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电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552发布日期:2018-07-07 01:4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电炉。



背景技术:

矿热炉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生产的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是冶金工业中重要工业原料及电石等化工原料。

矿热炉的工作特点是采用碳质或镁质耐火材料作炉衬,使用自培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的能量及电流通过炉料的,因炉料的电阻而产生能量来熔炼金属,陆续加料,间歇式出铁渣,连续作业。

矿热炉主要利用电流通过电极生产的电阻热起到熔炼炉料的作用,目前广泛地应用在有色金属、铁合金冶炼等行业中。但现有的矿热炉,存在冶炼电耗过高、能耗过高、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热电炉装置,能够大大降低冶炼电耗,降低矿热炉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矿热电炉装置,包括设有进料口的炉体、插入炉体的电极以及安装在炉体侧壁向炉内通入氧气或空气、以及煤粉或焦粉的喷吹口,所述喷吹口包括含碳粉尘入口、气体入口和窥视孔。

进一步,所有所述喷吹口位于同一高度沿炉体的环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所述喷吹口的数量为2~36个。

进一步,所述喷吹口喷吹的煤粉或焦粉的粒度为0~0.1mm。

进一步,所述喷吹口为伸入炉体侧壁且口径渐收的椎体,所述碳粉尘入口和气体入口均开设在椎体的上表面,所述窥视孔开设在椎体的外端面。

为了使高温热量能够辐射炉膛中心,所述喷吹口由外至内向下倾斜,且其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

进一步,所述炉体中的炉膛是由底面、侧面及顶面分别设置的炉底、炉墙和炉盖构成的封闭内部熔炼空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炉料从进料口布入炉膛内,炉料在电极的加热下熔化,从喷吹口吹入的氧和煤氧化燃烧放热,产生的热量能够进一步熔化炉料,同时碳与炉料进一步发生还原反应,将炉料中的有价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与传统矿热电炉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炉内还原气氛,提高金属还原率,同时大大降低冶炼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吹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矿热电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炉体、电极5和喷吹口4。炉体的炉膛3是由炉底1、炉墙2和炉盖6构成的封闭内部熔炼空间。炉盖6上设有进料口7,炉料例如普通铁精矿、钒钛磁铁矿、钒钛海砂、红土镍矿或铬铁矿球团从进料口7布入炉膛3内。电极5从炉盖6向下延伸进入炉膛3,通过电极升降装置8连续稳定给炉膛2中的炉料供热,熔化炉料。

炉墙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通内外的喷吹口4,从喷吹口4喷吹氧气或空气、以及煤粉或焦粉进入炉内,喷吹的氧气或空气的温度为25~1300℃,喷吹口4喷吹的煤粉或焦粉的粒度为0~0.1mm,并且控制喷入的C/O质量比为0.7~1.4,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同时还原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具体的,如图2所示,两侧喷吹口4的高度相同,喷吹口4为伸入炉墙2且口径渐收的椎体,碳粉尘入口41和气体入口42均开设在椎体的上表面,窥视孔43开设在椎体的外端面。喷吹口4由外至内向下倾斜,且其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熔炼后的炉料从出料口10定期排出,熔炼生产的煤气从出气口9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