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4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却塔基本上都是采用一个喷淋头将待冷却的热水喷洒在填料层上,冷却空气通过一个百合窗进入到塔体内,冷却空气和热水在填料层上进行冷却反应,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喷淋头的喷洒范围有限,所以热水在填料层上的分布不是很均匀,填料层的横截面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对于热水的冷却效率较慢,另外由于对于热水的冷却时间有限,所以热水的冷却效果不佳,集水槽内的冷却水没有达到最佳的冷却温度,使得冷却水后续的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布水均匀、对于热水的冷却效率高且能够将集水槽内温度不达标的水进行再次自动冷却的可循环冷却塔。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冷却塔,包括塔体、热水进水管、设置在塔体内的填料层、位于塔体内顶端的抽气风机以及位于塔体内底部的集水槽,所述塔体内位于填料层上方围绕着塔体的内壁设置有布水空心管,所述热水进水管连通着布水空心管,所述布水空心管上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布水空心管四边的喷淋头,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着位于塔体外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着自动抽水泵,所述自动抽水泵的抽水管伸入至集水槽内,所述自动抽水泵的送水管与热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塔体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百合窗,所述四个百合窗分别位于塔体的四个侧面上,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抽取集水槽内的冷却水的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采用四个喷淋头在填料层上方进行四面喷洒热水,使得热水能够接触到整个填料层,从而扩大了冷却空气和热水的整体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温度感应器能够感应到集水槽内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实时温度并且将实时传递给信号处理器,通过在信号处理器上设定开启温度,一旦信号处理器上接收到的温度值超过了开启温度,信号处理器向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控制器收到开启信号后向自动抽水泵发送指令,自动抽水泵启动将集水槽内的水抽至热水进水管进行二次冷却作业,从而保证了集水槽内最终被出水管抽出的冷却水具备良好的冷却温度;另外通过采用四个百合窗四面进入冷却空气的方式,进风的风压大幅降低,从而明显改善了冷却塔的使用耗水。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百合窗中两两相对的两个百合窗采取高度错位设置,这样两两相对的两个百合窗的进风不会产生对流。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喷淋头分别位于布水空心管四个边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位于靠近集水槽的底部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四个喷淋头在填料层上方进行四面布水,使得热水能够接触到整个填料层,提升了布水均匀性,从而扩大了冷却空气和热水的整体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2、集水槽内温度不达标的水能够被自动送回热水进水管进行二次冷却,从而保证了集水槽内最终被出水管抽出的冷却水具备良好的冷却温度,保证了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3、采用四面进风的方式,进风的风压只有单面进风的风压的四分之一,从而大幅减少了被抽离塔体的水颗粒,降低了冷却塔的使用耗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水空心管和喷淋头在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冷却塔,包括塔体1、热水进水管11、设置在塔体1内的填料层2、位于塔体1内顶端的抽气风机3以及位于塔体1内底部的集水槽7,所述塔体1内位于填料层2上方围绕着塔体1的内壁设置有布水空心管4,所述热水进水管11连通着布水空心管4,所述布水空心管4上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布水空心管4四边的喷淋头5,所述集水槽7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83,所述温度感应器83连接着位于塔体1外的信号处理器84,所述信号处理器84连接着控制器85,所述控制器85连接着自动抽水泵8,所述自动抽水泵8的抽水管81伸入至集水槽7内,所述自动抽水泵8的送水管82与热水进水管11相连通,所述塔体1位于填料层2下方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百合窗6,所述四个百合窗6分别位于塔体1的四个侧面上,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抽取集水槽7内的冷却水的出水管12,所述四个喷淋头5分别位于布水空心管4四个边的中间位置,所述抽水管81位于靠近集水槽7的底部处。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热水从热水进水管11进入到布水空心管4,通过布水空心管4上的四个喷淋头5将热水喷洒在填料层2上,冷却空气从四个百合窗6分别进入到塔体1内后进入到填料层2和热水进行换热冷却反应,使得热水变成冷却水流落至集水槽7内,最终通过出水管12将冷却水排出进行后续的冷却作业,冷却空气变成了热空气,通过抽气风机3将热空气抽出塔体1。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信号处理器84上设定开启温度为5℃,温度感应器83将集水槽7内的实时温度值传递给信号处理器84,一旦信号处理器84上获得的温度值超过了5℃,信号处理器84向控制器85发送开启信号,控制器85收到开启信号后向自动抽水泵8发送指令,自动抽水泵8启动通过抽水管81将集水槽7内的水抽出,然后再通过送水管82将水输入至热水进水管11进行二次冷却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