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204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成品窑具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工业对陶瓷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烧结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陶瓷产品的电性能和物理性能指标,防止陶瓷产品在烧结过程中发生滚动、翻倒、移位而导致产的产品变形,通常需要采用烧结窑具,而对于平面烧成品来说,其主要问题在于装窑或者出窑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烧结陶瓷板需要人工摆放支撑柱,其作业效率低;摆放位置不精确、浪费空间;因此导致烧结热量分布不均匀,产品合格率低、尺寸误差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只能采用水平摆放烧结,而无法实现立式烧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窑具本体上,一体式设置双向偶合式支撑与导热结构,方便装窑与出窑,精确叠放,提高产能及效率;便于立式或者躺式烧结薄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包括窑具本体、中心支撑柱、角支撑柱、直角卡位内柱、直角卡位外柱、卡位内侧柱、卡位外侧柱、导热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窑具本体为耐高温陶瓷浆体注射成型并烧结固化的平面矩形板体,所述窑具本体前后双面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窑具本体前面中心设置有矩形的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上设置有十字形导热槽;所述窑具本体的前面沿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角支撑柱和直角卡位内柱,所述角支撑柱上设置有十字形导热槽;另一个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两个卡位内侧柱;所述窑具本体后面与前面直角卡位内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直角卡位外柱;另一个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两个卡位外侧柱。

所述卡位内侧柱与卡位外侧柱相互之间偶合卡位配接支撑。

所述直角卡位内柱与直角卡位外柱相互之间偶合卡位配接支撑。

所述卡位内侧柱、卡位外侧柱、直角卡位外柱上分别设置有导热槽。

所述中心支撑柱、角支撑柱、直角卡位内柱、直角卡位外柱、卡位内侧柱、卡位外侧柱采用等高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平面烧成品装载到窑具的一个平面上,并通过窑具上相互偶合对应卡接的三个角部支撑柱,使得窑具可快速装窑或者出窑,通过卡位配接,实现精确定位和叠层堆放;也可通过相互偶合卡位,采用立式方式对陶瓷平面板进行烧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窑具本体上,一体式设置双向偶合式支撑与导热结构,方便装窑与出窑,精确叠放,便于立式或者躺式烧结薄形板;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代替人工摆件,有利于窑内空气对流,降低炉内温差,方便装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后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窑具本体 2.中心支撑柱 3.角支撑柱

4.直角卡位内柱 5.直角卡位外柱 6.卡位内侧柱

7.卡位外侧柱 8.导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包括窑具本体1、中心支撑柱2、角支撑柱3、直角卡位内柱4、直角卡位外柱5、卡位内侧柱6、卡位外侧柱7、导热槽8。

所述窑具本体1为耐高温陶瓷浆体注射成型并烧结固化的平面矩形板体,所述窑具本体1前后双面一体式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窑具本体1前面中心设置有矩形的中心支撑柱2,所述中心支撑柱2上设置有十字形导热槽8;所述窑具本体1的前面沿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角支撑柱3和直角卡位内柱4,所述角支撑柱3上设置有十字形导热槽8;另一个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两个卡位内侧柱6;所述窑具本体1后面与前面直角卡位内柱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直角卡位外柱5;另一个对角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两个卡位外侧柱7。

所述卡位内侧柱6与卡位外侧柱7相互之间偶合卡位配接支撑。

所述直角卡位内柱4与直角卡位外柱5相互之间偶合卡位配接支撑。

所述卡位内侧柱6、卡位外侧柱7、直角卡位外柱5上分别设置有导热槽8。

所述中心支撑柱2、角支撑柱3、直角卡位内柱4、直角卡位外柱5、卡位内侧柱6、卡位外侧柱7采用等高配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平面烧成品装载到窑具的一个平面上,并通过窑具上相互偶合对应卡接的三个角部支撑柱,使得窑具可快速装窑或者出窑,通过卡位配接,实现精确定位和叠层堆放;也可通过相互偶合卡位,采用立式方式对陶瓷平面板进行烧结。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窑具本体上,一体式设置双向偶合式支撑与导热结构,方便装窑与出窑,精确叠放,便于立式或者躺式烧结薄形板;快速装载平面烧成品窑具代替人工摆件,有利于窑内空气对流,降低炉内温差,方便装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