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63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辊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窑。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利用陶瓷等的辊将制品连续地输送到隧道状的烧制炉内进行烧制的辊道窑。在这种辊道窑中,当因辊破损等而发生了辊的旋转不良时,需要采取用于检测该不良的措施。

另外,在以往的辊道窑中,为了不使外部空气流入到辊道窑的炉体部的内部,有时在辊的从动端设置从动端盖部,在该从动端盖部的内部设置辊旋转不良检测装置。在这种在从动端盖部的内部设置有辊旋转不良检测装置的辊道窑中,由于从动端盖部的内部变成高温,所以需要使用具有耐高温性的传感器等,不能使用温度低且通用性高的传感器,例如光纤传感器等。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温度低的传感器来作为辊旋转不良检测用装置的辊道窑。

为了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辊道窑的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状的炉体部(40),利用保温材料(41)包围上述隧道状的炉体部(40)的外壁;

从动端盖部(11),上述从动端盖部(11)形成为将辊(42)的从动端(42a)包围而从外部密闭该从动端(42a),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贯穿上述保温材料(41)而配置在上述炉体部(40)的外侧;

光射出部(12),上述光射出部(12)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沿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垂直的水平方向(D)射出光;

遮光片(1),上述遮光片(1)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并安装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而与该辊(42)一齐旋转,从而形成对自上述光射出部(12)射出的光进行遮挡的状态和不进行遮挡的状态;

光受光部(13),上述光受光部(13)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对安装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的上述遮光片(1)进行夹持而以与上述光射出部(12)相对置的方式配置,接收自上述光射出部(12)射出的光;以及

冷却风供给部件(7),上述冷却风供给部件(7)将冷却风供给到上述从动端盖部(11)。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受光部(13)是光纤传感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炉体部(40)和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外部,配置有放大上述光纤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放大器(8)。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片(1)包括:

固定部(2),上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以及

遮光部(3),上述遮光部(3)用于在上述固定部(2)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状态下,遮断自与上述辊(42)的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照射的光,

上述遮光部(3)包含自上述固定部(2)沿上述辊的旋转轴(A)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并且,

在将上述固定部(2)固定于上述旋转轴(A)的状态下使遮光片(1)旋转,从与上述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目视上述遮光部(3)时,上述遮光部(3)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出现的形状,上述第1状态如下所述:比上述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上述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上述第2状态如下所述:比上述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上述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片的上述固定部(2)包括:

弯曲部(21),上述弯曲部(21)以使板状构件沿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的方式弯曲;

C字状的挡圈(22),所述C字状的上述挡圈(22)被配置成在该弯曲部(21)按照将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包围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包围该弯曲部(21)的外周,所述C字状的上述挡圈(22)用于从外侧夹紧该弯曲部(21)而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挡圈(22)包括设置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端部侧的第1挡圈(23),和设置在比该第1挡圈(23)靠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内侧的第2挡圈(24)。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3)的沿与上述旋转轴(A)垂直的径向剖切后的截面为中空的半圆形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的外表面(3a)为黑色。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利用树脂构件或橡胶构件(4)覆盖上述遮光部(3)的边缘部分。

实用新型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能将使用温度低的传感器用作辊旋转不良检测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辊道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辊道窑的遮光片的立体图。

图3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片固定在辊的旋转轴上的状态,是表示第1状态的图。

图3b是表示旋转轴自图3a旋转了90°的状态的图。

图3c是表示旋转轴自图3b进一步旋转了90°的状态的图(表示第2状态的图)。

图3d是表示旋转轴自图3c进一步旋转了90°的状态的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剖视图。

图4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的遮光片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4c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的遮光片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是对检测辊的旋转不良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辊道窑。本实施方式的辊道窑100是在炉床中具有辊42的连续烧制炉。

图1是利用与辊42的输送方向垂直的面进行了剖切后得到的辊道窑10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辊道窑100具有隧道状的炉体部40和从动端盖部11,利用保温材料41包围上述隧道状的炉体部40的外壁,上述从动端盖部11形成为将辊42的从动端42a包围而从外部密闭该从动端42a,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贯穿保温材料41而配置在炉体部40的外侧。

利用与驱动端42b相连接的驱动装置51来驱动辊42进行旋转。另外,辊道窑1在辊42的上下位置分别具有加热装置52。

图2是辊道窑100的遮光片1的立体图。图3a至图3d是说明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的各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从辊42的轴向观察从动端盖部11而得到的图。如图3a至图3d所示,辊道窑100具有:发光器(光射出部)12,该发光器12配置在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沿与辊42的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射出光L;遮光片1,该遮光片1如图2所示,配置在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并安装在辊42的从动端42a而与该辊42一齐旋转,从而形成对自发光器12射出的光L进行遮挡的状态和不进行遮挡的状态;受光器(光受光部)13,该受光器13如图3a至图3d所示,配置在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并且对安装在辊42的从动端42a的遮光片1进行夹持而以与发光器12相对置的方式配置,接收自发光器12射出的光L。

