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13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的出风罩,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



背景技术:

中式烹饪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保持厨房环境清洁及人体的健康,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吸油烟机在运行过程中在其进风口吸入气体,经由风机出风口将气体排出。现有的吸油烟机在风机出风口一般都安装有出风罩,出风罩有着聚气导流、连接吸油烟机与出风管的作用。风机产生的气流最终都需要汇聚到出风罩中,这就使出风罩内的气流过于集中,罩体内的气流运动产生湍流而发出噪音,进而影响人们的烹饪体验及身体健康。

为了降低气流流经出风罩时产生的噪音,人们对出风罩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专利号为200810061936.X(授权公告号为CN 101294725 B)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具有有源降噪功能的吸油烟机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罩体具有一个出风口和与蜗壳出风端口连接的进风口,罩体的周壁为光滑面,周壁由进风口向上延伸有蜗舌。虽然,该出风罩通过在罩体周壁设计蜗舌后,可以使与出风罩连接的蜗壳出风端口无需另外设计蜗舌,结构简单化,而且利用蜗舌实现了出风罩的有源降噪功能,但是,该出风罩通过蜗舌降噪,降噪效果一般。又如专利号为201620102678.5(授权公告号为CN 205536022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底部和罩体头部,罩体底部为进风端,罩体头部为出风端,在罩体头部的周壁上开有多个通孔而使罩体头部在局部或整体呈网孔结构。虽然,该出风罩通过风机排风时对周围空气的引射、掺混而达到降噪效果,但是,通过引射、掺混达到的降噪效果差。另外,吸油烟机的档位变化会使风噪频率发生变化,而现有的降噪措施不能根据风机档位变化进行相应调节,更不能对降噪频率进行无级调节,降噪效果不够智能化,用户体验较差。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出风罩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根据风机档位大小对降噪腔共振频率进行无级调节的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内罩和外罩,在所述内罩的周壁上开有降噪孔,在所述内罩的外壁上设有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隔板,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设有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相互间隔分布,相邻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该相邻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内罩外壁、外罩内壁共同围合成降噪腔,所述降噪孔与所述的降噪腔相对应,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能驱动内罩和外罩进行相对运动以调节所述降噪腔大小的驱动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罩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外罩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内罩作周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降噪孔沿着内罩的轴向排成列,且各列降噪孔沿着内罩的周向间隔分布,对应地,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与内罩的轴向相一致,所有第一隔板沿着内罩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二隔板的长度方向与外罩的轴向相一致,所有第二隔板沿着外罩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均为平板且相互平行。

为了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每列降噪孔在内罩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对应地,所述第一隔板在内罩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隔板在外罩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为了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属于同列的降噪孔沿着内罩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

进一步优选,该出风罩还包括有出风口圈,所述内罩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的出风口圈上,在所述出风口圈的底部成型有供外罩顶部嵌入的上滑槽,在所述底座上成型有供外罩底部嵌入的下滑槽。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内罩的安装结构更为牢固,外罩通过上滑槽和下滑槽后转动更为平稳。

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电动推杆,所述外罩的外壁下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摇杆,所述摇杆连接在所述的电动推杆上。这样,电动推杆工作时可以带动摇杆转动,从而带动外罩相对内罩旋转。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罩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外罩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内罩作轴向运动。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内罩和外罩均为圆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在内罩的第一隔板与外罩的第二隔板之间形成降噪腔,内罩上的降噪孔与降噪腔一一对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内罩与外罩进行相对运动后,可以使降噪孔对应的降噪腔的体积大小产生无级变化,使降噪腔的共振频率与吸油烟机的不同档位产生的风噪频率相同或者相匹配,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油烟机低档位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油烟机中档位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油烟机高档位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的变频降噪出风罩包括底座1、内罩2、外罩3、出风口圈4、驱动机构5等主要组件。其中,内罩2和外罩3均为圆筒结构,内罩2为固定件,内罩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内罩2的顶部通过螺钉7固定在出风口圈4上;外罩3为活动件,在底座1上成型有下滑槽,在出风口圈4的底部成型有上滑槽,外罩3的底部嵌设在下滑槽内,外罩3的顶部嵌设在上滑槽内。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电动推杆51,外罩3的外壁下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摇杆32,摇杆32连接在电动推杆51上。电动推杆51可以驱动摇杆32转动,进而带动外罩3相对内罩2作周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在内罩2的周壁上开有降噪孔21,降噪孔21沿着内罩2的轴向排成列,属于同列的降噪孔21沿着内罩2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且各列降噪孔沿着内罩2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在内罩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隔板22,第一隔板22的长度方向与内罩2的轴向相一致,所有第一隔板22沿着内罩2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每块第一隔板22均对应有一列降噪孔21。

在外罩3的内壁上设有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二隔板31,第二隔板31的长度方向与外罩3的轴向相一致,所有第二隔板31沿着外罩3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并且,第二隔板31与第一隔板22为相互平行的平板且间隔分布,相邻的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31以及该相邻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内罩2外壁、外罩3内壁共同围合成降噪腔6。每列降噪孔21对应有一个降噪腔6。

根据赫姆霍兹共振原理,每个独立降噪腔6的共振频率为c为声速,S为每列降噪孔21的总面积,V为降噪腔体积,L为降噪孔21有效颈长。由此可知,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噪腔6体积变大,共振频率f减小,反之,降噪腔6体积变小,共振频率f变大。利用赫姆霍兹共振消音原理,降噪孔21内的空气柱与降噪腔6内的空气构成了弹性共振系统,当吸油烟机的部分噪音频率和此共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在降噪孔21中的空气柱发生共振并与孔壁发生剧烈摩擦,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该降噪出风罩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通过电动推杆51驱动外罩3相对内罩2旋转,使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3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降噪腔6的体积,进而引起共振频率的变化。

如图4和图5所示,降噪腔6的体积最大,此时,对应于吸油烟机低档位运行的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外罩3顺时针旋转后,降噪腔6的体积变小,此时,对应于吸油烟机的中间档位运行的状态;如图8和图9所示,外罩3进一步顺时针旋转,降噪腔6的体积进一步变小,此时,对应于吸油烟机的高档位运行的状态。另外,在外罩3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由于降噪腔6的体积实现无级变化,因此,通过旋转外罩3就可以实现该出风罩的无级变频降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可以将内罩固定在底座上,内罩上的隔板和外罩上的隔板均采用径向隔板,外罩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内罩作轴向运动,也能实现出风罩的无级变频降噪,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