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381发布日期:2018-09-04 21:4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锂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为了保证锂电池具有高质量,需要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所处的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把关。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干燥炉对电池壳体、极片、极卷和电芯进行干燥处理。

目前,锂电池干燥炉主要有热辐射加热,热风加热和接触式加热几种;辐射加热和热风加热由于加热均匀性差,烘烤周期长,以及耗能大等问题的存在,行业基本由接触式加热所代替。接触式加热由于直接对加热板直接接触电池表面,温度均匀性好和烘烤周期短,受电池生产厂家的青睐。其中,接触式加热锂电池干燥炉需要采用专用夹具保证锂电池与加热板之间的良好接触,该专用夹具一般包括加热板、侧安装板以及底板,多个加热板均匀设置两个侧安装板之间,锂电池放置在相邻的加热板形成的容置槽内,通过一驱动螺杆来改变相邻加热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锂电池与加热板紧密贴合,相邻的加热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限位块;活动限位块是保证锂电池不被驱动螺杆推动时,推力过大而压坏的关键部件。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锂电池是软包锂电池时,由于软包锂电池的厚度小,为了保证加热板与软包锂电池之间的良好接触,那么相邻的加热板之间的间距非常小,现有的活动限位块结构较为复杂,无法实现加热板之间的小间距要求;另外,由于加热板之间的间距非常小,那么,在通过机械手进行自动装夹软包锂电池时,容易发生软包锂电池定位不准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能够解决在装夹软包锂电池时,相邻加热板之间的间距小且软包锂电池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包括加热板、侧安装板以及底板,多个所述加热板均匀并排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之间,所述加热板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安装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上,每一个所述加热板的两侧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块与所述导向轴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板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相邻的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台阶孔之间;相邻的所述加热板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板的上端还设置有多个导向定位板,相邻的所述导向定位板形成对应的所述容置腔的导向通道。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螺杆一端通过一推板与所述加热板接触,所述加热板穿设在所述驱动螺杆上。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加热板上的所述导向定位板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定位板的末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倾斜面。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侧安装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螺杆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的中心位置,通过一组轴承和端盖安装在所述侧安装板上;所述加热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螺杆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驱动螺杆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和靠近所述推板的加热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的螺母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包括光滑杆体和螺纹杆体,所述螺纹杆体上套设所述螺母,所述螺母通过一螺母连接套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体的端部设置有联轴组件,通过所述联轴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安装板与所述推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以所述驱动螺杆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短轴和以及所述连接短轴两端的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台阶孔的孔径,所述连接短轴的轴径小于所述限位台阶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侧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两组所述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板的上下两端,每一个所述加热板的两侧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两个所述导向轴分别连接;相邻所述加热板上的所述连接块相互对应,沿着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相邻的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安装座和连接压块,所述连接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加热板的侧部,所述连接压块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安装座组合,形成所述限位台阶孔以及连接轴套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套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进一步的,同一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板两侧的所述连接块上,两个所述限位件对角分布。

进一步的,与所述推板接触的所述加热板的所述限位件具有一个所述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与所述连接短轴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短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

进一步的,与所述侧安装板接触的所述加热板上的所述限位件具有一个所述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与所述连接短轴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短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螺杆一侧的所述侧安装板上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的热电偶与对应每一个所述加热板设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具有断电保持存储单元和温度数据修正单元,所述加热板的温度数据经所述断电保持存储单元和温度数据修正单元进行存储并修正后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上位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的加热板上的连接块上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连接短轴和限位端头,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卡扣限位结构,这样可以使加热板的板面间距更小,实现了更薄的软包锂电池的加热干燥,同时加热板上所扣得限位件的数量可为4个、6个、8个或更高偶数个,限位件在加热板的接触部分在所述加热板面分布左右上下对称,使得整个板面受到的拉力相互抵消,以及拉力所产生的力矩也相互抵消,增加了加热板面前后移动的平稳、顺畅,增加了加热板及所用夹具的使用寿命。

另外,通过加热板上端设置的导向定位板,使得在加热板之间的间距小时,也能够使得软包锂电池准确地进入到加热板之间的容置腔内,实现了更薄的软包锂电池的加热干燥。通过驱动螺杆穿设所有加热板,在两个侧安装板之间仅仅需要预留驱动螺杆的螺母和推板安装位置,不需要预留所有的螺杆长度安装位置,从而在减小了夹具体积,提高了专用夹具的空间利用率,增加了单个专用夹具容纳电池的数量,提高了生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部分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主视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三维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三维分解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件三维结构图;

