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398发布日期:2018-08-04 16:3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



背景技术:

目前密闭烘干室大多数采用热鼓风机对其固定于推车上的烘干对象长时间加热并烘干水分,固定推车多数为人工推运,对人力要求较高。常见的烘干对象多数堆叠或成篓放置在推车上,其烘干效果受到空间限制,对要求较高地烘干对象极其不合理。另外,一些烘干对象受到外界空气湿度和颗粒等因素影响,这便要求需在密闭腔体进行烘干,从而对外接加热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提出很大地挑战,例如,烘干对象为锂离子电池,水作为电解液中的一种痕量组分,对锂离子电池的选择性透过膜的形成和电池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环境的湿度和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的含水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能够在密封性极好的腔体空间中,提供一个采用分离式动态触点加热系统、具备层叠放置烘干对象且双重运动方式的小车,另外,它的自身加热与外界密闭腔体之间属于分离式触点加热系统。

这种小车可减少人力、提高效率以及能保证烘干对象的烘干效果、品质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包括小车框架、小车电柜、加热触点系统、发热板、齿条传动机构;

所述小车框架包括小车大底板、轮子支撑板、滚轮,小车大底板水平设置,两块轮子支撑板垂直固定于小车大底板底部两侧,轮子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滚轮;两块轮子支撑板之间设有小车电柜、触点加热系统。

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齿条传动机构(齿条传动机构用于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小车大底板顶部堆砌若干块发热板,相邻发热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放置待烘干物料,实际操作中,先将待烘干物料放置于发热板之上,再将载上待烘干物料的发热板依次层叠于小车框架之上。优选的,所述发热板为热板铝板。

优选的,为了方便待烘干物料整齐堆砌与稳定,其还包括若干个V型垫块,所述V型垫块包括顶部的插头和底部的插座;所述发热板设有定位槽孔,所述插头可穿过定位槽孔,插座限位于发热板底部,两个V型垫块可以通过插头插入插座而串联;相邻的发热板通过两个V型垫块的首位相连即可完成堆砌整齐与定位稳定。

优选的,为便于拆装维护,其还包括一平直的滑插板,小车大底板底部设置有电箱导轨,滑插板水平插接于小车大底板底部设置的电箱导轨之内;所述小车电柜、触点加热系统的顶部分别固定于滑插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触点加热系统包括触点加热组件、触点安装板、触点支柱,所述触点加热组件设置于触点安装板上,触点安装板通过触点支柱固定于滑插板上;

所述发热板边沿设有热板弹簧

优选的,所述小车大底板上表面还垂直设有防倒槽、中部接线板;所述发热板边沿设有热板弹簧;

待烘干物料放置在小车大底板上的热板铝板上,而热板铝板利用V型垫块,在竖向层叠的作用下,实现了竖向烘干对象数量的累积,随着累积层数增多,热板铝板在防倒槽的作用下,可避免倾斜或散乱等情况;

每层热板铝板的加热线穿过热板弹簧之后,再通过中部接线板转送到小车电柜上的航空插头,实现线路的机械和电路一体化,若对其电器元件进行维修,可通过小车的电箱导轨轻松地分离取出,便于维护;

其与密闭干燥室配套使用,密封腔体中的齿轮带动小车轮子支撑板上的齿条完成动力衔接,滚轮在密封腔体中设定的导轨上完成前进动作,其中,轮子支撑板也可在倍速链上完成运输动作;待小车到达设定位置之后,通过密封腔体中的升降机构将镀金触头在动触点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调整与小车底部加热触点的接触效果,完成供电加热动作;

待小车上的烘干对象去除自身水分之后,断开动态加热触点系统,便可让小车自由运行到下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的小车不仅并未采用分离式的加热系统,而且无法保证烘干对象的一致性和数量性。本实用新型设计不仅节省密封腔体之中的设备占有空间,而且在保证烘干对象去除水分之时,能够实现分离式动态加热、保护电柜中的电器元件。在传动机构中,采用齿轮齿条啮合完成动力衔接,并采用导轨的方式,让小车以滚动形式来减少人力。对小车的电箱进行维修,可通过轨道轻松地分离取出,便于维护。烘干对象均匀分布在竖向层叠的热板铝板上,可很好地控制加热上的一致性,数量上的可观性。将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结构应用到密封腔体中,可高效提高烘干对象的产能比。

