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128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蛋白粉生产中,烘干大多采用一台管束机高温烘干的技术,管束机高温烘干,可以提高烘干生产效率,减少管束机设备数量,但是也会影响产品品质,烘干温度高(约在120℃)使蛋白粉颜色加深,同时高温致使蛋白表面禁锢,内部水分蒸发慢,容易起小球或小颗粒,影响产品细度,同时管束机高温运转,负荷较高,影响管束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管束机的冷却水温度高达90℃,目前多直接外排,而物料浸泡液在进入浸泡装置前需要用蒸汽加温,由40℃左右加温至53℃左右。在更加注重产品品质的现在,之前这种单管束机高温烘干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如何既能提高产品的干燥程度、细度、均匀度,又可以最大限度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行业内在工业化生产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节能型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该烘干系统虽然增加了设备数量,但采用低温烘干,并将冷却水温度进行预热利用,给浸泡液升温,更加节能降耗,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设备高温运转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边研磨边烘干边筛选边研磨的方式,增加了产品的细度和均匀度,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节能型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其特点在于该烘干系统包括干燥装置、研磨装置、管束机冷凝水余热利用装置、返料装置,其中干燥装置包括管束机,研磨装置包括粉碎磨,返料装置包括粉碎磨和返料绞龙,该烘干系统还包括混料机和输送绞龙,管束机冷凝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罐、换热器。

本申请烘干系统的设备依次连接为:第一管束机入料口连接湿蛋白粉输送绞龙,第一管束机出料口通过绞龙连接第一粉碎磨入料口,第一粉碎磨出料口通过绞龙连接混料机入料口,混料机出料口连接第二管束机入料口,第二管束机出料口连通地绞龙,地绞龙通过提升机连接滚筒筛,滚筒筛出料口连接第二粉碎磨,再次磨碎后出料,滚筒筛滤渣出口连接第三粉碎磨,第三粉碎磨出料口连接返料绞龙,返料绞龙连接第一管束机入料口,冷凝水收集罐连接管束机冷却水出水管,冷凝水收集罐出水管连接换热器。

以上所述的换热器还连接浸泡液罐。

以上所述的冷凝水收集罐与换热器间的管道上设有变频泵和流量计。

以上所述的换热器上设有管束机冷凝水管出口和浸泡液管出口,浸泡液出口管道设有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湿的玉米蛋白粉经过绞龙传输,进入第一管束机烘干,第一管束机出料后通过绞龙输送至粉碎磨,进行第一次烘干工序的研磨,确保烘干后物料细度均匀,第一次研磨后物料通过绞龙进入混料机,搅拌均匀,然后输送入第二管束机,第二管束机出料进入地绞龙,地绞龙物料通过提升机提升至滚筒筛,过滚筒筛的物料进入第二粉碎磨,进行二次研磨后出料,滚筒筛滤渣进入第三粉碎磨,研磨后通过返料绞龙输送至第一管束机与湿料混合,重新过烘干系统,管束机冷却水用冷却水收集罐收集,用泵打入换热器与浸泡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浸泡液温度可升至53℃左右,在换热器的浸泡液出液管口设有温度计,换热器前的冷却水管设有流量计,泵为变频泵,变频泵、温度计、流量计用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根据温度计温度通过调节变频泵控制冷却水进入换热器的流量。

该烘干系统将两台管束机串联设置,进行两次烘干,可以降低管束机的烘干温度,温度降至80-90℃即可完成烘干,虽然增加了设备数量,但采用低温烘干,相比之前更加节能降耗,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设备高温运转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一管束机后连接第一粉碎磨,物料经过第一次烘干后即进行研磨粉碎,确保烘干过程中的少量的颗粒状物料被粉碎,经混料机充分搅拌后,物料进第二管束机烘干,大大提升了烘干效果和产品的均匀度;滚筒筛后进行二次研磨出料,进一步强化了物料的均匀度,滚筒筛的滤渣研磨后重新烘干,形成一个小的物料循环,确保物料的充分利用,避免物料浪费;第二管束机后的地绞龙即能完成物料输送,又节省了占地空间。综上所述,采用该烘干系统用边研磨边烘干边筛选边研磨的方式,即增加了产品的细度和均匀度,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又节能降耗,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湿蛋白粉输送绞龙,2为第一管束机,3为返料绞龙,4为第一粉碎磨,5为混料机,6为第二管束机,7为地绞龙,8为提升机,9为滚筒筛,10为第二粉碎机,11为第三粉碎机,12为冷凝水收集罐,13为变频泵,14为换热器,15为浸泡液罐,16为温度计,17为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1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蛋白粉生产中的烘干系统,其中第一管束机1入料口连接11湿蛋白粉输送绞龙,第一管束机1出料口通过绞龙连接第一粉碎磨2入料口,第一粉碎磨2出料口通过绞龙连接混料机3入料口,混料机3出料口连接第二管束机4入料口,第二管束机4出料口连通地绞龙5,地绞龙5通过提升机6连接滚筒筛7,滚筒筛7出料口连接第二粉碎磨8,再次磨碎后出料,滚筒筛7滤渣出口连接第三粉碎磨9,第三粉碎磨9出料口连接返料绞龙10,返料绞龙10连接第一管束机1入料口,冷凝水收集罐12连接管束机冷却水出水管,冷凝水收集罐12出水管连接换热器14,换热器12还连接浸泡液罐15,冷凝水收集罐12与换热器12间的管道上设有变频泵13和流量计17,换热器12上设有管束机冷凝水管出口和浸泡液管出口,浸泡液出口管道设有温度计16。

当烘干系统运行时,湿的玉米蛋白粉经过绞龙传输,进入第一管束机烘干1,第一管束机1出料后通过绞龙输送至第一粉碎磨2,进行第一次烘干工序的研磨,确保烘干后物料细度均匀,第一次研磨后物料通过绞龙进入混料机3,搅拌均匀,然后输送入第二管束机4,第二管束机4出料进入地绞龙5,地绞龙5物料通过提升机6提升至滚筒筛,过滚筒筛7的物料进入第二粉碎磨8,进行二次研磨后出料,滚筒筛7滤渣进入第三粉碎磨9,研磨后通过返料绞龙10输送至第一管束机1与湿料混合,重新过烘干系统,管束机冷却水用冷却水收集罐12收集,用泵打入换热器14与浸泡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浸泡液温度可升至53℃左右,在换热器14的浸泡液出液管口设有温度计16,换热器14前的冷却水管设有流量计17,泵为变频泵13,变频泵13、温度计16、流量计17用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根据温度计温度通过调节变频泵13控制冷却水进入换热器14的流量。

通过工艺优化将蒸发冷凝水与浸泡液进行换热利用,提高了进料温度,减少蒸汽的使用量。运行效益:减少浸泡新酸加温每天12吨蒸汽,全年按330天计算用气3960吨,蒸汽价格123元\t,330*12*123=48.7万元,即每年减低成本近50万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