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5253发布日期:2018-07-13 19:1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制品原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竹制品在生产、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竹条变潮湿,导致无法预期的形变,这样在加工、生产的时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所以,竹棒或篾条在加工前常常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现有技术的烘干处理很简单,上下料都需要人工进行,整个过程效率很低,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整体工资水平上涨,整个烘干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效率低下的缺点越实用新型显,迫切需要通过研发机器来代替人工晾晒和收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人力劳动、烘干效率好的的竹制品原料晾晒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竹制品原料烘干装置,包括料仓、传送机构、烘干箱和加热风机,所述的料仓与传送机构的一端相连,传送机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箱的进料口前;所述的烘干箱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机动轨道,环形机动轨道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烘干传送架,烘干传送架上设有独立的驱动电机,每组烘干传送架可以沿环形机动轨道运动至进料口处实现循环接料,烘干箱的顶部设有排风口,底部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加热风机相连。

所述的进料口上设有密封门,密封门为滑动式密封门。

所述的传送机构与密封门之间设有一根可旋转传送带,可旋转传送带与传送机构相邻的一端为旋转轴,另一端可使其在竖直和水平状态间转换,可旋转传送带水平时恰好连接传送机构和烘干传送架,密封门关闭时可旋转传送带竖直收起。

所述的环形机动轨道包括两组环形定位轨道,分别与烘干传送架前后两端相连,还包括一根传动链,传动链与烘干箱底部的电机相连。

所述的每组烘干传送架上相间隔地设有至少两条细传送带,间距小于竹制品原料的长度,减小挡风面积,提高烘干风力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对竹制品原料实现了自动上下料及烘干,减少了人工需求;环形布置的烘干传送架实现自动接料,同时充分利用烘干箱的内部空间,减小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竹制品原料烘干装置,包括料仓1、传送机构2、烘干箱3和加热风机10,所述的料仓1与传送机构2的一端相连,传送机构2另一端设置在烘干箱3的进料口前;所述的烘干箱3左右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机动轨道4,环形机动轨道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烘干传送架5,烘干传送架上设有独立的驱动电机,每组烘干传送架可以沿环形机动轨道运动至进料口处实现循环接料,烘干箱3的顶部设有排风口8,底部设有入风口9,入风口9与加热风机10相连。

所述的进料口上设有密封门6,密封门为滑动式密封门。

所述的传送机构2与密封门6之间设有一根可旋转传送带7,可旋转传送带与传送机构相邻的一端为旋转轴,另一端可使其在竖直和水平状态间转换,可旋转传送带水平时恰好连接传送机构和烘干传送架5,密封门2关闭时可旋转传送带竖直收起。

所述的环形机动轨道4包括两组环形定位轨道,分别与烘干传送架前后两端相连,还包括一根传动链,传动链与烘干箱底部的电机11相连。

所述的每组烘干传送架5上相间隔地设有至少两条细传送带,间距小于竹制品原料的长度,减小挡风面积,提高烘干风力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