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导热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299发布日期:2018-06-23 00: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磁加热导热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加热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热油泵;

加热管,其通过一根出油管与所述循环热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加热管由外管与内管组成,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壁,所述外管的外壁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且有九个凸出部和九个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为圆心角144°的圆弧,所述凹陷部为圆心角104°的圆弧,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所述凸出部的圆弧半径与所述凹陷部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内管的内壁设置有三条螺旋凸棱,所述螺旋凸棱在所述内管的中心剖面上的投影为正弦曲线,并且相邻两条所述螺旋凸棱在所述内管的中心剖面上投影的正弦曲线的相位角相差所述螺旋凸棱的凸出末端与所述内管内壁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内管内径的所述内管内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内管同轴心的搅拌桨,多个搅拌桨在所述内管内均匀间隔分布,每个所述搅拌桨的转轴通过三条第一连杆固定,三条所述第一连杆均有一端分别连接在三条所述螺旋凸棱的凸出末端,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搅拌桨的转轴上,所述搅拌桨的每片桨叶与所述内管截面间形成锐角夹角,且所述桨叶的末端与所述搅拌桨转轴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内管内径的所述外管外壁还涂覆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缠绕有电磁加热线圈;

散热管,其围绕于用热设备,所述散热管通过一根进油管与所述加热管连通;

油汽分离器,其通过第一回油管与所述散热管连通,所述油汽分离器为圆筒状密闭容器,所述油汽分离器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均为凸出的球面,所述上端盖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一根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同的补油管从所述第一通孔中穿过并且出口向下,所述油汽分离器的圆筒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直径与所述第一回油管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回油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补油管连通并且共用所述补油管出口,所述补油管出口下方同轴设置有一斗笠状的第一扩散板,所述第一扩散板的边缘轮廓的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所述第一扩散板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一集油漏斗,所述第一集油漏斗的入口端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所述第一集油漏斗的出口下方同轴设置有斗笠状的第二扩散板,所述第二扩散板的边缘轮廓的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所述第二扩散板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二集油漏斗,所述第二集油漏斗的入口端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所述第二集油漏斗的出口下方同轴设置有斗笠状的第三扩散板,所述第三扩散板的边缘轮廓的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所述第三扩散板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三集油漏斗,所述第三集油漏斗的入口端直径为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的其中,所述第一扩散板与所述第一集油漏斗间、所述第一集油漏斗与所述第二扩散板间、所述第二扩散板与所述第二集油漏斗间、所述第二集油漏斗与所述第三扩散板间、第三扩散板与所述第三集油漏斗间均通过竖直的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三集油漏斗的出口下方同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直径小于所述油汽分离器圆筒内径,且所述隔离板的边缘连接在所述油汽分离器的下端盖内壁,所述隔离板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集油漏斗出口端直径相同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集油漏斗的出口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油汽分离器的上端盖上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油汽分离器的下端盖上还设置有排油孔,并且所述排油孔通过第二回油管与所述循环热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膨胀槽,其设置在所述油汽分离器上方,所述膨胀槽通过所述补油管与所述油汽分离器连通,所述膨胀槽上设有测量膨胀槽内油位高低的磁翻板液位计;

注油泵,其进油口与一储油槽连通,所述注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膨胀槽连通,所述膨胀槽上还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一溢流管通向所述储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测量管内油压的压力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上设置有过滤器和排污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上设置有热电偶以检测回油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凸棱的截面轮廓线为抛物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