构,51-导向板,52-固定杆,53-凸轮,54-第二电机,55-滚轮,56-安装板,57-弹性件,58-升降杆,59-拨散块,510-烘干器,511-导向孔,6-安装架,7-吹风机构,71-安装座,72-电动绕线轮,73-拉线,74-第三电机,75-风叶,76-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农场用高效率型有机肥烘干机,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座2、处理框3、左右移动机构4、烘干机构5和安装架6;安装架6安装于底板1顶部一端;左右移动机构4安装于安装架6与底板1之间,用于调节有机肥的水平位置;固定座2固接于左右移动机构4输出端,处理框3放置于固定座2,烘干机构5安装于安装架6内顶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

左右移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滑轨41、第一滑块42、移动板43、连接杆44、第一支杆45、第一转轴46、第一电机47、第二支杆48、齿轮49、齿条410、第二滑块411和第二滑轨412;第一滑轨41固接于底板1顶部,移动板43底部通过第一滑块42与第一滑轨41滑动连接;第二滑轨412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靠近安装架6内侧壁;齿条410通过第二滑块411与第二滑轨412滑动连接,第一支杆45固接于齿条410底部;连接杆44一端部铰接于第一支杆45底部,另一端部铰接于移动板43一侧部;第二支杆48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远离安装架6内侧壁;第一电机47安装于第一电机47底端;齿轮49通过第一转轴46与第一电机47传动连接,且齿轮49与齿条410啮合。

烘干机构5包括有导向板51、固定杆52、凸轮53、第二电机54、滚轮55、安装板56、弹性件57、升降杆58、拨散块59和烘干器510;导向板51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远离第二支杆48,并开有导向孔511;固定杆52固接于导向板51内侧壁,第二电机54安装于固定杆52一侧部,凸轮53固接于第二电机54输出端;滚轮55与安装板56转动连接,且与凸轮53相配合;弹性件57套接于升降杆58外侧;升降杆58顶端固接于安装板56底部,升降杆58底端贯穿导向孔511,并与烘干器510固接;拨散块59等间距固接于烘干器510底部。

本装置还包括有吹风机构7,吹风机构7安装于烘干机构5底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吹风机构7包括有安装座71、电动绕线轮72、拉线73、第三电机74、风叶75和第二转轴76;安装座71安装于导向板51底部,且远离升降杆58;第三电机74铰接于安装座71底部;两电动绕线轮72对称安装于安装座71安装于导向板51底部,且远离升降杆58,位于安装座71两侧,并通过拉线73与第三电机74连接;第二转轴76固接于第三电机74输出端,风叶75固接于第二转轴76。

弹性件57为弹簧。

拉线73为钢丝线。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有机肥进行烘干处理时,工人将有机肥倒入处理框3内,将装有有机肥的处理框3安装于固定座2上,工人控制左右移动机构4运作,左右移动机构4的移动部件带动固定座2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处理框3向左或向右移动,当移动到烘干机构5输出端下方时,工人停止左右移动机构4运作,控制烘干机构5运作,烘干机构5的升降部件带动烘干部件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左右移动机构4的移动部件带动固定座2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处理框3左右移动,进而烘干机构5与左右移动机构4相互配合,使得烘干处理更加充分均匀。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滑轨41、第一滑块42、移动板43、连接杆44、第一支杆45、第一转轴46、第一电机47、第二支杆48、齿轮49、齿条410、第二滑块411和第二滑轨412;第一滑轨41固接于底板1顶部,移动板43底部通过第一滑块42与第一滑轨41滑动连接;第二滑轨412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靠近安装架6内侧壁;齿条410通过第二滑块411与第二滑轨412滑动连接,第一支杆45固接于齿条410底部;连接杆44一端部铰接于第一支杆45底部,另一端部铰接于移动板43一侧部;第二支杆48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远离安装架6内侧壁;第一电机47安装于第一电机47底端;齿轮49通过第一转轴46与第一电机47传动连接,且齿轮49与齿条410啮合,所以工人控制第一电机47输出端正转或反转,带动第一转轴46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齿轮49正转或反转,进而在齿轮49与齿条410配合下,带动齿条410向下或向上移动,第二滑块411和第二滑轨412相配合,对齿条410的移动起到了更好的导向作用,齿条410带动第一支杆45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44向右或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3向右或向左移动,第一滑轨41和第一滑块42对移动板43的移动起到了更好的导向作用,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移动板43带动了处理框3向右或向左移动,如此达到了能够便捷调节有机肥的水平位置的效果。

因为烘干机构5包括有导向板51、固定杆52、凸轮53、第二电机54、滚轮55、安装板56、弹性件57、升降杆58、拨散块59和烘干器510;导向板51固接于安装架6内顶部,且远离第二支杆48,并开有导向孔511;固定杆52固接于导向板51内侧壁,第二电机54安装于固定杆52一侧部,凸轮53固接于第二电机54输出端;滚轮55与安装板56转动连接,且与凸轮53相配合;弹性件57套接于升降杆58外侧;升降杆58顶端固接于安装板56底部,升降杆58底端贯穿导向孔511,并与烘干器510固接;拨散块59等间距固接于烘干器510底部,所以当需要对有机肥烘干处理时,工人控制第二电机54输出端转到,凸轮53与滚轮55相互配合,凸轮53带动滚轮5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56向下移动,安装板56带动升降杆58向下移动,以此在与左右移动部件相互配合下,拨散块59能够拨散有机肥,使得烘干器510对有机肥烘干得更加充分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为本装置还包括有吹风机构7,吹风机构7安装于烘干机构5底部,用于对有机肥烘干处理;吹风机构7包括有安装座71、电动绕线轮72、拉线73、第三电机74、风叶75和第二转轴76;安装座71安装于导向板51底部,且远离升降杆58;第三电机74铰接于安装座71底部;两电动绕线轮72对称安装于安装座71安装于导向板51底部,且远离升降杆58,位于安装座71两侧,并通过拉线73与第三电机74连接;第二转轴76固接于第三电机74输出端,风叶75固接于第二转轴76,所以当装有有机肥的处理框3移动到吹风机构7下方时,工人控制第三电机74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转轴76转动,从而带动风叶75转动,同时工人控制两电动绕线轮72运作并互相配合,通过拉线73带动第三电机74左右摆动,以此对有机肥进行吹风处理,提高烘干的工作效率,便于下一步工作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