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排气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5431发布日期:2018-07-13 19: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一种反应釜的排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制备化学试剂的常用设备,反应釜通过加热、蒸馏、冷却而获得化学制剂。反应釜工作的重要步骤有混合搅拌和冷却,现有的冷却系统多采用冷凝制冷,冷凝制冷的制冷效果快,但是冷凝制冷的成本较高,主要是冷凝设备的维护使用费高,对于中小型企业购买冷凝设备压力较大,而且使用维护费用也高。由于冷凝设备的制冷速度较快,温度变化较快,温度变化范围远超过气化的制剂的冷却温度,往往冷却的制剂中会含有其他杂质。为此,我们针对中小型企业提出一种循环水冷却方法,利用水受热气化吸热的物理特性,水可循环使用,非常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的排气冷却装置,采用循环水对冷却管进行冷却,而且增设有储气罐,可适当减轻冷却管内的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釜的排气冷却装置,该排气冷却装置与反应釜的反应罐连接工作,所述排气冷却装置包括有与反应罐上的限压阀连接的排气管和排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敷设有循环冷水管,循环冷水管连接有供水装置;所述冷却管朝下设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经导管连接盛料筒;所述冷却管的末端开口,开口处安装有侧边盖,所述侧边盖上设有伸进冷却管内的弹簧,所述弹簧末端连接的密封活塞;所述冷却管自末端与密封活塞之间还开设有泄压嘴,泄压嘴上安装有泄压阀和储气罐。

进一步的有,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池和水泵,所述循环冷水管与水池、水泵形成闭环。

进一步的有,所述冷却管的内径大于排气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有,所述循环冷水管螺旋的缠绕在冷却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却装置采用循环水来进行冷却,循环冷水管与冷却管贴附,这样循环冷水管内的水可进吸收冷却管内气化的制剂的温度,使气化的制剂能够液化。水的物理特性是受热气化吸热能很好的起到冷却效果,水资源是我们水边最常见的资源,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水来进行冷却,一方面资源丰富廉价,生产成本较低,同时这里的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增设的储气罐在冷却管压力较大时会储存部分气体,这样可以缓解冷却管内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反应罐连接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罐、2.限压阀、3.排气管、4.冷却管、5.循环冷水管、6.出料嘴、7.导管、8.盛料筒、9.侧边盖、10.弹簧、11.密封活塞、12.泄压嘴、13.泄压阀、14.储气罐、15.水池、1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反应釜的排气冷却装置,该排气冷却装置与反应釜的反应罐1连接工作,所述排气冷却装置包括有与反应罐1上的限压阀2连接的排气管3和排气管3的末端连接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上敷设有循环冷水管5,循环冷水管5连接有供水装置;所述冷却管4朝下设有出料嘴6,所述出料嘴6经导管7连接盛料筒8;所述冷却管4的末端开口,开口处安装有侧边盖9,所述侧边盖9上设有伸进冷却管4内的弹簧10,所述弹簧10末端连接的密封活塞11;所述冷却管4自末端与密封活塞11之间还开设有泄压嘴12,泄压嘴12上安装有泄压阀13和储气罐14。

本实施例的供水装置包括水池15和水泵16,所述循环冷水管5与水池15、水泵16形成闭环。本实用新型的水池15内的水能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的冷却管4的内径大于排气管3的内径。冷却的制剂首先停留在冷却管4内,由于冷却管4的内径较大,冷却制剂不会逆流进排气管3。

本实施例的循环冷水管5螺旋的缠绕在冷却管4上。这样循环冷水管5与冷却管4能尽量多的接触,循环冷水管5能尽量多的带走冷却管4上的热量来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冷却装置采用循环水来进行冷却,循环冷水管5与冷却管4贴附,这样循环冷水管5内的水可进吸收冷却管4内气化的制剂的温度,使气化的制剂能够液化。水的物理特性是受热气化吸热能很好的起到冷却效果,水资源是我们水边最常见的资源,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水来进行冷却,一方面资源丰富廉价,生产成本较低,同时这里的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增设的储气罐14在冷却管4压力较大时会储存部分气体,这样可以缓解冷却管4内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