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式天燃气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40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尤其是一种步进式天燃气加热炉。



背景技术:

现有天燃气加热炉往往加热不均匀,且能耗和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热均匀、节省能耗的步进式天燃气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步进式天燃气加热炉,包括炉体、进料台、出料台,进料台与进料炉内托辊连接,出料台与出料炉内托辊连接,进料炉内托辊和出料炉内托辊之间设有固定梁和步进梁,通常状态下步进梁上表面高度低于固定梁,其中步进梁包括由平移液压缸控制的平移框架以及由升降液压缸控制的升降框架,固定梁两侧设有一套包含蓄热式烧嘴的蓄热式烧嘴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式烧嘴系统包含至少一对位置相对的蓄热式烧嘴,每对蓄热式烧嘴分别与助燃空气主管道和烟气主管道连接,助燃空气主管道上设有助燃空气气动蝶阀,烟气主管道上设有烟管气动蝶阀。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式烧嘴包括蜂窝蓄热体和挡火砖。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框架下方的升降滚轮与固定在炉体上的斜轨座相配合,平移框架下方的平移滚轮与升降框架相配合。

作为优选,炉体上设有热电偶。

作为优选,固定梁和步进梁之间设有水封装置。

作为优选,炉体侧面设有操作平台。

作为优选,进料炉内托辊一侧设有限位装置。

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升降滚轮在斜轨座上运动,倾斜上升或下降,平移滚轮支撑平移框架,平移框架在滚轮上运动,炉内钢坯和步进梁的全部重量通过平移框架、滚轮组和斜轨座传递到基础;利用烟气的热量通过烧嘴里的蓄热器进行蓄热,当热量蓄足后,蝶阀动作,转换两个烧嘴的功能,每当一个烧嘴在燃烧时,则另一个在帮助蓄热器蓄热,烟气带走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降低加热炉的能耗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平移液压缸1,平移框架2,升降液压缸3,升降框架4,热电偶5,出料炉内托辊6,助燃空气主管道7,烟气主管道8,烟管气动蝶阀9,助燃空气气动蝶阀10,进料炉内托辊11,水封装置12,操作平台13,蓄热式烧嘴14,挡火砖15,蜂窝蓄热体16,坯料17,固定梁18,步进梁19,进料台20,限位装置21,1号蓄热式烧嘴22,2号蓄热式烧嘴23,3号蓄热式烧嘴24,4号蓄热式烧嘴25,5号蓄热式烧嘴26,6号蓄热式烧嘴27,7号蓄热式烧嘴28,8号蓄热式烧嘴29,9号蓄热式烧嘴30,10号蓄热式烧嘴31,11号蓄热式烧嘴32,12号蓄热式烧嘴33,13号蓄热式烧嘴34,14号蓄热式烧嘴35,15号蓄热式烧嘴36,16号蓄热式烧嘴37,17号蓄热式烧嘴38,18号蓄热式烧嘴39,出料台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一种步进式天燃气加热炉,包括炉体、进料台20、出料台40,进料台20与进料炉内托辊11连接,出料台40与出料炉内托辊6连接,进料炉内托辊11和出料炉内托辊6之间设有固定梁18和步进梁19,通常状态下步进梁19上表面高度低于固定梁18,其中步进梁19包括由平移液压缸1控制的平移框架2以及由升降液压缸3控制的升降框架4,固定梁18两侧设有一套包含蓄热式烧嘴14的蓄热式烧嘴系统。

所述蓄热式烧嘴系统包含至少一对位置相对的蓄热式烧嘴14,每对蓄热式烧嘴14分别与助燃空气主管道7和烟气主管道8连接,助燃空气主管道7上设有助燃空气气动蝶阀10,烟气主管道8上设有烟管气动蝶阀9。蓄热式烧嘴14包括蜂窝蓄热体16和挡火砖15。

所述升降框架4下方的升降滚轮与固定在炉体上的斜轨座相配合,平移框架2下方的平移滚轮与升降框架4相配合。

炉体上设有热电偶5;固定梁18和步进梁19之间设有水封装置12;炉体侧面设有操作平台13;进料炉内托辊11一侧设有限位装置21。

工作过程:操作人员将待加热料利用行车或电动葫芦吊装至进料台20,光电开关感应到有料后,通过PLC程序控制,未加热的坯料17快速进入进料炉内托辊11。升降液压缸3驱动搁置在斜轨座上的升降框架4,当升降框架4下部的两排升降滚轮沿斜轨座滚动时,步进梁19上升,托起坯料17;平移液压缸1驱动支撑步进梁19的平移框架2,使它在升降框架4上部的两排平移滚轮上,前进一个步距,步进梁19托着坯料17前进一个步距;升降液压缸3收回,步进梁19下降,将坯料17放回固定梁18;平移液压缸1收回,步进梁19后退一个步距,完成一个步进周期,使坯料17在炉内前移一个步距,重复以上动作,将坯料17一步一步从进料台20运送到出料台40。

蓄热式烧嘴原理:当一个烧嘴利用蜂窝蓄热体16里的热空气进行燃烧时,另一个烧嘴起到一个排烟口的功能,利用烟气通过烧嘴到蜂窝蓄热体16里进行蓄热。当热量蓄足后,蝶阀动作,转换两个烧嘴的功能。每当一个烧嘴在燃烧时,则另一个在帮助蜂窝蓄热体16蓄热。在高温下高效回收余热,排烟温度小于200℃;可获得大于80%的余热回收效率,燃料消耗低,节能效果显著。当1号蓄热式烧嘴22燃烧时,2号蓄热式烧嘴23做排烟、蓄热的功能;4号蓄热式烧嘴25燃烧时,3号蓄热式烧嘴24做排烟、蓄热的功能;5号蓄热式烧嘴26燃烧时,6号蓄热式烧嘴27做排烟、蓄热的功能;8号蓄热式烧嘴29燃烧时,7号蓄热式烧嘴28做排烟、蓄热的功能;9号蓄热式烧嘴30燃烧时,10号蓄热式烧嘴31做排烟、蓄热的功能;12号蓄热式烧嘴33燃烧时,11号蓄热式烧嘴32做排烟、蓄热的功能;13号蓄热式烧嘴34燃烧时,14号蓄热式烧嘴35做排烟、蓄热的功能;15号蓄热式烧嘴37燃烧时,16号蓄热式烧嘴36做排烟、蓄热的功能;17号蓄热式烧嘴38燃烧时,19号蓄热式烧嘴39做排烟、蓄热的功能。自动换向操作,转换烧嘴的功能,换向时间0-5分钟可调。这种错位、交替燃烧方式,改变炉内温度分布,可获得均一的炉膛温度,温差小于±5℃。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