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87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



背景技术:

发电厂的发展起始于直流发电站。早期发动机靠蒸汽机驱动。1884年发明涡轮机,直接与发动机连接,省去云齿轮装置,既运行平稳,又少磨损。1888年在新建的福斯班克电站安装了一台小涡轮机,转速为每分钟4800转,发电量75千瓦。1900年在德国爱勃菲德设置了一台1000千瓦涡轮机。到1912年芝加哥已有一台25 000千瓦涡轮发动机,如今涡轮发动机最大已超过100万千瓦,而且可以连续多年不停运转。靠燃煤或石油驱动涡轮机发电的称热电厂,靠水力发电的称水电站,还有些靠太阳能,风力和潮汐发电的小型电站,而以核燃料为能源的核电站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发电厂用锅炉的降温设备一般均为内置式的,且其形式固定,不方便根据不同锅炉的高度随意调节,其通用性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其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锅炉随意调节匹配,大大增加其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数个冷却管道本体构成;每个冷却管道本体均由进水管头、出水管头、支撑架连接杆、支撑架、盘旋冷却管构成;盘旋冷却管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头,盘旋冷却管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头,相邻两个冷却管道本体下端的出水管头与下方冷却管道本体上端的进水管头之间通过管头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杆焊接在盘旋冷却管的周壁,且支撑架连接杆的下部连接有支撑架;每相邻的支撑架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旋冷却管的内侧壁贴设在锅炉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旋冷却管的周壁焊接有三个支撑架连接杆,且三个支撑架连接杆等角度分布,整体支撑呈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为可调节杆,其由外部的螺纹套杆和内部的螺纹连接杆构成;螺纹连接杆旋接在螺纹套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的螺纹连接杆的下端旋接在螺纹连接孔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其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锅炉随意调节匹配,大大增加其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冷却管道本体1、进水管头2、出水管头3、支撑架连接杆5、支撑架6、盘旋冷却管7、螺纹连接孔8、螺纹套杆9、螺纹连接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两个冷却管道本体1构成;每个冷却管道本体1均由进水管头2、出水管头3、支撑架连接杆5、支撑架6、盘旋冷却管7构成;盘旋冷却管7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头2,盘旋冷却管7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头3,相邻两个冷却管道本体1下端的出水管头3与下方冷却管道本体1上端的进水管头2之间通过管头连接管道4连接,该管头连接管道4的内壁设有连接螺纹,进水管头2与出水管头3的外壁设有连接螺纹,管头连接管道4与进水管头2和出水管头3之间利用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杆5焊接在盘旋冷却管7的周壁,且支撑架连接杆5的下部连接有支撑架6;每相邻的支撑架6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旋冷却管7的内侧壁贴设在锅炉外壁,有效带走锅炉壁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旋冷却管7的周壁焊接有三个支撑架连接杆5,且三个支撑架连接杆5等角度分布,整体支撑呈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6为可调节杆,其由外部的螺纹套杆9和内部的螺纹连接杆10构成;螺纹连接杆10旋接在螺纹套杆9内,能够随意调节支撑架6的长度,以保证相邻支撑架6能够随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杆5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连接孔8;所述的螺纹连接杆10的下端旋接在螺纹连接孔8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之前,根据不同高度的锅炉选取合适数量的冷却管道本体1,依次将冷却管道本体1套在锅炉外壁,并利用管头连接管道4将相邻的冷却管道本体1之间首尾相连通,最后将最下层冷却管道本体1的进水管头2连接冷却水水源,将最上层冷却管道本体1的出水管头3连接热交换装置或者排水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设备,其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锅炉随意调节匹配,大大增加其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