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微波薄膜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166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机,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微波薄膜烘干机,属于薄膜烘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烘干机利用经加热的气体流动来除去薄膜表面的水分,但是这种烘干方法费时长、效率低,并且需要长时间提供加热和抽风,成本高。另外,传统的烘干机设备机械性能不稳定,在工作中使用容易产生严重的机械抖动,严重影响了薄膜的均匀度。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烘干机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微波薄膜烘干机。与传统烘干机相比,烘干速度快、时间短,机械性能好;加热升温时间快,无须预热;微波在加热的过程中,是对物料内、外同时加热,且微波直接作用于物料,烘干效率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微波薄膜烘干机,包括机箱、底架、放料室、放料卷筒、放料卷筒轴、控制面板、烘干室、微波发生器、收料室、收料卷筒、收料卷筒轴、收料电机、皮带、抽风机、自动门、真空度传感器、薄膜、放料电机、输送窗和稳固架;所述的机箱底部设置底架,所述的底架内部设置有稳固架;所述的机箱内部一侧设置放料室;所述的放料室内部中端设置放料卷筒,放料室顶端设置控制面板,放料室底端设置放料电机;所述的真空度传感器设置在放料室内部一侧;所述的放料卷筒内设置放料卷筒轴;所述的放料卷筒轴与所述的放料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放料室一侧设置烘干室,烘干室两侧中端位置设置有输送窗;所述的烘干室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微波发生器;所述的收料室设置在所述的机箱内部并远离放料室的烘干室一侧;所述的收料室内部中端设置收料卷筒,底端设置收料电机;收料卷筒和放料卷筒的轴心与输送窗在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的收料卷筒内部设置收料卷筒轴;所述的收料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的收料卷筒轴连接;所述的抽风机设置在所述的收料室内部并且远离放料室的一侧;所述的自动门设置在所述的机箱一侧并且贴近抽风机中部位置;所述的薄膜设置在放料卷筒外端面,并通过烘干室后由收料卷筒收起。

进一步的,烘干室根据烘干精度的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料电机与所述的放料电机转速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料卷筒直径与所述的放料卷筒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烘干效果明显,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箱1、底架2、放料室3、放料卷筒4、放料卷筒轴5、控制面板6、烘干室7、微波发生器8、收料室9、收料卷筒10、收料卷筒轴11、收料电机12、皮带13、抽风机14、自动门15、真空度传感器16、薄膜17、放料电机18、输送窗19、稳固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分析。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微波薄膜烘干机,包括机箱1、底架2、放料室3、放料卷筒4、放料卷筒轴5、控制面板6、烘干室7、微波发生器8、收料室9、收料卷筒10、收料卷筒轴11、收料电机12、皮带13、抽风机14、自动门15、真空度传感器16、薄膜17、放料电机18、输送窗19和稳固架20;机箱1底部设置底架2,底架2内部设置有稳固架20;机箱1内部一侧设置放料室3;放料室3内部中端设置放料卷筒4,放料室3顶端设置控制面板6,放料室3底端设置放料电机18;真空度传感器16设置在放料室3内部一侧;放料卷筒4内设置放料卷筒轴5;放料卷筒轴5与放料电机18通过皮带13连接;放料室3一侧设置烘干室7,烘干室7两侧中端位置设置有输送窗19,烘干室7根据烘干精度的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烘干室7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微波发生器8;收料室9设置在机箱1内部并远离放料室3的烘干室7一侧;收料室9内部中端设置收料卷筒10,收料卷筒10直径与放料卷筒4直径相同,并且收料卷筒10和放料卷筒4的轴心与输送窗19在同一水平高度;收料卷筒10底端设置收料电机12,收料电机12与放料电机18转速相同,以保证薄膜17不被拉伸变形;收料卷筒10内部设置收料卷筒轴11;收料电机12通过皮带13与收料卷筒轴11连接;抽风机14设置在收料室9内部并且远离放料室3的一侧;自动门15设置在机箱1一侧并且贴近抽风机14中部位置;抽风机14开始抽风后,当机箱1内真空度达到了设定的数值,则自动门15关闭,抽空机箱1内的空气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在薄膜17上;薄膜17设置在放料卷筒4外端面,并通过烘干室7后由收料卷筒10收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17在抽空空气的机箱1内,由微波发生器8发出微波后实现快速,稳定烘干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机械稳定寿命长,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