1.对于在加热密封腔体内移动进给的加热小车,以活动接触电极/触点来给小车供电及做电信号传递。

2.对于控制小车加热温度的电子控制系统及元件,安装在小车上的密封电气控制箱内,实现:

a.使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在密封电箱内的常温常压的环境中,提高可靠性和寿命。

b.小车和外部之间的活动电极/触点只需要提供电源,通信总线等功能,避免了繁多复杂的温度信号和加热丝控制信号触点。

3.小车双重运动方式、分离式的电箱轨道结构设计。

4.热板和烘干对象在V型垫块的作用下,以竖向或横向层叠的方式实现了烘干对象接触和/或近距离热辐射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烘干对象温度一致性。

5.安装在小车上的密封电箱,有和外部加热腔结构相配合的,特殊设计的散热系统,包括通冷媒冷板接触散热(设计一),活动通气孔实现直接通风换气散热(设计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的仰视图示。

1-小车大底板;2-滚轮;3-轮子支撑板;4-齿条;5-触点支柱;6-触点安装板;7-触点加热组件;8-V型垫块;9-热板铝板;10-防倒槽;11-中部接线板;12-热板弹簧;13-小车电柜;14-航空插头;15-小车的电箱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备分离式动态加热接触系统的载料车,包括小车框架、小车电柜13、加热触点系统、发热板、齿条传动机构4;

所述小车框架包括小车大底板1、轮子支撑板3、滚轮2,小车大底板1水平设置,两块轮子支撑板3垂直固定于小车大底板1底部两侧,轮子支撑板3上设有若干个滚轮2;两块轮子支撑板3之间设有小车电柜13、触点加热系统。

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齿条传动机构4(齿条传动机构4用于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小车大底板1顶部堆砌若干块发热板9,相邻发热板9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放置待烘干物料,实际操作中,先将待烘干物料放置于发热板9之上,再将载上待烘干物料的发热板9依次层叠于小车框架之上。优选的,所述发热板9为热板铝板。

优选的,为了方便待烘干物料整齐堆砌与稳定,其还包括若干个V型垫块8,所述V型垫块8包括顶部的插头和底部的插座;所述发热板9设有定位槽孔,所述插头可穿过定位槽孔,插座限位于发热板9底部,两个V型垫块8可以通过插头插入插座而串联;相邻的发热板9通过两个V型垫块8的首位相连即可完成堆砌整齐与定位稳定。

优选的,为便于拆装维护,其还包括一平直的滑插板,小车大底板1底部设置有电箱导轨15,滑插板水平插接于小车大底板1底部设置的电箱导轨15之内;所述小车电柜13、触点加热系统的顶部分别固定于滑插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触点加热系统包括触点加热组件7、触点安装板6、触点支柱5,所述触点加热组件7设置于触点安装板6上,触点安装板6通过触点支柱5固定于滑插板上;

所述发热板9边沿设有热板弹簧

优选的,所述小车大底板1上表面还垂直设有防倒槽10、中部接线板11;所述发热板9边沿设有热板弹簧;

待烘干物料放置在小车大底板11上的热板铝板9上,而热板铝板9利用V型垫块8,在竖向层叠的作用下,实现了竖向烘干对象数量的累积,随着累积层数增多,热板铝板9在防倒槽10的作用下,可避免倾斜或散乱等情况;

每层热板铝板9的加热线穿过热板弹簧12之后,再通过中部接线板11转送到小车电柜13上的航空插头14,实现线路的机械和电路一体化,若对其电器元件进行维修,可通过小车的电箱导轨15轻松地分离取出,便于维护;

(密封腔体中的齿轮带动小车轮子支撑板3上的齿条完成动力衔接,滚轮2在密封腔体中设定的导轨上完成前进动作,)其中,轮子支撑板3也可在倍速链上完成运输动作;待小车到达设定位置之后,通过密封腔体中的升降机构将镀金触头在动触点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调整与小车底部加热触点7的接触效果,完成供电加热动作;

待小车上的烘干对象去除自身水分之后,断开动态加热触点系统,便可让小车自由运行到下一工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