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720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锅炉的控制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锅炉温度控制方式单一,一般只能控制水泵,而且,现有锅炉温度控制范围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线路简单,控制精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包括MCU芯片、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流量检测电路及电源电路,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流量检测电路均与MCU芯片连接,电源电路为MCU芯片、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流量检测电路提供直流电。

优选的,所述AC过零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2、整流二极管D1、保护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13、第二限流电阻R14、恒流电阻R12和稳压二极管D3,所述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火线,所述保护二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1并联;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3和第二限流电阻R14串联后连接于零线和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恒流电阻R12和稳压二极管D3。

优选的,所述光电耦合器U2进一步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优选的,所述发热控制电路包括连接第一三极管Q2和电控开关T2的光耦合器U1,电阻R9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与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正极接至+5V电压,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3和R8分别连接电控开关T2的两个触发节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温度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MCU芯片的外围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C过零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温度控制电路,包括MCU芯片、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流量检测电路及电源电路,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流量检测电路均与MCU芯片连接,电源电路为MCU芯片、AC过零检测电路、发热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流量检测电路提供直流电。

本实施例的MCU芯片采用24引脚83C748MCU芯片,其外围连接图如图2所示,两路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MCU芯片的第21引脚和22引脚,流量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MCU芯片的第17引脚,AC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MCU芯片的第16引脚,发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MCU芯片的第13引脚。电源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如图3所示,将+12V直流转换成+5V直流;温度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如图4所示,采集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数据输入至MCU芯片;流量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如图5所示,采集流量计检测的锅炉流量数据,输入至MCU芯片。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AC过零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2、整流二极管D1、保护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13、第二限流电阻R14、恒流电阻R12和稳压二极管D3,光电耦合器U2进一步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火线,保护二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1并联;第一限流电阻R13和第二限流电阻R14串联后连接于零线和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之间,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恒流电阻R12和稳压二极管D3。本实施例中,整流二极管D1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在正弦交流电为负半周(火线电压UL<零线电压UN)时阻断电流以减少电路的功耗;防止光电耦合器OPT中的发光二级管被反向击穿。第一限流电阻R13和第二限流电阻R14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以保护光电耦合器U2的正常工作。该电路将正弦交流电处理获得的稳定直流电压提供给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并根据正弦交流电的变化情况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7所示,发热控制电路包括连接第一三极管Q2和电控开关T2的光耦合器U1,MCU芯片13脚经电阻R9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与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正极接至+5V电压,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3和R8分别连接电控开关T2的两个触发节点。从MCU芯片的13引脚输出一定占空比的脉冲信号,控制第二三极管Q2和光耦合器U1间歇导通,驱动电控开关T2间歇导通工作控制锅炉的加热。本方案通过光耦合器U1的隔离和抗干扰能力,实现了对发热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电控开关T2采用可控硅,在保证了调节加热功率的前提下,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