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物料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2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物料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例如农田的秸秆,如果野外燃烧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物料干燥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物料干燥系统,包括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干燥筒底部具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处具有滤网部,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料孔,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干燥筒内,所述第一干燥筒的顶部具有第一盖部,所述第一盖部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干燥筒的顶部具有第二盖部,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盖部,所述第二盖部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干燥筒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上设置有下料阀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燥筒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干燥筒内具有被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被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转轴和被第三电机驱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多个切割转刀,所述第一、二、三转轴呈一排排列,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干燥筒底部具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干燥筒内具有被第四电机驱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第二干燥筒包括内壁、外壁和内、外壁之间的夹层,所述夹层内具有多个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干燥筒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侧壁外固定有第一框部,所述第一框部与第一透明板和第一吸热板固定,所述第一吸热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透明板、第一吸热板和第一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框部包围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一吸热板,所述第二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侧壁外固定有第二框部,所述第二框部与第二透明板和第二吸热板固定,所述第二吸热板位于所述第二透明板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透明板、第二吸热板和第二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框部包围所述第二透明板和第二吸热板;所述连接管上还连接有支管路,所述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第二风机和第二阀门,所述支管路与连接管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一风机之间,所述第一阀门位于第一风机和连接管的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所述第一干燥模式中,所述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阀门、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开启;所述第二干燥模式中,所述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阀门、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均为圆孔,第一、二透气孔的直径均小于0.5厘米;多个第一透气孔均被第一框部包围,多个第二透气孔均被第二框部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5cm,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0.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长度小于第一转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转轴长度大于2米,第一螺旋叶片的底端边缘和第一转轴的底端边缘相差高度小于30cm;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长度小于第二转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转轴长度大于2米,第二螺旋叶片的底端边缘和第二转轴的底端边缘相差高度小于3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吸热板的外表面均为黑色。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呈倒锥台形的料斗状。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是秸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具有多种干燥模式,既能够干燥有能够粉碎秸秆。

附图说明

图1 为干燥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第一干燥筒;2.1第一框部;2.2第一透明板;2.3第一吸热板;1.1第一透气孔;1.2第二透气孔;3.1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3第一螺旋叶片;4.1第二电机;4.2第二转轴;4.3第二螺旋叶片;5.1第三电机;5.2第三转轴;5.3切割转刀;6滤网部;7第一盖部;7.1第一通孔;8连接管;8.1第一风机;8.2第一阀门;9支管;9.1第二风机;9.2第二阀门;9.3第二加热装置;10第二干燥筒;10.1第一加热装置;10.2第二盖部;11.1第四电机;11.2第四转轴;11.3搅拌杆;12下料管道;12.1下料阀门。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物料干燥系统,包括第一干燥筒1、第二干燥筒10和连接管8,所述第一干燥筒底部具有下料孔1.3,所述下料孔处具有滤网部6,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料孔,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干燥筒内,所述第一干燥筒的顶部具有第一盖部7,所述第一盖部具有多个第一通孔7.1,所述第二干燥筒的顶部具有第二盖部,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盖部10.2,所述第二盖部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干燥筒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上设置有下料阀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干燥筒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4.1和第三电机5.1,所述第一干燥筒内具有被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3.2、被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转轴4.2和被第三电机驱动的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多个切割转刀5.3,所述第一、二、三转轴呈一排排列,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干燥筒底部具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干燥筒内具有被第四电机驱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第二干燥筒包括内壁、外壁和内、外壁之间的夹层,所述夹层内具有多个第一加热装置10.1;所述第一干燥筒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侧壁外固定有第一框部,所述第一框部与第一透明板和第一吸热板固定,所述第一吸热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透明板、第一吸热板和第一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框部包围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一吸热板,所述第二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侧壁外固定有第二框部,所述第二框部与第二透明板和第二吸热板固定,所述第二吸热板位于所述第二透明板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透明板、第二吸热板和第二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框部包围所述第二透明板和第二吸热板;所述连接管上还连接有支管路9,所述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第二风机9.1和第二阀门,所述支管路与连接管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一风机之间,所述第一阀门位于第一风机和连接管的第二端之间。包括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所述第一干燥模式中,所述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阀门、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开启;所述第二干燥模式中,所述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阀门、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关闭。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均为圆孔,第一、二透气孔的直径均小于0.5厘米;多个第一透气孔均被第一框部包围,多个第二透气孔均被第二框部包围。所述第一、二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5cm,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0.5cm。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长度小于第一转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转轴长度大于2米,第一螺旋叶片的底端边缘和第一转轴的底端边缘相差高度小于30cm;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长度小于第二转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转轴长度大于2米,第二螺旋叶片的底端边缘和第二转轴的底端边缘相差高度小于30cm。所述第一、二吸热板的外表面均为黑色。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呈倒锥台形的料斗状。所述物料是秸秆。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在第一干燥模式中,切割转刀不转,主要依靠第一、二螺旋叶片向上翻料,在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的作用下,从连接管向第一干燥筒内缓慢注入热空气进行干燥,并且第一、二吸热板能够吸收太阳能产生热空气,热空气进入第一干燥筒帮助干燥。在第二干燥模式中,切割转刀切割破碎物料,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被破碎的物料进入连接管,再进入第二干燥筒,搅拌杆搅拌第二干燥筒内的物料,并且第一加热装置将第二干燥筒内部加热,实现对物料的二次干燥。由于两次干燥,干燥效果好,并且使用太阳能,从而干燥系统整体比较节能。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