另外,辊道窑100还具有将冷却风供给到从动端盖部11的冷却风供给装置7。冷却风供给装置7具有冷却风导入管71,将冷却风经由冷却风导入管71导入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

作为受光器13,能够使用在光纤的前端具有受光元件的光纤传感器。由于辊道窑100具有冷却风供给装置7,所以能够使用温度低且通用性高的光纤传感器。

另外,辊道窑100在炉体部40和从动端盖部11的外部配置有放大光纤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放大器8。通过将传感放大器8配置在炉体部40和从动端盖部11的外部,能以接近室温的状态放置传感放大器8,从而能够防止由高温导致的传感放大器8的故障,并且也能提高零件的更换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辊道窑100使用了多个辊42,如图3a至图3d所示,遮光片1以旋转时的相位全部一致的方式设置于辊42。

另外,辊42的从动端42a经由形成于保温材料41的通孔而配置在炉体部40的外侧,但由于利用从动端盖部11从外部将从动端42a密闭,所以外部空气不会经由通孔流入到炉体部40的内部。

遮光片1包括固定部2和遮光部3,上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在辊42的从动端42a,上述遮光部3用于在固定部2固定在辊42的从动端42a的状态下,遮断自与辊42的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照射的光L。

遮光部3包含自固定部2沿辊42的旋转轴A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并且遮光部3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出现的形状,上述第1状态如下所述:如图3a所示,在将固定部2固定于旋转轴A的状态下使遮光片1旋转,从与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目视遮光部3时,比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遮光部3遮挡,第2状态如下所述:如图3c所示,比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遮光部3遮挡。即,遮光片1如图3a、图3b、图3c、图3d、图3a……那样地旋转,反复形成第1状态、自第1状态向第2状态的过渡状态、第2状态、自第2状态向第1状态的过渡状态。

固定部2包括弯曲部21和C字状的挡圈22,上述弯曲部21以使板状构件沿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的方式弯曲,上述挡圈22被配置成在该弯曲部21按照将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包围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包围该弯曲部21的外周,上述挡圈22用于从外部夹紧该弯曲部21而固定在辊42的从动端。

通过采用这种安装结构,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将遮光片1安装到辊42的从动端。

另外,挡圈22包括设置在辊42的从动端的端部侧的第1挡圈23,和设置在比该第1挡圈23靠辊42的从动端的内侧的第2挡圈24。

通过具有第1挡圈23以及第2挡圈24,能够防止将遮光片1以倾斜的状态安装到辊42的从动端,更加准确且可靠地将遮光片1安装到辊42的从动端。

另外,如图4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的遮光部3的沿与旋转轴A垂直的径向剖切后的截面为中空的半圆形状。另外,遮光部3的截面形状只要是在将遮光片1安装到辊42的从动端的状态下使辊进行了旋转时上述的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出现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图4b和图4c那样的遮光部3’、3”的形状。

通过将遮光部3的截面不形成为实心的半圆形状,而是形成为图4a至图4c那样的形状,能够减轻遮光片1的重量,减小对安装有遮光片1的辊造成的负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中,遮光部的外表面3a为黑色。

通过将遮光部的外表面3a形成为黑色,提高遮光部3的遮光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中,利用树脂构件或橡胶构件4覆盖遮光部3的边缘部分。这样,通过利用树脂构件或橡胶构件4覆盖遮光部3的边缘部分,当作业者将遮光片1安装到辊42的从动端时,能够防止因遮光部3的边缘部分而受伤。

接下来,说明辊42的旋转不良的检测方法。如图5所示,当某一个辊42’发生破损等时,辊42’的旋转停止,或者与其他的辊42相比,旋转的相位发生偏离。当辊42’的旋转停止时,辊42’不再能够交替地反复形成第1状态和第2状态,因辊42’而产生始终被遮光的区域,所以通过利用受光器13检测这种状态,能够检测辊42’的旋转不良。另外,在辊42’的旋转的相位与其他的辊42相比发生了偏离的情况下,与所有的辊的旋转的相位全部一致的情况相比,利用受光器13进行的光的检测图案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该检测图案的变化,能够检测辊42’的旋转不良。

采用辊道窑100,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并且准确地检测辊42的旋转不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