图7为限位件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1-加热板,111-导向定位板,112-导电插接头,113-热电偶,12-侧安装板,13-推板,14-驱动螺杆,141-光滑杆体,142-螺母连接套,143-螺纹杆体,144-螺母,145-轴承,146-端盖,147-联轴组件;15-底板,16-导向轴,17-连接块,171-连接安装座,172-连接压块,173-连接轴套,174-限位台阶孔18-限位件,181-连接短轴,182-限位端头,19-限位杆,20-固定杆,21-温度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干燥的专用夹具,包括加热板11、侧安装板12以及底板15,多个所述加热板11均匀并排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2之间,所述加热板11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轴16,所述导向轴16的两端安装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2上,每一个所述加热板11的两侧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块17与所述导向轴16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板11之间设置有限位件18,所述限位件18安装在相邻的所述连接块17上的限位台阶孔174之间;相邻的所述加热板11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板11的上端还设置有多个导向定位板111,相邻的所述导向定位板111形成对应的所述容置腔的导向通道。

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2之间设置有驱动螺杆14,所述驱动螺杆1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板12上;所述驱动螺杆14一端通过一推板13与所述加热板11接触,所述加热板11穿设在所述驱动螺杆14上。

其中,相邻的所述加热板11上的所述导向定位板111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定位板111的末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倾斜面。

其中,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侧安装板12的上端。

其中,所述驱动螺杆14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2的中心位置,通过一组轴承145和端盖146安装在所述侧安装板12上;所述加热板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螺杆14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驱动螺杆14的外径。

如图3所示,所述推板13和靠近所述推板13的加热板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14的螺母144与所述推板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14包括光滑杆体141和螺纹杆体143,所述螺纹杆体143上套设所述螺母144,所述螺母144通过一螺母连接套142与所述推板1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螺纹杆体143的端部设置有联轴组件147,通过所述联轴组件147与驱动电机连接。

其中,所述侧安装板12与所述推板13之间设置有若干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以所述驱动螺杆14轴线对称分布。

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件18包括连接短轴181和以及所述连接短轴181两端的限位端头182,所述限位端头182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台阶孔174的孔径,所述连接短轴181的轴径小于所述限位台阶孔174的孔径。

其中,所述侧安装板12之间设置有两组所述导向轴16,所述导向轴16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板12的上下两端,每一个所述加热板11的两侧端通过所述连接块17与两个所述导向轴16分别连接;相邻所述加热板11上的所述连接块17相互对应,沿着所述导向轴16的轴线方向,相邻的所述连接块17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件18。

如图4、5所示,所述连接块17包括连接安装座171和连接压块172,所述连接安装座171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加热板11的侧部,所述连接压块172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安装座171组合,形成所述限位台阶孔174以及连接轴套173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轴套173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16上。

其中,所述加热板11下端设置有导电插接头112,通过所述导电插接头112与底板15上的供电电路板连接。

其中,同一所述加热板1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件18,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板11两侧的所述连接块17上,两个所述限位件18对角分布。

其中,与所述推板13接触的所述加热板11的所述限位件18具有一个所述限位端头182,所述限位端头182与所述连接短轴181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短轴18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13上。

其中,与所述侧安装板12接触的所述加热板11上的所述限位件18具有一个所述限位端头182,所述限位端头182与所述连接短轴181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短轴18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安装板12上。

其中,所述驱动螺杆14一侧的所述侧安装板12上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21,所述温度采集装置21的热电偶与对应每一个所述加热板11设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21具有断电保持存储单元和温度数据修正单元,所述加热板11的温度数据经所述断电保持存储单元和温度数据修正单元进行存储并修正后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上位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的加热板上的连接块上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连接短轴和限位端头,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卡扣限位结构,这样可以使加热板的板面间距更小,实现了更薄的软包锂电池的加热干燥,同时加热板上所扣得限位件的数量可为4个、6个、8个或更高偶数个,限位件在加热板的接触部分在所述加热板面分布左右上下对称,使得整个板面受到的拉力相互抵消,以及拉力所产生的力矩也相互抵消,增加了加热板面前后移动的平稳、顺畅,增加了加热板及所用夹具的使用寿命。

另外,通过加热板上端设置的导向定位板,使得在加热板之间的间距小时,也能够使得软包锂电池准确地进入到加热板之间的容置腔内,实现了更薄的软包锂电池的加热干燥。通过驱动螺杆穿设所有加热板,在两个侧安装板之间仅仅需要预留驱动螺杆的螺母和推板安装位置,不需要预留所有的螺杆长度安装位置,从而在减小了夹具体积,提高了专用夹具的空间利用率,增加了单个专用夹具容纳电池的数量,提高了生产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